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婚姻法论文 >

婚姻登记瑕疵问题的法律探析

发布时间:2017-07-06 14:13

  本文关键词:婚姻登记瑕疵问题的法律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婚姻登记瑕疵 启示 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 立法完善


【摘要】:婚姻登记是我国婚姻关系确立的必经程序,对维持婚姻当事人的婚姻家庭的稳定及明确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确定婚姻当事人以外的公民权利义务以及维护社会的公序良俗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首先对婚姻登记的含义和法律性质加以界定,从而引出婚姻登记瑕疵的概念以及归纳婚姻登记瑕疵的类型。再对比国内外对于婚姻登记瑕疵问题的法律法规和司法实践,对我国婚姻登记瑕疵问题的处理方式进行反思,进而得出应对婚姻登记瑕疵问题的启示。根据实践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对婚姻登记瑕疵的原因加以分析,并在对原因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婚姻登记瑕疵问题的解决方案,就完善婚姻登记工作、婚姻登记立法及婚姻登记瑕疵的救济措施提出个人的观点和看法,为婚姻登记瑕疵问题寻求更加科学合理的解决途径。本文除引言外和结论外,还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婚姻登记的含义及法律属性入手,进而提出婚姻登记瑕疵的含义,然后将婚姻登记瑕疵分为违背实质要件的婚姻登记瑕疵和违背形式要件的婚姻登记瑕疵两大类进行阐述。 第二部分通过比较国内外处理婚姻登记瑕疵问题的不同态度,归纳出我国在处理婚姻登记瑕疵问题上的不足,进而在对比的基础上得出外国处理婚姻登记瑕疵问题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第三部分通过对形成婚姻登记瑕疵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将造成婚姻登记瑕疵问题的原因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主观原因主要从婚姻当事人和婚姻登记机关两方面来分析,客观原因主要从婚姻登记立法方面进行分析。 第四部分结合上文中国外处理婚姻登记瑕疵问题对我国的启示,以及导致婚姻登记瑕疵的具体原因,笔者提出对婚姻登记瑕疵问题完善的总体思路和几点具体建议。首先,应完善婚姻登记工作,从客观程序方面加强对婚姻登记参与人思想及言行的规制。其次,应从婚姻登记法律法规方面加强对婚姻登记瑕疵问题的预防。最后,应完善婚姻登记瑕疵的救济措施,加强对婚姻登记瑕疵问题的事后补救。
【关键词】:婚姻登记瑕疵 启示 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 立法完善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3.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9
  • 1 引言9-11
  • 2 婚姻登记瑕疵概述11-18
  • 2.1 婚姻登记的内涵及法律属性11-13
  • 2.2 婚姻登记瑕疵的内涵13-14
  • 2.3 婚姻登记瑕疵的分类14-18
  • 3 婚姻登记瑕疵问题的比较法考察18-24
  • 3.1 外国处理婚姻登记瑕疵问题的相关规定18-22
  • 3.1.1 英美法系国家18-20
  • 3.1.2 大陆法系国家处理婚姻登记瑕赃的做法20-22
  • 3.2 国外处理婚姻登记瑕疵的制度对我国的启示22-24
  • 4 婚姻登记瑕疵的原因分析24-33
  • 4.1 婚姻登记主体方面的原因24-27
  • 4.1.1 婚姻当事人的原因24-25
  • 4.1.2 婚姻登记机关的原因25-27
  • 4.2 婚姻登记立法方面的原因27-33
  • 5 婚姻登记瑕疵问题的救济33-44
  • 5.1 解决婚姻登记瑕疵问题的总体思路33-34
  • 5.2 婚姻登记瑕疵问题救济的具体措施34-44
  • 5.2.1 加强对婚姻登记工作的管理34-36
  • 5.2.2 对婚姻登记法律法规层面的完善36-40
  • 5.2.3 结合不同情况下的婚姻登记瑕疵给予妥善处理方式40-44
  • 结论44-45
  • 参考文献45-46
  • 致谢46-47
  • 个人简历47

【参考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亚林;婚姻要件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4年

2 饶红琼;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法律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3 彭黎;对婚姻登记制度的反思[D];郑州大学;2006年

4 刘青竹;论婚姻成立的形式要件[D];郑州大学;2007年

5 王欣;婚姻程序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6 腾学良;从婚姻的契约性论我国协议离婚制度的完善[D];吉林大学;2008年

7 汪秀云;我国无效婚姻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完善[D];贵州大学;2008年

8 袁欣;行政登记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何扬冰;婚姻登记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10 姜航;论婚姻登记瑕疵问题[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265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5265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3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