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家事纠纷解决机制的新发展及其启示
本文选题:家事纠纷 + 解决 ; 参考:《河北法学》2011年08期
【摘要】:澳大利亚家事纠纷解决新机制是由非诉讼家庭服务制度、诉讼家庭服务制度以及相关程序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该新机制是澳大利亚家庭法近年最新发展且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它给家事纠纷当事人提供了理性沟通的平台,符合家事纠纷有效解决的经济理性,对我国具有启示意义。结合我国实际,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借鉴澳大利亚家事纠纷解决新机制的有益经验,提出完善我国家事纠纷解决机制的建议,以期及时化解婚姻家庭纠纷,促进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Abstract]:The new system of family dispute resolution in Australia is an organic whole composed of non-litigation family service system, litigation family service system and related procedures. The new mechanism is one of the newest and most characteristic contents of Australian family law in recent years. It provides a platform for the parties to the family dispute to communicate rationally and conforms to the economic rationality of the effective resolution of the family dispute. It has enlightenment significance to our country. Combined with the reality of our country, based on the idea of "people-oriented", and drawing on the beneficial experience of the new family dispute resolution mechanism in Australia,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perfect the family dispute resolution mechanism in our country, in order to resolve the marital and family disputes in time.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family and harmonious society.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基金】:2008年度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2007年新《澳大利亚家庭法》——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08jwsk001)的子课题
【分类号】:D961.1;DD915.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雁兵;;关于确认夫妻共同债务的审判思考[J];法律适用;2006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苇,谢京杰;论“儿童最大利益优先原则”在我国的确立——兼论《婚姻法》等相关法律的不足及其完善[J];法商研究;200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于建嵘;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以岳村为表述对象的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志刚;家事调解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卫洁;;澳大利亚家庭法的家事调解制度对我国的启示[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夏少敏;闫献伟;宋亚生;;法的价值冲突及其解决机制研究[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覃英;;民间法解决婚姻家庭纠纷的经济价值[J];法制与社会;2008年26期
4 王克楠;;美国司法ADR现状的考察[J];研究生法学;2001年03期
5 王亚明;;历史法学派思想对我国纠纷解决方式的启示[J];北方论丛;2006年05期
6 王亚明;;历史法学派视角下的纠纷解决方式与启示[J];岭南学刊;2007年02期
7 王长江;;论法律文书的价值冲突与平衡[J];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8 宋梅;;农村纠纷解决方式探析[J];兰州学刊;2008年02期
9 郭志远;;美国小型审判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10 裴蓓;;法律谈判: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的重要纠纷解决途径[J];思想战线;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胡灵;;解决法律价值冲突的实证与思辨——对一种法律价值冲突解决观点的思考[A];贵州省2004年宪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胡勇;;古村土地资源纠纷的法社会学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澳“纠纷替代解决方式与现代法治”研讨会发言摘要[N];法制日报;2002年
2 王琦;“厌讼”与“好讼”[N];海南日报;2007年
3 谭秋桂;认真对待权利[N];法制日报;2007年
4 普法办;系统内纠纷通过诉讼或仲裁解决[N];中国石化报;2009年
5 中国消费者报 万晓东;北京一超市 以“补偿金”处罚顾客[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6 山东大学法学院 陇夫;司法如何实现中立?[N];社会科学报;2003年
7 郁宝根 杨正蔚;商事诉讼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N];江苏法制报;2006年
8 梅夏英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合同纠纷应由谁来裁定[N];人民法院报;2004年
9 赵梅生;专利侵权救济的国际比较[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6年
10 梁洪波;人事仲裁:万事开头难[N];中国妇女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国强;和谐社会视阈中的纠纷解决机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义丰;对农村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反思[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2 叶志松;英国建筑合同纠纷裁决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3 苏明伟;美国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ADR)介评[D];吉林大学;2005年
4 薛金波;我国居民法律消费现状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5 唐菀泽;中国古代复仇问题的法律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6 杨世超;我国当代民间调解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李岍;乡镇政府参与下的乡土社会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雷磊;法律规范的冲突与适用[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9 梁纯贞;加拿大体育纠纷ADR机制探析[D];湘潭大学;2007年
10 罗燕;晚明民事调解探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874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2087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