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婚姻法论文 >

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北京市婚姻文化嬗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0 18:20

  本文关键词: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北京市婚姻文化嬗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共产党对传统婚姻制度的改革是在吸纳苏联相关法规的基础上,经过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不断实践中总结经验,完善和修改而形成的。从内容上看,婚姻法是以婚姻为主线,涉及到家庭关系等诸多层面,实际上是一部婚姻家庭法。《婚姻法》颁布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经过中央和地方各级政权以及各种群众组织的巨大的努力,才使得体现着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逐步变为现实。这一实施过程主要依靠国家运用法律的手段自上而下地展开的。这对于废除封建婚姻制度起了很大作用,但是我们也看到运动所带来的另外一个结果,即国家权力直接深入个人,传统的家长制权威对个人的影响逐渐衰落。在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婚姻文化中表现出的政治化愈来愈明显。 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间北京市不同职业群体择偶模式的分析发现,新时期下的不同群体普遍倾向于在本群体范围内选择配偶,而且人们的婚姻观念还普遍受着“男高女低”择偶模式的影响。当然这种模式存在一个“阈限”。新时期下,通过无产阶级思想教育和政治动员,企图打破传统的“男高女低”模式,但是总体来看,效果似乎不是十分明显。从婚龄模式的发展趋势来看,男女的结婚年龄在逐渐增大,男女的婚龄差距在逐渐缩小。20世纪60年代初期宣传的晚婚主要是为了减轻生育。国家在对晚婚积极教育和提倡的同时,把爱情革命理想化,并且贬斥物质欲望的意识形态,而政治取向作为一种潜在的、隐形的社会财富无形中渗入了物质利益和社会利益等成分。其中,女性尽力向社会权力圈子的中心移动,这种流动趋势对男性而言会产生两种结果,一种结果是给那些与本群体范围内成员相比条件较差的男性提供了择偶机会,另外一个结果是造成一种失衡状态,即给那些处于最底层的弱势男性群体造成择偶的困境。这一时期,自由恋爱的比重在逐渐增多,但是各种观念仍然阻碍着男女的交往。社会也没有提供足够的条件和机会让青年男女自由结识和相处。国家一方面宣传自由恋爱,一方面又对恋爱做出种种限制,既反对早恋,又提倡青年为国家集体牺牲个人利益。种种话语和思想价值观,排除了个体,否定了自我。经过国家的大力宣传与倡导,旧式的婚礼程序和仪式基本上被取消或者简化。人们也不用花时间来作太多的准备,婚礼与日常生活已经没有太大的脱节,不再具有人生独特的体验。因为婚姻是社会行为,所以民众利用并通过婚礼积极扩展社会关系,建构社会网络,将社会网络作为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他们一方面承袭已有的社会资源,比如亲戚,另一方面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扩展资源,如老乡、同学、战友、朋友、同事等。由以情感为主逐渐向以理性和情感共同支持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为主过渡。把日常生活中需要经常发生关系的人都要拉进来。所以这种仪式整合了家庭关系与家庭外部关系,使得婚礼在符合民众自身需要的状态下进行。在婚礼逐渐从家庭权威向国家权威转换,婚礼仪式越来越简单化和政治化的同时,男女两性形成了新的性别特征,即传统对女性的角色分工和社会期望在逐渐消失,女性的地位开始上升,男女更趋向于平等。 这一时期,婚姻当事人打破了禁忌,在离婚方面有了更多的自主权。但是离婚原因非常复杂,既包括物质方面也包括精神和情感方面,既与婚前的择偶和恋爱相关也与婚后婚姻的经营密不可分。既有强迫包办、买卖婚姻、重婚纳妾、童养媳等无感情而破裂的婚姻,也有喜新厌旧、另有新欢,故意制造裂痕而破裂的婚姻,还有的虽然属于自主自愿的婚姻,但由于对待婚姻、家庭问题缺乏必要的知识与经验,不懂得或不善于培养夫妻感情而使婚姻破裂的,甚至还存在本来有感情基础,但偶而因小事争吵,一时感情冲动而轻率提出离婚的。此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如一方长期无音讯、生理缺陷、患不治之症或犯罪判刑等而提出离婚的。种种因素,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婚前的不对等交易如文化差异、社会地位差异、年龄差异使得整个婚姻陷入不平等的过程而引起离婚的。二是婚后对冲突和预期差距没有做出及时调整和适应而引起离婚的。其实引起离婚的原因不仅仅限于夫妻之间,而是家庭和社会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总的趋势是,因包办、虐待而离婚的越来越少,而情感不和引起离婚的越来越多。说明人们对婚姻的追求也逐渐由婚姻最基本的需求转向精神和情感方面的需求。但是,离婚率在职业和文化程度不同的性别当中有所不同。在离婚率较高的男性中,基本摆脱了物质需求,他们追求的更多的是精神和情感方面的需要。在离婚率较高的女性中,还有一部分女性很大程度上处于解决和改善物质生存条件的状态,精神和情感需求则较低。从年龄上来分析,年龄与离婚率、婚后年数与离婚水平均成反比例关系。离婚方式中以协议离婚为主,而且以女方最先提出离婚的请求为主,说明女性对男性的依附性降低。这一时期,每一个人无论在私人生活还是在工作上,始终是处于组织监督之下。民众的离婚问题同样也是如此,当时国家对离婚问题给予了积极的教育和引导,以强调国家的集体利益,突出婚姻的阶级性。婚姻的执行情况也较为复杂,执法者人员的素质还有待提高、执法程序还有待严密、执法内容也有待完善。由于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无论是寡妇再嫁、鳏夫再娶、或者离异一方再婚都逐渐冲破了传统道德观念的束缚和干涉。当然这一过程要比初婚时择偶的情况复杂得多,须经过多方而的慎重考虑。即使再婚后,也还要面对新的婚姻关系和新的问题,还要处理好先前未彻底断绝的婚姻家庭关系。可见,婚姻经历复杂而永无止境。
