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婚姻法论文 >

论存留养亲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存在的合理性

发布时间:2018-08-09 20:39
【摘要】:存留养亲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独有的、普遍适用于社会各阶层的一种特殊法律制度,它的实行主要就是为了维护和体现封建伦理道德。从存留养亲制度的实行情况来看,历代法典对存留养亲都规定了严格的适用条件,对存留养亲的犯人一般并不免除其刑罚,司法实践中对存留养亲的适用也是严格把握控制,这使得存留养亲姑息、放纵罪犯的可能性被降至最低。而且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由于存留养亲制度的存在,使老、疾尊长得到奉养,维护了家庭和社会的稳定,更有利于感化和改造罪犯,更有利于封建君主进行统治。
[Abstract]:The system of keeping and raising relatives is a special legal system which is unique to Chinese feudal society and is generally applicable to all social strata. Its implementation is mainly to maintain and embody feudal ethics and moralit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 of keeping and keeping relatives, the successive codes of law have stipulated strict applicable conditions for keeping and keeping relatives, and generally do not exempt prisoners from their punishment. In judicial practic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ystem of keeping and keeping relatives is also strictly controlled. This minimizes the possibility of keeping relatives and indulging criminals. Moreover, in the feudal society of China, because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system of keeping and raising relatives, the elders and the elders were nurtured,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family and society was maintained, which was more conducive to the reform of criminals and the rule of feudal monarchs.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3.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昱春;;英雄的成功与制度的失败——《席方平》中诉讼制度的社会学分析[J];蒲松龄研究;2008年02期

2 赵天宝;;西汉张释之断案浅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3 马建兴;;中国古代礼与法关系之演进[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4 王亚明;;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法文化探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5 张群;;中国古代法上的“义绝”:基于学术史的考察与反思[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6 卞利;;明清时期婚姻立法的调整与基层社会的稳定[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7 邵宇;包公传说的“神判”情节述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罗龙鑫;雷建国;;建立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法理分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董海龙;;社会转型条件下我国农村法律秩序的特征与调适初探——以民间法为视域[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5期

10 张翅;宋玲;;春秋战国时期儒法刑罚思想的对抗[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婷婷;;个案视角下晚清江浙乡村地区婚姻的缔结与离弃——以清代刑科题本为例[A];满学论丛(第一辑)[C];2011年

2 孔志国;;制度规避[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3 杜靖;;五服-姻亲与宗族——一个汉人社会研究的新框架[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六辑)[C];2009年

4 马作武;;孔子杀少正卯考论[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5 王立;;董必武对中国法制的两大贡献解析——中国5000年法律文明的成功转型与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思想摇篮[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6 王立;;董必武:破旧成功与立新失败[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7 王立;;只有人民才能提供法制建设的根本动力——由董必武法制拓荒及中颓引发的思考[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8 王佐龙;;民间社会的“私了”——以西部民族地区为视域[A];民族法学评论(第6卷·2008年)[C];2008年

9 王佐龙;;少数民族公民意识与藏区治理的文化路径[A];民族法学评论(第七卷)[C];2010年

10 王飞;;试析元政权的“因俗而治”民族法制思想[A];民族法学评论(第七卷)[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张佳鑫;协商解决纠纷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王青;核恐怖主义犯罪防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孙妍;当代中国物权法基本问题的反思[D];吉林大学;2011年

6 佟金玲;司法仪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狄金华;被困的治理[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彭支援;集体维权的法理学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熊凤水;流变的乡土性:移植·消解·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胜;中国传统文化视阈下的法律与宗教[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德伟;浅析中国古代容隐制度及其现代价值[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黄霞;论中国传统乡规民约[D];湘潭大学;2009年

3 余胜;认罪从宽制度刍议[D];湘潭大学;2009年

4 诸葛瑞强;包拯司法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刘煜;民愤在量刑中的定位[D];湘潭大学;2010年

