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婚姻法论文 >

我国建立别居制度探讨

发布时间:2017-05-11 11:07

  本文关键词:我国建立别居制度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圣经》所言:“婚姻是上帝配合的,人不可分开。”别居作为一种法律制度是以中世纪欧洲基督教会的寺院立法的形式确立的,是基督教禁止离婚主义的产物。依教会的义理,夫妻的结合非基于人为,而是神意的安排。古罗马时期《十二铜表法》继承了别居制度,并把别居当作是解除婚姻的法定理由。《十二铜表法》第六表第四项规定:妻不愿依一年占有时效而缔结有关夫权婚姻的,应每年连续外宿三夜以中断时效的完成,这是关于别居最早的法律规定。但《十二铜表法》只是将事实别居作为解除婚姻关系的法定理由,对别居的法律程序、法律后果等没有规定。随着时间的推荐,法律文明的不断发展,新时代的别居制度已经有了新的含义,我国学者们对别居制度的定义五花八门,但是无论如何定义别居,其必须涵盖以下两方面内容:第一,夫妻双方的同居义务得以免除。夫妻双方的同居义务是男女双方缔结婚姻后以配偶身份共同生活的义务,包括夫妻间的性生活义务、夫妻共同寝食义务和夫妻双方互相协力义务等。这里所说的同居义务的免除主要就是指免除夫妻双方间包括性生活在内的共同生活义务;第二,夫妻间的婚姻关系仍然保留。别居是依法解除夫妻间的同居义务而仍然保留其婚姻关系的法律制度。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规定了别居制度,我国现行婚姻家庭法没有规定这一制度,违反了世界婚姻家庭法的发展潮流,何况我国现实中别居现象也大量存在,客观上也要求在法律中增设别居制度。本文就在我国确立别居制度进行论证,建议在我国法律中增设别居制度。 论文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别居的概念界定与性质分析。这部分主要是明确别居的内涵,并通过与别居相关制度的辨析来更好的理解别居。别居指的就是在维持婚姻关系的前提下免除夫妻的同居义务。 第二部分:构建我国别居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构建我国别居制度的必要性重点在于阐述我国设立别居制度的意义,比如在我国设立别居制度可以有效的保证人们的婚姻自由权,减少家庭暴力,防止轻率离婚,保障受害人、子女和第三人利益,节省诉讼成本,完善我国现行婚姻法体系,更好的处理涉外和涉港澳台婚姻等;构建我国的别居制度的可能性就是从我国国情出发,说明我国移植别居制度的可行性问题。 第三部分:构建我国别居制度的立法构想。这一章着重阐述我国别居制度的具体设计,笔者认为我国将来在规定别居制度的时候应该包括以下内容:别居制度的立法模式、别居的方式、别居的构成要件、别居的期间和终止以及别居的法律效果。
【关键词】:别居制度 婚姻 婚姻法 制度构建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3.9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一、别居的概念界定与性质分析11-16
  • (一) 别居的涵义11-13
  • (二) 别居与相关概念的辨析13-16
  • 二、构建我国别居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16-27
  • (一) 构建我国别居制度的必要性16-20
  • (二) 构建我国别居制度的可能性20-27
  • 三、构建我国别居制度的立法构想27-35
  • (一) 别居制度的立法模式27-28
  • (二) 别居的方式28-30
  • (三) 别居的构成要件30-31
  • (四) 别居的期间和终止31-32
  • (五) 别居的法律效果32-35
  • 结语35-36
  • 参考文献36-39
  • 注释39-41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41-42
  • 后记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宫桂杰,隋力力;论中国婚姻家庭及妇女解放[J];长春大学学报;1995年03期

2 赵尉杰;中国经济特区婚姻家庭的动荡与裂变[J];妇女研究论丛;1997年04期

3 范莉莉;婚姻中隐私权的内涵特点及其保护[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闪婚”现象 专家言后患无穷[J];健康必读;2006年09期

5 ;该“挠挠”你的婚姻了?[J];健康大视野;2009年16期

6 韩硕;;省婚姻家庭咨询服务中心在莱芜举办女性参政心理支持讲座[J];祝你幸福(知心);2010年05期

7 辛汝忠;;婚姻诊所[J];人民调解;1994年01期

8 来建强;;婚姻家庭咨询师:心灵暗室的掌灯人[J];就业与保障;2007年06期

9 ;相思树[J];爱情婚姻家庭(新情男女);2008年12期

10 宋锡眙;责任不允许“搭伴养老”[J];心理与健康;2005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璇;;论中国婚姻家庭中的女性地位[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姜乾金;;和谐婚姻=“爱”+“适应”——压力系统模型的和谐婚姻宣传指南[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辛nr;;从关键词和流行语看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婚姻家庭的变化[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性别视野下的中国道路和社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姜乾金;;压力系统模型-解读婚姻[A];2011年浙江省心身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张跃;代世萤;;《司岗里》传说与佤族婚姻家庭形态[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6 宋大敏;;试论妇女在婚姻家庭中的自我解放[A];《文化转型中的妇女与婚姻家庭》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李增庆;魏莉;闵汉珍;刘筱娴;;婚姻家庭冲突与婚姻危机的影响因素[A];中南六省性学会第一次学术年会暨湖北省性学会第二届第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程小丽;;扫描“80后”离婚状况[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金石;;论财产占有与婚姻家庭的演变[A];民族学研究第二辑[C];1981年

10 赵彦;;新加坡华人青年婚姻家庭状况调查与分析[A];《文化转型中的妇女与婚姻家庭》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景春;婚姻家庭的另类诠释[N];中国邮政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蔡敏;离婚率攀升 婚姻家庭指导师走红[N];经济参考报;2006年

3 本报高级记者 伏桂明;婚姻解压不妨试试“年审制”[N];沈阳日报;2010年

4 周欣;婚姻“保鲜”须循规[N];保健时报;2005年

5 记者 张咏梅;培养更多更专业的婚姻家庭咨询师[N];北京人才市场报;2010年

6 记者 王阿敏;婚姻家庭问题让信访女性“满腹委屈”[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7 ;法律如何让婚姻家庭更和睦[N];工人日报;2010年

8 记者 刘琼;企业家:向婚姻学管理[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9 关力;婚姻家庭咨询师[N];工人日报;2007年

10 鸽子;将幸福的婚姻进行到底[N];云南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南;中越跨境民族婚姻家庭习惯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王跃生;1930-1990:华北农村婚姻家庭变动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林葆先;中国婚姻法的伦理审视[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陈丽萍;理想、女性、习俗[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举;性与秦汉社会[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丁桂芳;哈尼族奕车人爱情与婚姻关系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7 赵万智;存“异”求“同”[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穆红琴;山西省永济县家事审判实践变迁及启示[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9 黄霜;华裔美国人的异族婚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卡佳图;论马里夫妻制的改革[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路琦;我国建立别居制度探讨[D];吉林大学;2011年

2 纪萌;别居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3 陈宏飞;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婚姻家庭的发展变化[D];内蒙古大学;2010年

4 胡萌;别居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杨玲;我国设立别居制度的立法构想[D];延边大学;2011年

6 李飞;我国《婚姻法》中别居制度的立法构建[D];华侨大学;2011年

7 董海英;恩格斯婚姻家庭观及其对解决当代中国婚姻家庭问题的价值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8 张营;中国东部农村婚姻支付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9 季艳红;中国设立别居制度的法律思考[D];山东大学;2012年

10 毛秀爱;社会工作介入婚姻危机人群的可行性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建立别居制度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71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3571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6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