【关键词】:北京 婚姻文化 婚姻制度 社会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3.9;D669.1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20
  • 绪论20-41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20
  • 二、学术史回顾20-29
  • 三、资料介绍29-31
  • 四、理论与方法31-32
  • 五、相关界定32-39
  • 六、研究框架39-40
  • 七、难点与创新点40-41
  • 第一章 近代以来北京市的婚姻状况41-65
  • 第一节 建国前北京市的婚姻状况41-52
  • 一、晚清时期北京婚姻制度的特点41-42
  • 二、维新思想家的婚姻主张42-44
  • 三、晚清时期的婚礼44-52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北京市的婚姻状况52-64
  • 一、婚姻制度的改革52-53
  • 二、新社会阶层对传统婚姻的抨击和修正53-55
  • 三、民国时期的婚礼55-64
  • 本章小结64-65
  • 第二章 新式婚姻制度的建立65-115
  • 第一节 革命根据地的婚姻立法65-72
  • 一、苏联的婚姻立法内容65-66
  • 二、革命根据地婚姻立法内容66-72
  • 第二节 《婚姻法》的颁布72-82
  • 一、《婚姻法》的颁布72-73
  • 二、《婚姻法》的实施73-80
  • 三、成效与问题80-82
  • 第三节 婚姻制度的初步实施82-93
  • 一、《婚姻法》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82-84
  • 二、“检查婚姻法执行情况委员会”的建立84-86
  • 三、检查和处理情况86-88
  • 四、宣传形式与方法88-89
  • 五、成效与问题89-93
  • 第四节 1953年“贯彻婚姻法运动月”93-114
  • 一、“贯彻婚姻法运动月”前的准备94-96
  • 二、“贯彻婚姻法运动月”的开展96-107
  • 三、成效与问题107-114
  • 本章小结114-115
  • 第三章 择偶的社会模式115-169
  • 第一节 不同群体的择偶模式115-135
  • 一、不同群体择偶模式的比较115-125
  • 二、不同群体择偶模式的特点125-131
  • 三、新时期下择偶模式的原因分析131-135
  • 第二节 婚龄与择偶模式135-154
  • 一、不同历史阶段的婚龄状况135-140
  • 二、男女配偶的婚龄差140-143
  • 三、婚龄与职业的关系143-146
  • 四、民众的早婚现象以及国家对晚婚的提倡146-154
  • 第三节 文化程度与择偶模式154-163
  • 一、婚配男女的文化程度概况154-156
  • 二、文化程度“差额”156-160
  • 三、传统婚恋模式的变异160-163
  • 第四节 择偶的政治取向163-167
  • 本章小结167-169
  • 第四章 婚姻的确立方式169-205
  • 第一节 恋爱的经历和特征169-178
  • 一、初恋年龄169
  • 二、恋爱的场所和方式169-173
  • 三、约会的频度和恋爱时长173-176
  • 四、初恋成功率176-178
  • 第二节 婚姻的结合途径178-191
  • 一、包办婚姻180-182
  • 二、介绍婚姻182-188
  • 三、自由婚姻188-191
  • 第三节 恋爱中的迷茫与困惑191-200
  • 一、个人对自由恋爱的认识191-196
  • 二、社会对自由恋爱的认识196-200
  • 第四节 国家倡导的恋爱观200-204
  • 本章小结204-205
  • 第五章 个人、家庭和国家利益冲突下的婚礼仪式205-262
  • 第一节 国家对传统婚礼仪式的批判205-217
  • 一、对彩礼的批判205-211
  • 二、对传统婚礼仪式的批判211-217
  • 第二节 婚礼时间的选择217-226
  • 一、婚礼日期的选择规律217-223
  • 二、个体对结婚日期的选择223-226
  • 第三节 新时期下的婚礼仪式226-241
  • 一、茶话会形式的婚礼226-232
  • 二、农村的新式婚礼232-235
  • 三、集体婚礼235-237
  • 四、家庭举办的简约婚礼237-239
  • 五、旅行结婚239-241
  • 第四节 婚礼文化的生活化241-251
  • 一、婚礼中的食品241-243
  • 二、婚礼上的穿着243-247
  • 三、婚礼中的运输工具247-251
  • 第五节 婚姻文化中的社会网络251-261
  • 一、婚礼参与者的社会网络251-255
  • 二、婚后的居住模式形成的社会网络255-261
  • 本章小结261-262
  • 第六章 婚姻的变异262-333
  • 第一节 离婚申诉理由262-277
  • 一、离婚申诉理由的定量分析262-267
  • 二、离婚申诉理由的定性分析267-277
  • 第二节 社会阶层特征与离婚率277-285
  • 一、职业与离婚率277-282
  • 二、文化程度与离婚率282-285
  • 第三节 婚姻基础与离婚率285-291
  • 一、离婚申请者年龄与离婚率285-287
  • 二、初婚年龄与离婚率287
  • 三、婚后年数与离婚率287-289
  • 四、婚姻结合方式与离婚率289-291
  • 第四节 离婚案件的处理291-316
  • 一、处理离婚的方式291-296
  • 二、离婚案例解析296-309
  • 三、执法机构处理离婚案件时存在的问题309-316
  • 第五节 国家对离婚问题的教育和引导316-320
  • 第六节 再婚和复婚320-332
  • 一、“再婚”者的基本情况320-325
  • 二、寡妇再嫁325-328
  • 三、复婚328-332
  • 本章小结332-333
  • 第七章 评价及启示333-347
  • 第一节 婚姻文化嬗变的评价333-338
  • 一、婚姻文化变化中的权力转移333-335
  • 二、男女两性的社会权益逐渐趋向于平等335-336
  • 三、婚姻文化的动态特性336-338
  • 第二节 婚姻文化嬗变的启示338-347
  • 一、规范性社会文化的形成338-343
  • 二、规范性社会文化存在的问题343-344
  • 三、规范性婚姻文化的良性构建344-347
  • 参考文献347-355
  • 致谢355-3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鹏;;老北京的婚姻风俗[J];北京档案;2008年11期

