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离婚精神损害赔偿若干问题的实证分析
本文关键词:关于离婚精神损害赔偿若干问题的实证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离婚损害赔偿 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适用范围 主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无过错方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配偶权 实证分析 婚姻关系破裂
【摘要】:通过相关案例,阐释了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基本理论,并对中国的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和主体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修订后的《婚姻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确立了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这无疑是中国婚姻家庭立法的一个重大进步。
【作者单位】: 广西民族大学政法学院;
【关键词】: 离婚损害赔偿 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适用范围 主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无过错方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配偶权 实证分析 婚姻关系破裂
【分类号】:D923.9
【正文快照】: 一、引言国内外关于离婚法律责任制度的历史和发展一般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等级社会中将破坏婚姻家庭关系的行为认定为侵犯夫权的行为,追究妻子通奸的刑事和民事责任;第二个阶段是对某些破坏婚姻家庭关系的行为认定为侵害名誉权,依照侵害名誉权的法律处理;第三个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晋玲;夫妻个人特有财产制若干问题探析[J];当代法学;2002年06期
2 杨立新;论侵害配偶权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J];法学;2002年07期
3 王旭霞;离婚救济制度之探讨[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4 熊云辉;;婚俗、法治及其路径——以海南黎族婚俗的调查为对象[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5 郭细英;新《婚姻法》中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6 丁婷;试论我国《婚姻法》规定的探望权[J];科技创业月刊;2004年12期
7 杨东霞;试论家庭暴力的有关法律问题[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8 杨晋玲;把个人的权利还位于个人——试论夫妻个人特有财产制[J];思想战线;2002年04期
9 杨东霞;试论夫妻财产范围及离婚分割的若干问题[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3年04期
10 董玉庭;一个简单的错误——关于事实婚姻的刑法意义新论[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5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玉萍;我国90年代婚姻家庭观念若干热点问题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2 冯刚;配偶权制度研究[D];延边大学;2005年
3 马晓梅;我国法定夫妻财产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张明;夫妻财产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5 陈钉;我国夫妻财产制完善之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6 郑峻苓;我国离婚损害赔偿相关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7 陈永哲;夫妻财产制研究[D];华侨大学;2007年
8 石春姬;论家庭暴力与防治对策[D];延边大学;2007年
9 吴冰;中国两岸四地之夫妻财产制度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10 宗志强;探望权的理论与实践探析[D];苏州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苇;离婚损害赔偿法律适用若干问题探讨[J];法商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法学版);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振瀛;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性质和法律适用[J];政治与法律;1987年06期
2 杨世欧;论确定精神损害赔偿幅度的必要性[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3期
3 ;来稿摘编[J];法学天地;1995年04期
4 陈苇;建立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研究[J];现代法学;1998年06期
5 张贤钰;离婚自由与过错责任的法律调控[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6 张晓夫;试论精神损害赔偿在审判实践中的运用[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7 马忆南;离婚中的过错赔偿[J];人民论坛;2000年11期
8 饶兰兰;离婚损害赔偿若干问题探讨[J];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09期
9 刘曼娜,赵英伟;离婚自由与离婚损害赔偿[J];人民司法;2001年04期
10 李艳梅;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修正草案)》的思考[J];当代法学;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刚殷;患者,终于被认定为消费者[N];工人日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宋安明;婚姻法有望这样修改[N];检察日报;2000年
3 李绍章;浅议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法律意义[N];中国教育报;2001年
4 李绍章;解读离婚损害赔偿制度[N];光明日报;2001年
5 杨立新;人格利益法律保护的一大进展[N];检察日报;2001年
6 本报法律组;非法利用遗体,亲属可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吗[N];检察日报;2001年
7 戴文震;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探析[N];检察日报;2001年
8 吴兢;中国法律将惩治“包二奶”[N];辽宁日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加强司法保护 维护人格尊严[N];人民法院报;2001年
1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 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N];人民法院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俊;离婚救济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道明;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2 贺光辉;完善我国离婚制度若干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钱叶卫;离婚损害赔偿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03年
4 李振艳;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D];外交学院;2003年
5 张艳;离婚损害赔偿之探讨[D];郑州大学;2003年
6 程昱晖;论我国离婚损害赔偿的范围和法律适用[D];郑州大学;2003年
7 叶新发;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8 蔡代鹏;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之探讨[D];苏州大学;2003年
9 黄婉如;离婚损害赔偿之探讨[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10 陈飞;我国家庭暴力的民事责任问题初探[D];广西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5386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538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