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婚姻法论文 >

论结婚登记瑕疵的婚姻效力认定

发布时间:2017-08-08 10:26

  本文关键词:论结婚登记瑕疵的婚姻效力认定


  更多相关文章: 结婚登记瑕疵 婚姻效力 实体瑕疵 程序瑕疵


【摘要】:结婚登记是缔结婚姻关系的法定形式,婚姻当事人的婚姻关系只有通过办理结婚登记才能为国家所认可,得到法律的保护。在结婚登记的整个过程中,婚姻登记机关以及婚姻当事人必须严格依法办理,这样才能保证婚姻当事人的婚姻是合法有效的。但是,司法实践中违反结婚登记实质要件或形式要件的行为频繁显现,使结婚登记存在瑕疵。该类瑕疵是否影响婚姻的有效成立,其法律效力如何是司法实践中长期存在的争议。本文拟通过对结婚登记瑕疵相关问题的分析,特别是对结婚登记瑕疵婚姻效力的分析,达到完善我国结婚登记瑕疵处理制度的目的。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问题的提出。通过对两个典型案例的介绍和分析,指出现实生活中存在诸多结婚登记瑕疵的现象,从而引出结婚登记瑕疵问题。 第二部分:结婚登记瑕疵的基本内涵。通过对结婚登记瑕疵的概念、结婚登记瑕疵的特征以及结婚登记瑕疵的分类进行阐述,明确结婚登记瑕疵是在结婚登记过程中违反了结婚登记的实质要件或形式要件的情形,其具有违法性以及既定性特征,并且可分为实体瑕疵和程序瑕疵,从而对结婚登记瑕疵这一概念有个总体性的认识。 第三部分:结婚登记瑕疵婚姻效力分析。该部分主要从实体瑕疵以及程序瑕疵的角度来阐述结婚登记瑕疵的婚姻效力。从无效婚姻制度以及可撤销婚姻制度入手,对实体瑕疵的婚姻效力进行论述。通过分析程序瑕疵的婚姻效力,提出了处理程序瑕疵的总体思路,并对结婚登记程序瑕疵效力进行类型化分析。 第四部分:我国结婚登记瑕疵处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立法建议。该部分首先阐述了我国现行有关结婚登记瑕疵处理制度的规定,指出我国结婚登记瑕疵处理制度中存在的缺陷,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结婚登记瑕疵处理制度的立法建议。
【关键词】:结婚登记瑕疵 婚姻效力 实体瑕疵 程序瑕疵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3.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一、问题的提出10-13
  • 二、结婚登记瑕疵的基本内涵13-15
  • (一) 结婚登记瑕疵的概念13
  • (二) 结婚登记瑕疵的特征13-14
  • (三) 结婚登记瑕疵的分类14-15
  • 三、结婚登记瑕疵婚姻效力分析15-23
  • (一) 实体瑕疵的婚姻效力分析15-17
  • 1、无效婚姻15-16
  • 2、可撤销婚姻16-17
  • (二) 程序瑕疵的婚姻效力分析17-23
  • 1、处理结婚登记程序瑕疵的总体思路17-18
  • 2、对结婚登记程序瑕疵效力的类型化分析18-23
  • 四、我国结婚登记瑕疵处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立法建议23-27
  • (一) 我国结婚登记瑕疵处理制度存在的问题23-24
  • 1、无效婚姻的法律后果未考虑对善意配偶的保护23
  • 2、可撤销婚姻的法定事由过于狭窄23
  • 3、运用行政手段处理结婚登记程序瑕疵存在弊端23-24
  • (二) 我国结婚登记瑕疵处理制度的立法完善建议24-27
  • 1、完善无效婚姻制度,对善意配偶予以保护24-25
  • 2、完善可撤销婚姻制度,将欺诈列为可撤销婚姻的法定事由25
  • 3、完善结婚登记程序瑕疵处理制度,建立婚姻成立与不成立之诉25-27
  • 结语27-28
  • 参考文献28-31
  • 致谢31-32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32-3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淑惠;进一步完善我国婚姻法之我见[J];安徽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2 李晓敏;;论婚姻登记瑕疵——以郑松菊诉浙江乐清民政局一案为例[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3 金永南;;冒名结婚之法律救济[J];法律适用;2010年Z1期

4 王礼仁;;解决婚姻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打架”之路径[J];法律适用;2011年02期

5 张迎秀;;结婚登记制度之重构[J];法学杂志;2010年03期

6 李亚;王晨;;从结婚登记程序瑕疵看婚姻法与行政法的竞合[J];法学与实践;2006年04期

7 高家骏;;我国婚姻登记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7年07期

8 陈帆;;由一个案例引发的思考——论婚姻登记程序的几个瑕疵[J];法制与社会;2008年16期

9 刘英明;;我国婚姻程序制度的缺陷及其对策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8年24期

10 谢慧慧;;论婚姻登记的效力[J];法制与社会;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庭副庭长法学博士 孔祥俊;[N];法制日报;2003年

2 湖北省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 王礼仁 罗红军 黄金波;[N];人民法院报;2010年



本文编号:6395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6395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5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