2 张蕾;;满汉传统婚礼习俗的研究[J];才智;2010年11期

3 李秀清;新中国婚姻法的成长与苏联模式的影响[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4 秦燕;陕甘宁边区婚姻法规变动及其启示[J];妇女研究论丛;1994年04期

5 陆子奇 ,魏焕华;关于当前婚姻财礼的性质及处理原则的探讨[J];法学;1957年05期

6 迈克尔·赫茨菲尔德;人类学:付诸实践的理论[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8年03期

7 蔡华;婚姻制度是人类生存的绝对必要条件吗?[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 尹石;北京工人恋爱、婚姻情况抽样调查简述[J];伦理学与精神文明;1983年01期

9 朱琪;北京民间婚姻礼俗[J];民国档案;1994年03期

10 徐莉;;试论婚礼服饰的变迁[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进;北京人口与城市变迁(1853—1953)[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2 王歌雅;中国婚姻伦理嬗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东;中国现代婚姻文化嬗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翼;“革命+恋爱”再解读[D];郑州大学;2003年

3 李亚娟;建国以来的婚姻法律与婚姻家庭变迁—从1950年婚姻法到2001年婚姻法修正案[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4 罗慧林;论解放区小说的爱情叙事[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5 杜晓光;论“红色经典”中的爱情叙事[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胡姝昀;中国传统婚礼中吉祥话的顺应性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7 姚红梅;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若干问题探讨[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8 葛世涛;新婚姻法与建国初期妇女婚姻家庭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甘琳琳;当代中国人的择偶偏好及其影响因素[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姚立迎;新中国十七年婚姻文化嬗变研究(1949-1966)[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北京市婚姻文化嬗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92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3192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8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