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婚姻法论文 >

当前我国的家庭暴力及其对策之思考

发布时间:2017-07-08 21:12

  本文关键词:当前我国的家庭暴力及其对策之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家庭暴力 产生原因 立法现状 对策


【摘要】: 家庭暴力的普遍发生,日益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团结,已不再是家庭内部事务。而问题的严重性也广泛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家庭暴力已经成为了一个国际性问题。1999年11月3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11月25日定为“国际消除对妇女的暴力日”。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和地区针对家庭暴力制定了许多法律制度,各国学者也都对家庭暴力现象的产生及其防治对策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就。 我国由于社会历史文化的原因,对家庭暴力的关注比较晚。但随着社会的变迁,,随着人们权利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家庭暴力,日益成为影响社会安定团结和发展的一个障碍,家庭暴力现象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反家庭暴力的呼声越来越高。2001年4月28日发布的婚姻法修正案首次在法律中规定“禁止家庭暴力”。随后的一些司法解释、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也针对家庭暴力作出了一系列详细规定。但由于起步晚,我国现行的关于家庭暴力的法律法规仍然存在很大缺陷。本文在借鉴西方国家立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于家庭暴力的理解,指出制定一部统一的反对家庭暴力法对于遏制家庭暴力,维护人权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世界各国立法上和理论上对于什么是家庭暴力的理解和讨论,重点提出并阐述了作者自己的观点,并对家庭暴力的特征进行了概括。第二章指出了当前我国家庭暴力的现状特点。第三章探讨了家庭暴力的社会危害性。第四章介绍了西方理论上关于家庭暴力产生的原因,重点分析阐述了当前我国家庭暴力的原因。第五章首先介绍了世界上一些代表性的国家关于家庭暴力的法律制度,然后分析了当前我国在反家庭暴力方面的法律制度及其缺陷,最后重点提出了我国建立和完善反家庭暴力法律体系的思考。
【关键词】:家庭暴力 产生原因 立法现状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D923.9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7
  • 前言7-9
  • 第一章 家庭暴力的定义及特征9-18
  • 一、家庭暴力的定义9-15
  • (一) 世界各国立法上对家庭暴力的定义9-11
  • (二) 理论上中外学者关于家庭暴力定义的不同阐述11-12
  • (三) 本文对家庭暴力的定义12-15
  • 二、家庭暴力的特征15-18
  • (一) 对象的特定性15-16
  • (二) 行为的隐蔽性16
  • (三) 主观的故意性16
  • (四) 行为的普遍性16-17
  • (五) 发作的反复性17
  • (六) 手段残暴性17-18
  • 第二章 当前我国家庭暴力的现状特点18-21
  • 一、家庭暴力具有一定的普遍性18
  • 二、对家庭暴力的认识存在误区18-19
  • (一) 家庭暴力概念上的误区19
  • (二) 家庭暴力的危害性上误区19
  • 三、家庭暴力的数量成逐年上升的趋势19-20
  • 四、家庭暴力手段越来越残忍20
  • 五、法律救济少,解决手段往往非理性20-21
  • 第三章 家庭暴力的危害21-24
  • 一、家庭暴力侵犯了受害人的人身权利21
  • 二、家庭暴力对受害人是一种严重的精神摧残21-22
  • 三、家庭暴力是导致犯罪的原因之一22-23
  • 四、家庭暴力严重危害了社会秩序23-24
  • 第四章 家庭暴力的原因分析24-30
  • 一、家庭暴力产生原因的理论解释24-26
  • (一) 冲突论的解释24
  • (二) 功能主义的解释24-25
  • (三) 交换理论的解释25
  • (四) 互动理论的解释25-26
  • 二、我国家庭暴力产生的原因26-30
  • (一) 传统的封建文化是产生家庭暴力的思想根源26-27
  • (二) 社会因素的影响27
  • (三) 不良行为是产生家庭暴力原因之一27-28
  • (四) 社会的漠视是产生家庭暴力的社会根源28
  • (五) 法律的不完备是家庭暴力滋生蔓延的重要原因28-30
  • 第五章 关于反家庭暴力的立法现状及完善30-49
  • 一、境外的立法经验30-34
  • (一) 美国30-31
  • (二) 英国31-32
  • (三) 加拿大32
  • (四) 法国32-33
  • (五) 我国台湾地区33-34
  • 二、我国关于反家庭暴力的立法现状34-40
  • (一) 宪法、法律及法规关于反家庭暴力的现行规定34-37
  • (二) 我国现行法律在反家庭暴力方面的缺陷37-40
  • 三、完善反家庭暴力机制40-49
  • (一) 完善法律、法规,为反家庭暴力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40-43
  • (二) 开展法制宣传和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43-45
  • (三) 建立家庭暴力受害者救济机制,即注重法律救济,又注重社会救济45-47
  • (四) 积极鼓励民间反家庭暴力组织47-49
  • 结束语49-50
  • 参考文献50-53
  • 致谢53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珊;;论家庭暴力犯罪的刑事规制[J];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骆婉如;家庭暴力的救济体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2 张优优;家庭“冷暴力”的成因、预防及救助措施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363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5363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2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