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别居制度在我国的设立
发布时间:2021-01-06 18:09
由于我国《婚姻法》中没有别居法律制度的规定,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就是创设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夫妻别居法律制度,以此对事实别居现象进行规范和调整。鉴于我国事实别居现象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和曾出现的“试离婚”制度因无法律依据而被叫停,夫妻别居制度的设立显得迫在眉睫。该论文通过对已有资料的学习,同时也研究了域外夫妻别居制度的法律制度,并对我国《婚姻法》中的别居内容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对在中国设立夫妻别居法律制度一些建议。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别居制度概述。本部分首先对介绍了关于别居离婚的案件的基本案情及其所引发的争议焦点。进而对于我国《婚姻法》中关于别居的内容做出简要的分析,最后由于我国没有别居制度,则对别居制度的概念进行界定,并进一步从别居制度的特征上对别居制度进行了介绍。第二部分,别居制度域外状况分析及其对于我国的借鉴意义。本部分着重分析了意大利,美国,德国这些有实行别居制度成功经验的国家。主要从这些国家的别居制度有特色的方面进行了分析,从中总结出值得我国借鉴的方面。第三部分,我国设立别居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别居制度的建立有利于离婚诉讼司法实践所出现问题的解决和降低离婚率方面来介绍其...
【文章来源】:大连海事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别居制度概述
(一) 别居问题的提出
1. 基本案情
2. 争议焦点:如何认定别居标准
(二) 别居制度的概念
(三) 我国《婚姻法》中的分居
二、别居制度域外状况分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一) 别居制度域外状况分析
1. 意大利——最大子女利益原则
2. 美国——协议别居受政府监督
3. 德国——相对别居先置制
(二) 域外别居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三、我国设立别居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 我国设立别居制度的必要性
1. 有利于增强别居法律规定的可操作性
2. 能够为现行的司法尝试提供法律依据
3. 有利于解决离婚率逐年增长的问题
(二) 设立别居制度的可行性
1. 事实别居现象大量存在
2. 复婚率的提高
3. 实践和理论上的准备
四、我国设立别居制度的具体建议
(一) 明确别居与离婚之间的关系
(二) 别居的法律效力
1. 别居期间的夫妻财产关系
2. 别居期间的亲子关系问题
(三) 别居的形式
1. 协议别居
2. 司法别居
(四) 禁止别居的情形
(五) 别居的期间和终止
1. 别居的期间
2. 别居的终止
(六) 配套建立挽救婚姻家庭的介入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履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设立别居制度的设想[J]. 仲水清.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06)
[2]分居财产制度的构建[J]. 林星阳.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6(11)
[3]德国的家事审判程序改革及启示[J]. 杨临萍,龙飞. 中国审判. 2016 (11)
[4]从意大利离婚法的修改看我国分居制度的构建[J]. 罗冠男. 法学杂志. 2016(01)
[5]论登记离婚自由及其限制——以设立别居制度为视角[J]. 池桂钦.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1)
[6]婚内强制性行为构罪标准初探——兼论我国婚姻法别居制度构建[J]. 程阳强.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4(05)
[7]构建我国别居制度的可能性研究[J]. 邹路琦. 大庆社会科学. 2014(04)
[8]法国夫妻分居制度及其借鉴意义[J]. 姜大伟. 理论月刊. 2013(11)
[9]构建我国别居制度的必要性[J]. 邹路琦. 大庆社会科学. 2013(05)
[10]我国别居法律制度移植的思考[J]. 许冬琳. 品牌(下半月). 2013(Z2)
本文编号:2961023
【文章来源】:大连海事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别居制度概述
(一) 别居问题的提出
1. 基本案情
2. 争议焦点:如何认定别居标准
(二) 别居制度的概念
(三) 我国《婚姻法》中的分居
二、别居制度域外状况分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一) 别居制度域外状况分析
1. 意大利——最大子女利益原则
2. 美国——协议别居受政府监督
3. 德国——相对别居先置制
(二) 域外别居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三、我国设立别居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 我国设立别居制度的必要性
1. 有利于增强别居法律规定的可操作性
2. 能够为现行的司法尝试提供法律依据
3. 有利于解决离婚率逐年增长的问题
(二) 设立别居制度的可行性
1. 事实别居现象大量存在
2. 复婚率的提高
3. 实践和理论上的准备
四、我国设立别居制度的具体建议
(一) 明确别居与离婚之间的关系
(二) 别居的法律效力
1. 别居期间的夫妻财产关系
2. 别居期间的亲子关系问题
(三) 别居的形式
1. 协议别居
2. 司法别居
(四) 禁止别居的情形
(五) 别居的期间和终止
1. 别居的期间
2. 别居的终止
(六) 配套建立挽救婚姻家庭的介入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履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设立别居制度的设想[J]. 仲水清.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06)
[2]分居财产制度的构建[J]. 林星阳.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6(11)
[3]德国的家事审判程序改革及启示[J]. 杨临萍,龙飞. 中国审判. 2016 (11)
[4]从意大利离婚法的修改看我国分居制度的构建[J]. 罗冠男. 法学杂志. 2016(01)
[5]论登记离婚自由及其限制——以设立别居制度为视角[J]. 池桂钦.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1)
[6]婚内强制性行为构罪标准初探——兼论我国婚姻法别居制度构建[J]. 程阳强.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4(05)
[7]构建我国别居制度的可能性研究[J]. 邹路琦. 大庆社会科学. 2014(04)
[8]法国夫妻分居制度及其借鉴意义[J]. 姜大伟. 理论月刊. 2013(11)
[9]构建我国别居制度的必要性[J]. 邹路琦. 大庆社会科学. 2013(05)
[10]我国别居法律制度移植的思考[J]. 许冬琳. 品牌(下半月). 2013(Z2)
本文编号:29610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2961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