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婚姻法论文 >

论未成年人家庭保护

发布时间:2017-04-22 19:17

  本文关键词:论未成年人家庭保护,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未成年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需要集全社会之合力来给予其特殊的保护,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家庭是他们最先接触的,也是影响最广泛、最长久的基本社会单位。因此,笔者将从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角度来分析当前我国未成年人家庭保护的基本现状,并针对此现状,提出一点拙劣的建议。 全文共分引言、五章正文以及结语三个部分,引言主要概括介绍了当前未成年人的特殊的身心特点以及家庭保护对未成年人成长历程的重大意义。正文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章对未成年人家庭保护做了一个简单的概述。分为“未成年人及其特点”和“家庭保护及其特点”两节,根据现行法律的相关规定以及学界对未成年人这一概念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分争议,本章分别从未成年人的界定、未成年人与其他相关概念、未成年人的特点三个方面做出论述,认为未成年人是指十八周岁以下的公民,而未成年人与青少年、儿童以及少年等相关概念具有相互重合的部分,他们各自具有自己适用的范畴。从国际上来看,儿童与本文阐述主体——未成年人指的是同一概念。家庭保护及其特点一节则从家庭保护的概念和家庭保护的特点两方面予以论述,认为家庭保护具有其他保护不可替代的作用,诸如基础性、长期性、潜移默化性、多功能性和灵活性等功能特征。 第二章阐述未成年人家庭保护基本原则。家庭保护在坚持《未成年人保护法》第5条确立的三大原则,即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原则、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原则、教育与保护相结合原则外,笔者还从“儿童最大利益原则”、“适度原则”以及“区别对待原则”这三个原则做出了一个概述。认为儿童最大利益原则是当前应该予以确立的原则,它蕴含着将儿童视为拥有权利的个体的理念,较儿童优先原则更具有全面性;适度原则是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原则的后续原则或更高层次的原则,家庭对未成年人实施保护,适应未成年人的发展规律和特点是基础,但在此基础上还要适度;区别对待原则则是平等与特殊相结合,即平等原则之下的区别对待,主要针对的是家庭中处于弱势的子女,如残疾子女、非婚生子女、继子女等。 第三章论述未成年人在家庭中享有的权利。主要从家庭角度阐述了一下未成年人在家庭中的权利表现,分别从生命健康权、受监护权、受抚养、教育权、平等权、获得良好的生活环境权、隐私权、知悉权、发表意见权和财产权等所享权利做了一个简单分析。 第四章分析了我国未成年人家庭保护之现状。首先对我国的相关规定做了概述,认为我国关于未成年人保护体系虽初具规模,但是尚有许多问题亟待完善和解决,如法律保护条款过于分散、操作性差以及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其次简单分析了一下当前我国家庭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分别从家庭方面法律保护机制的不完善、对未成年人权利保护的漠视以及亲职教育的缺失三个方面做了一个简单的问题分析;最后针对上述所列问题,笔者分别从法律方面、社会方面、家庭方面和未成年人自身方面对当前家庭保护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做了一个简单的分析和论述。 第五章提出完善我国未成年人家庭保护的几点建议。针对本文前部分的分析,笔者分别从确立儿童最大利益原则、确立子女本位、建立监护监督制度、设置未成年人家庭保护的援助机构、发展亲职教育以及完善预防和制止对于未成年人家庭暴力的法律规定等方面进行了一个简单的设想和论述。
【关键词】:未成年人 权利 家庭保护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2.183;D923.9
【目录】:
  • 中文摘要10-12
  • ABSTRACT12-14
  • 引言14-15
  • 第一章 未成年人家庭保护概述15-22
  • 第一节 未成年人及其特点15-18
  • 一、未成年人的界定15
  • 二、未成年人与其他相关概念15-16
  • 三、未成年人的特点16-18
  • (一) 未成年人的法律地位16-17
  • (二) 未成年人的发展特点17-18
  • 第二节 家庭保护及其特点18-22
  • 一、家庭保护的概念18-20
  • 二、家庭保护的特点20-22
  • 第二章 未成年人家庭保护基本原则22-28
  • 一、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原则22-23
  • 二、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原则23
  • 三、教育与保护相结合原则23-24
  • 四、儿童最大利益原则24
  • 五、适度原则24-25
  • 六、区别对待原则25-28
  • 第三章 未成年人在家庭中享有的权利28-39
  • 一、生命健康权28-29
  • 二、受监护权29-30
  • 三、受抚养、教育权30-31
  • 四、平等权31-32
  • 五、获得良好的生活环境权32-33
  • 六、隐私权33-35
  • 七、知悉权35-36
  • 八、发表意见权36-37
  • 九、财产权37-39
  • 第四章 我国未成年人家庭保护之现状39-55
  • 第一节 我国的相关规定39-41
  • 第二节 未成年人家庭保护所面临的问题41-47
  • 一、家庭方面法律保护机制的不完善41-42
  • 二、对未成年人权利保护的漠视42
  • 三、亲职教育的缺失42-47
  • (一) 错位43-45
  • (二) 越位45-46
  • (三) 缺位46-47
  • 第三节 未成年人家庭保护所存问题之原因分析47-55
  • 一、法律方面——不完备的法律体系与过于原则的法律规定47-52
  • (一) 法律体系不完备47-49
  • (二) 法律规定过于抽象、原则化49-50
  • (三) 缺少相应罚则或惩罚力度不够50-51
  • (四) 法律监督机制缺乏,援助力度不够51-52
  • 二、社会方面——社会环境的大变迁52
  • 三、家庭方面——传统文化影响、家庭结构变化与亲职教育缺失52-54
  • 四、未成年人自身方面——特殊的身心特点与自我意识、独立性的缺失54-55
  • 第五章 关于完善我国未成年人家庭保护的建议55-65
  • 一、确立儿童最大利益原则55-56
  • 二、确立子女本位56-59
  • 三、建立监护监督制度59-60
  • 四、设置未成年人家庭保护的援助机构60-61
  • 五、发展亲职教育61-63
  • 六、完善预防和制止对于未成年人家庭暴力的法律规定63-65
  • 结语65-66
  • 参考文献66-70
  • 致谢70-71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71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汪佐丽;;对现代未成年人保护措施的思考和探索[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2年12期


  本文关键词:论未成年人家庭保护,,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11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3211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f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