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彩礼返还制度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3 03:11
本文关键词:中国彩礼返还制度的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彩礼,作为婚姻中的常态,指男女缔结婚姻前,男方家庭给予女方家庭的一定财物,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礼节性习俗。在中国,彩礼广泛存活在乡村社会中,有着厚重的社会文化底蕴,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彩礼的价值大大增加,加之我国法治社会进程的加快,有关彩礼返还的纠纷层出不穷。然而我国《婚姻法》直接将彩礼排除在外,纠纷解决于法无据,违反婚约也便习以为常。为弥补立法漏洞,2003年最高院颁布了司法解释二,彩礼返还纠纷有了法律依据。但立法粗糙含混、内容简单笼统,与民间习俗不一致,未考虑到彩礼返还问题具有显著的地域性特点,导致同案异判的现象严重,极大影响了法律的统一性与权威性。有鉴于此,笔者试图采用实证研究的方式,综合分析不同地区法院的实例判决,具体观察地域文化对于案件裁决的影响,并最终提出相关立法建议,包括将“彩礼”地位合法化、将“共同生活”而非“登记结婚”作为彩礼返还的判断标准以及呼吁地方法院制定包含符合本地习俗的彩礼返还范围、比例的裁判规则,同时也要积极借鉴古代立法,引入过错原则并加大婚约成本等。
【关键词】:彩礼 民间习俗 共同生活 事实婚姻 过错原则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3.9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6
- 一、绪论6-7
- 二、彩礼返还制度的理论分析7-10
- (一)彩礼的界定7
- (二)彩礼的历史沿革7
- (三)婚约的法律意义7-8
- (四)给付彩礼的性质8-9
- (五)彩礼的返还9-10
- 三、彩礼返还制度的立法及评析10-11
- (一)彩礼返还的法律依据10
- (二)对司法解释的评析10-11
- 四、彩礼返还制度实证研究的方法与样本11-17
- (一)研究方法11
- (二)样本数据分析11-17
- 五、彩礼返还制度的案例分析17-24
- (一)将事实婚姻纳入考量17-18
- (二)对抽象词语的含义认定18-20
- 1、“未共同生活”18-19
- 2、“生活困难”19-20
- (三)考虑过错原则20-21
- (四)返还的范围认定21-22
- (五)返还的比例划定22
- (六)诉讼时效的规定22
- (七)诉讼当事人的确定22-24
- 六、彩礼返还制度的立法建议24-28
- (一)将“彩礼”地位合法化24
- (二)增补婚约的相关立法24-25
- (三)以“共同生活”作为返还判断标准25
- (四)明确返还范围25-26
- (五)结合习俗,,量化返还比例26-27
- (六)考虑民俗,引入过错原则27-28
- 结语28-29
- 参考文献29-30
- 附录1 样本案例基本信息汇总一览表30-36
- 致谢3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苗靖;;夫妻个人名义债务的认定问题探讨[J];法制与社会;2014年2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窦昕;中国彩礼返还制度的实证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6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彩礼返还制度的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26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302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