家庭暴力对儿童的伤害及其社会干预
本文选题:家庭暴力 + 儿童 ; 参考:《当代青年研究》2006年05期
【摘要】:在我国,对家庭暴力受害人的关注,绝大多数集中于已婚女性,而对儿童的家庭暴力则远没有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家庭暴力加剧了亲子冲突,催化了儿童不良心理、不良行为乃至犯罪行为的产生。建议创设儿童免遭家庭暴力侵害的社会舆论氛围、完善儿童保护网络、强化对施暴者的教育和惩罚措施,以减少对儿童的身心伤害。
[Abstract]:In our country, the majority of the victims of domestic violence are focused on married women, while domestic violence for children is far from paying attention to all aspects of society. Family violence aggravates the conflict of parents and children, catalyzes the emergence of children's bad psychology, bad behavior and even criminal behavior. The atmosphere of public opinion will be improved, children's protection network should be perfected, and education and punishment measures against perpetrator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o reduce physical and mental harm to children.
【作者单位】:
【分类号】:D923.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叶晖;现阶段我国家庭暴力的社会学探析[J];前沿;2005年01期
2 王志红;家庭暴力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负效应[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关颖;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预防[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2 许涛;刘立辉;;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家庭因素研究[J];青年探索;2006年06期
3 张红艳;;家庭暴力在青少年成长中的负效应及预防对策[J];社科纵横;2007年08期
4 钱爱萍;;新疆青少年犯罪归因分析与预防教育[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袁华;中学校园暴力犯罪预防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2 张文弟;未成年人犯罪综合治理体系的反思及完善[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3 林晶;转型时期城市家庭暴力的社会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4 黄贤亭;山东省荷泽市家庭暴力问题的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5 曾蓉;当前我国的家庭暴力及其对策之思考[D];四川大学;2006年
6 罗兴奇;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区支持运行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7 杨娜;家庭暴力与社会支持—家庭暴力社会工作干预模式探索[D];南开大学;2006年
8 李雪梅;家庭语言暴力与少年越轨的相关性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蓝瑛波;家庭暴力根源探析[J];江苏社会科学;199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敏;;社会性别视角下家庭暴力与社会干预[J];时代人物;2008年11期
2 未然;唐志;;一份关于家庭暴力的非正式报告[J];中国西部;2001年03期
3 张凤芹;国外期刊有关家庭暴力文献文摘[J];法律与医学杂志;1998年01期
4 蒯海清;李伟;;谁放出了“家庭暴力”这个魔鬼[J];乡镇论坛;2007年23期
5 杨爱萍;反家庭暴力及对弱势群体的保护[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6 白艳;;家庭暴力社会干预[J];学术交流;2008年08期
7 罗霞;;家庭暴力与社区干预[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8 ;澳门妇联推进反家暴[J];社会工作上半月(实务);2009年09期
9 ;全国妇联:尽快出台反家暴法,保护儿童权益[J];小学德育;2010年08期
10 ;妇女与法律[J];妇女研究论丛;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菡若;;刍议我国家庭冷暴力的现状、特点及其危害性[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陈长二;陈景文;赵洪霞;谢晴;;大连地区儿童血液中PBDEs的测定[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3 孙丽萍;;儿童功能性便秘的家庭推拿疗法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换届会议暨便秘专题研讨会论文专刊[C];2007年
4 倪征;;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复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A];第24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中医药高等教育儿科教学研讨会、儿科名中医讲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5 孙丽萍;;儿童功能性便秘的DHP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换届会议暨便秘专题研讨会论文专刊[C];2007年
6 田立东;赵坚毅;;120例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护理体会[A];第25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暨中医药高等教育儿科教学研究会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8年
7 邵汇琳;刘爱军;韦立新;;骶尾部卵黄囊瘤临床病理分析[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万瑞平;刘振寰;;脑性瘫痪儿童生存质量的研究进展[A];第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孙里杨;郭峰;王列;张美彪;;钛板修补小儿颅骨缺损的临床应用[A];2009年浙江省神经外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徐啸晨;徐啸晨;;我院儿科门诊抗生素应用情况的抽样调查及分析[A];第二十届全国儿科药学学术会议暨首届全国儿科中青年药师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丽玲;家庭暴力不是个人私事[N];中国改革报;2004年
2 ;遭受家庭暴力怎么办[N];人民日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袁琳 本报实习生 罗庆雯;透视家庭暴力[N];广西日报;2003年
4 魏俊哲 王培历 宋遥;到底是什么放纵了家庭暴力[N];中国社会报;2000年
5 记者 倪四义;立法禁止家庭暴力势在必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6 李明罡;家庭暴力取证难,吉林省设验伤中心[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7 本报记者 贺笑萍;我们如何反对家庭暴力[N];华夏时报;2001年
8 张鸣岐;家庭暴力增多 七部门联合严管[N];天津日报;2008年
9 卜卫;关注的8个理由[N];中国妇女报;2003年
10 记者 王永钦;经济独立有利于减少家庭暴力[N];中国妇女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文;3~9岁儿童气质发展及其与个性相关因素关系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2 赵红洋;INS患儿肾组织NF-κB活性、血浆组织因子及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的水平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3 王黎君;儿童的发现与中国现代文学[D];复旦大学;2004年
4 周世杰;儿童记忆成套测验的初步编制[D];中南大学;2002年
5 华春珍;儿童MBL基因多态与相关感染的关系[D];浙江大学;2006年
6 蔡益民;长沙市2~12岁儿童睡眠障碍流行病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D];中南大学;2008年
7 鄢超云;朴素物理理论与儿童科学教育——促进理论与证据的协调[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于亚平;儿童急性白血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9 王思力;中国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Cyclin D1、ERCC1基因多态性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谢晓平;小儿心血管机能的近日节律特征[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艳芹;我国家庭冷暴力法律救助措施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李洁;关于甘肃省张掖市家庭暴力现象的调查报告[D];兰州大学;2010年
3 徐健;公权力介入家庭暴力法律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丁彦;论家庭暴力犯罪[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周冬然;自我认知和社会支持[D];复旦大学;2010年
6 闫晗;家庭暴力行政执法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纪明希(Michelle Jackson);赋权女性[D];南京大学;2011年
8 计鲁昆;论家庭暴力与防治对策[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9 胡杰;论广西壮族习惯法在家庭暴力中的适用[D];西南大学;2010年
10 王玲;家庭暴力的界定与法律防控[D];厦门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8297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1829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