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婚姻法论文 >

我国反对家庭暴力社会支持系统的分析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6 19:30

  本文关键词:我国反对家庭暴力社会支持系统的分析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反家庭暴力 社会支持系统 构建


【摘要】: 发生在家庭范围内的针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在不同的种族、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人群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由于其普遍存在性,和后果的严重危害性,已经从私人领域演变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近几十年来,一些国家正在进行探讨谋求解决之道。国际组织、区域合作组织及一些国家相继出台了有关预防与制止家庭暴力的条约、规定、法律和意见,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一些西方国家结合各自的国情构筑了成熟的反家庭暴力社会支持系统,有效地预防与制止了家庭暴力的发生。 近年来,我国在反对家庭暴力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呈现出法律体系不断健全,执法和司法保障力度不断加强,社会支持网络日益增多的趋势。但是,由于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社会经济地位的不平等、法律制度的不完善,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等等,家庭暴力现象在我国的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中还存在着,严重影响了家庭的和谐与稳定,影响了儿童的健康成长,侵犯了妇女的合法权益。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不稳定必然影响了社会的稳定。目前,我国社会正处在发展调整阶段,稳定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秩序是实现现阶段目标的重要保证。因此,关注家庭暴力,特别是针对女性的家庭暴力,消除家庭中不稳定的隐患,是构筑和谐社会的需要,是保障人权维护妇女权益的需要,是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因此,结合实际,探寻、研究一条适合我国国情、本土化地反家庭暴力模式,显得十分必要和有价值。 青岛市在反对家庭暴力方面、在建设社会支持系统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采取了一些具体的办法,这些办法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是随着认识的深化和工作的深入,发现这一系统的建设还存在许多值得改进和探索的地方,在反对家庭暴力的社会支持方面还存在很多的缺失。本文通过分析国外一些国家的具体办法,发现一些值得借鉴的做法。通过对我国家庭暴力现状、特点和社会支持系统的分析,找出我国在这个领域的不足。借鉴一些先进的做法,结合我国国情,本人设想通过构筑反家庭暴力意识形态方面的支持,法律方面的支持,司法保护方面的支持,社会救济的支持、社会舆论支持和妇女的自我支持等六个方面的支持系统,建立和完善我国反家庭暴力的社会支持系统,以期达到法律更健全、公众认识更到位、执法更有力、社会救助助更健全的目标。这个系统和目标的实现,将对于有效遏制我国家庭暴力案件的发生,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关键词】:反家庭暴力 社会支持系统 构建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D669.1;D923.9
【目录】:
  • 中文摘要9-10
  • ABSTRACT10-12
  • 前言12-17
  • 一、选题的理由与研究意义12-13
  • 二、文献综述13-15
  • 三、论文写作思路和主要内容15-16
  • 四、主要研究方法16-17
  • 第一章 家庭暴力概述17-26
  • 第一节 家庭暴力的定义、特征17-20
  • 一、我国对家庭暴力的定义17
  • 二、国外对家庭暴力的定义17-18
  • 三、家庭暴力的特征18-20
  • 第二节 家庭暴力的诱因20-23
  • 一、历史根源20
  • 二、经济根源20-21
  • 三、社会根源21
  • 四、当事人自身根源21-22
  • 五、其他根源22-23
  • 第三节 家庭暴力的影响和危害23-26
  • 一、对妇女的影响和危害23-24
  • 二、对儿童的影响和危害24
  • 三、对社会的影响和危害24-26
  • 第二章 反对家庭暴力社会支持系统的现状26-35
  • 第一节 国际社会反家庭暴力社会支持系统的现状26-31
  • 一、联合国有关反家庭暴力的社会支持26-27
  • 二、加拿大反家庭暴力的社会支持27-28
  • 三、美国反家庭暴力的社会支持28-30
  • 四、澳大利亚反家庭暴力的社会支持30-31
  • 第二节 各国反家庭暴力社会支持系统对我国的启示31-35
  • 一、社会支持框架的启示31-32
  • 二、法律支持的启示32-33
  • 三、社会救助的启示33
  • 四、舆论宣传的启示33-35
  • 第三章 我国反家庭暴力社会支持系统35-46
  • 第一节 我国反家庭暴力社会支持系统的现状35-38
  • 一、我国家庭暴力的现状35-36
  • 二、我国反家庭暴力社会支持系统的现状36-38
  • 第二节 我国反家庭暴力社会支持系统存在的缺失38-40
  • 一、法律保障不足38-39
  • 二、司法保护不力39-40
  • 三、社会救济缺失40
  • 第三节 构筑我国反对家庭暴力的社会支持系统40-46
  • 一、提高意识,构筑意识形态方面的支持40-41
  • 二、制定《反家庭暴力法》,构架反家庭暴力法律支持体系41-42
  • 三、完善司法保护的支持42-43
  • 四、加强社会救济的支持43-44
  • 五、强化舆论支持系统44-45
  • 六、赋权受虐妇女,,提高妇女自我支持的能力和信心45-46
  • 结语46-47
  • 参考文献47-49
  • 致谢49-50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薇;略论家庭暴力的救济方式[J];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黄新春,李瑞青;家庭暴力及其治理对策[J];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5期

3 荣维毅;中国反家暴事业向纵深发展——反对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国际会议综述[J];妇女研究论丛;2003年01期

4 彭浩;对我国家庭暴力的成因和公力救济制度的思考[J];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5 赵晓红,崔宁;反家庭暴力对策的比较研究[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6 王巨;家庭暴力受害方之法律救济研究[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莫文秀;;我国反家庭暴力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本文编号:5502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5502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8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