6 高颂;隋唐“蛊”现象探析[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7 宋守义;唐代复仇问题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凯;我国民事执行中的案外人异议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9 邓晓飞;宋代商税法律制度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10 白雪松;汉武帝时期的行政监察制度[D];南昌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小丰;存留养亲及其价值分析[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吴昊;;存留养亲制度对我国刑罚制度建设之借鉴[J];法制与社会;2009年21期

3 岳纯之;;死刑复奏 存留养亲 优恤女性 古代刑法的人性化一面[J];人民论坛;2011年19期

4 吴昊;;金元时期的存留养亲制度初探[J];华章;2011年22期

5 俞春香;;法Vs情怎平衡——存留养亲制度[J];知识经济;2010年23期

6 李艳君;;论清代的“存留养亲”制度[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赵文健;;中国古代法制建设中的情与法——以清代犯罪存留养亲为例[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朱效平;;中国传统法的人伦精神与和谐社会人本法律观的构建[J];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05期

9 张蕊鑫;马乐;;试论中国古代死刑复核制度的确立[J];企业导报;2011年05期

10 孙廷然;;赡养纠纷引发的故意杀人案件的死刑控制研究——兼论《刑法修正案(八)》中“老年人免死”和刑事责任年龄问题[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唐景;;中国古代“存留养亲”制度述论[A];2005年贵州省法学会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詹绍德;;家和万事兴[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张占斌;;《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引起日本史学界重视[A];河北史学会通讯(1987)[C];1987年

4 迟淑清;王宇;;中国古代女性健康问题的伦理学探析——《红楼梦》女性病源探究[A];第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身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戴一峰;谭新喜;;中国海关国际化进程研究[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周振风;;从《史记》看汉代的避讳[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张剑平;;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马克思主义史学评价问题[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8 田昌五;;坚持郭沫若史学体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A];郭沫若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1992年

9 黄新亚;;唐初徭役考辨[A];唐史论丛(第四辑)[C];1988年

10 胡邦炜;;双星同曜 《水浒》与《红楼梦》之比较研究[A];水浒争鸣(第二辑)[C];198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武树臣;中国“混合法”的过去与未来[N];检察日报;2011年

2 徐爱国;孝入法的理由[N];法制日报;2011年

3 陕西省委党校法学教研部 潘怀平;有感于“法律要奖励美德”[N];西安日报;2010年

4 郑凤鸣;苏州古代女画家[N];中国档案报;2010年

5 潘振同;简析中国封建社会的法治[N];中国档案报;2003年

6 张冠华;中国封建社会的逆向选择浅说[N];云南政协报;2000年

7 郑筱筠;南传佛教与云南傣族社会伦理道德[N];中国民族报;2005年

8 刘中玉;“‘封建’名实问题与马列主义封建观”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9 叶文宪;“封建”这个词用错了吗?[N];天津日报;2007年

10 宋亚平;宋代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海升;“西方话语”与“中国历史”之间的张力[D];山东大学;2006年

2 孙海泉;清代地方基层组织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曾加;张家山汉简法律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4 沈大明;《大清律例》与清代的社会控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5 逄金一;身体理论视域中的秦汉女性美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芦琦;关于古代受教育资格及权利实现的考察与比较[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7 刘涛;从督察院到监察厅[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8 王能应;中国经济史上的农地产权制度变迁[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李彦秋;五四道德革命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阳信生;湖南近代绅士阶层研究(1895—1912)[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盖雪莲;中国古代存留养亲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杨翼;论中国历史上的存留养亲制度[D];复旦大学;2010年

3 陈文成;清代存留养亲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4 陈超;清代存留养亲的司法运用[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吴昊;存留养亲制度流变探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6 沙金;存留养亲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夏静;我国古代存留养亲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淑霞;我国古代的存留养亲制度[D];山东大学;2008年

9 康秋岩;明代恤囚制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吴际亮;浅论中国传统刑律儒家化[D];苏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1752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21752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e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