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家庭暴力的产生及其解决途径
本文关键词:农村家庭暴力的产生及其解决途径
【摘要】:家庭暴力问题是一个全球普遍关注的重要社会问题。但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农村地区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使得农村家庭暴力问题具有一定的隐蔽性,缺乏相应的关注。家庭的和谐是国家安定的基础,农村家庭暴力问题的产生势必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本文试图从分析农村家庭暴力根源的角度出发,寻求解决之道,以期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尽绵薄之力。
【作者单位】: 贵州财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农村家庭暴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分类号】:C912.82;D923.9
【正文快照】: 一、农村家庭暴力问题产生的根源及现状(一)我国农村家庭暴力问题产生的根源1.历史思想原因从历史文化的根源考察,农村家庭暴力的存续是男权文化和封建夫权思想残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体现。“男尊女卑”、“夫为妻纲”的夫权统治思想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都是深入人心的。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臧术美,潘丽娜;农民家庭暴力与法律的关系探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李兆晖,程怡民,王献蜜;农村地区家庭暴力调查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宣海林,郑鸣;以法律解决中国农民问题的必要性[J];北方论丛;2004年06期
2 李建新;;契合·冲突·和谐——西方宗教神性与法律理性辨证互动历史轨迹[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3 程关松;;论法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杨昌宇;俄罗斯社会转型与法治之路[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5年05期
5 林蕾;法治:以人为本——法治的人文关怀之解析[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李琦;;转型中国的修宪困境与政治正当性[J];法商研究;2006年04期
7 黎桦,刘超;试论环境法上的“人”[J];法学评论;2005年04期
8 唐学亮;;试论中国侦查制度的特异及侦查学的改造[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9 张文举;试论基督教对于现代化的促发作用[J];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10 衣家奇;基督教与刑法——对近现代刑法宗教渊源的解读[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兴权;保险缔约信息义务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2 毛玲;论英国民事诉讼的演进与发展[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许身健;刑事程序现代性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郭光东;陪审团的历史与价值[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5 郭云忠;刑事诉讼谦抑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6 杜闻;民事再审程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陈迎新;刑事诉讼理性的思考[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8 唐青阳;规则的解释与解释的规则[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9 李峰;乡村教会的组织结构及其运行机制[D];上海大学;2004年
10 冯军;刑事判决的合法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春光;WTO协议有关司法审查规定的初探[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孙建军;高层建筑不明抛掷物损害案件处理的理念与历史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杨永华;自由裁量与司法公正[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4 程鹏;刑事责任能力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5 殷峰;论市民社会与法治[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6 霍海红;证明责任:一个“功能”的视角——以民事诉讼为背景[D];吉林大学;2004年
7 郭绍敏;宪法程序的意义——兼论罗尔斯“程序正义理论”[D];武汉大学;2004年
8 李德龙;宪法教育简论[D];武汉大学;2004年
9 陈伟;论梁漱溟的乡村秩序观[D];湘潭大学;2004年
10 向达;从文化的角度看清末礼法之争[D];湘潭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秀华;妇女婚姻家庭条文与法律实践差距之实证调查与分析[J];河北法学;2000年06期
2 卢平,蔡友才;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改革思路[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年03期
,本文编号:5970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597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