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我国最后贷款人法律制度创新研究
本文关键词:后危机时代我国银行接管法律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湖南大学》 2011年
后危机时代我国最后贷款人法律制度创新研究
朱锦平
【摘要】:最后贷款人法律制度是一国政府当局防范金融风险、化解金融危机、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手段,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金融危机的发生愈加频繁、破坏愈加严重的当下,建立完善的最后贷款人法律制度显得很有必要。我国金融法律制度是与金融体制改革同步发展的,起步较晚,最后贷款人法律制度也存在着很多缺陷和不足,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客观上需要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加以改进。 最后贷款人法律制度以其一般主体即央行拥有的强大货币发行力为后盾,能够有效维持公众对银行的信心,降低银行挤兑风潮的形成,同时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向流动性不足的银行注资,使其走出困境,从而化解金融危机。美联储在次贷危机中的救助措施既体现了对传统最后贷款人法律制度安排的继承,也带来了些发展和颠覆,比如最后贷款人的救助主体依然是央行,受援者必须提供良好抵押品并接受惩罚性利率,救助对象由传统的银行业扩展到证券、保险等非银行金融机构,除直接注资、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等传统方式外,政府发表积极言论、国际联合救助则成为新的焦点。同时,危机带来的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将终结“太大而不倒”(Too big to fail)时代,宏观审慎监管将给国际金融业带来新的发展。 由于理论和实践的缺乏,我国最后贷款人法律制度还存在着救助规则过于模糊、央行最后贷款人地位不明确、未区分救助对象的危机性质、贷款条件过于宽松、救助方式单一等缺陷,在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应根据新的形势并结合具体国情加以完善。同时要健全相关的配套制度,建立“一行三会”间的信息共享机制,以保证央行在获得及时、准确信息的基础上做出正确决策,各国金融监管当局也应积极加强交流合作,并关注国际最后贷款人制度的构建。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2.28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课题组;构建地方金融稳定的协调机制[J];银行家;2004年11期
2 郑振龙,江孔亮;我国建立最后贷款人制度初探[J];城市金融论坛;2000年07期
3 郭慧文;美、德商业银行制度比较与启示[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4 陈云良;谨慎干预——经济法的现代新理念[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5 徐孟洲,郑人玮;论我国银行危机救助法律制度的改革与完善[J];法学杂志;2004年02期
6 王硕平,陈志刚;我国最后贷款人制度改革问题探讨[J];南方金融;2004年10期
7 苗永旺;王亮亮;;金融系统性风险与宏观审慎监管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0年08期
8 黎四奇;宋孝悌;;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法律制度的演变及对我国的借鉴[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9 周行健;;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对策[J];海南金融;2010年11期
10 常健;;金融危机状态下中国人民银行的核心角色——以最后贷款人制度为中心的展开[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世宏;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谭槊;最后贷款人制度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2 薛江华;完善我国央行最后贷款人制度的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3 韩健;论我国危机银行救助中的最后贷款人制度[D];西北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素梅;;网上银行业务的风险、挑战与我国银行业监管法律体系的回应[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2 程乃胜;;何谓法理学——读庞德的《法理学》(第一卷)[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3 杨海坤;曾祥华;;行政过程的社会正当性——利益平衡[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4 曹险峰;;罗马法中的人格与人格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5 常健;;论中央银行的核心角色: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分析——兼谈中国人民银行的法律定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6 植开屏;;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检验[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张友连;;论占有制度的法律价值——兼论《物权法》中占有制度的完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刘少军;叶雨晴;;关于相对不起诉中引进特别程序的法律思考——以被不起诉人的权利救济为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胡卿,李正义;浅议做市商制移植[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吕明;;现代律师制度功能新探[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兆波;;包容特征的法治基础与法治保障[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吕家毅;;论检察制度的宪政功能[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袁雪;;无需法律的秩序——当代社会中非国家法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探究[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马运全;;金融创新与制度环境:模型框架与实证分析[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刘茂林;;村民自治权之规范求证及解题[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6 田维民;;耻感文化与个人隐私权的保护——从“深圳妓女示众事件”说起[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贾引狮;宋志国;;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经济学研究[A];第二届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与政策设计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贾引狮;;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经济学研究[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陈泉生;何晓榕;;生态人与法的价值变迁[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何晓榕;;生态法上的人[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于芳;后危机时代我国银行接管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玉堂;边沁功利主义分析法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谢银玲;上市公司对外资敌意并购之反收购对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周清华;国际商事仲裁自裁管辖原则消极效力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何勇生;保险监管的国际比较与我国保险监管的法律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8 李冠群;论国际私法系统视野下的最密切联系原则[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9 刘贵鹏;新中国60年货币思想史领域五个理论的历史演进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韦邦荣;货币政策规则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D];辽宁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海宁;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周生明;论我国商业银行接管制度的完善[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李颖;公司控制权配置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杨鹏章;非强制性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乔淑惠;隐私权宪法保护问题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7 高中营;垄断协议豁免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李勋;中国法治变革下的价值观冲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葛令磊;法律与发展运动述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孔燕萍;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监管法律制度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媛;银行资本结构决定的特殊性与资本充足率监管[J];财经科学;2002年05期
2 金国雄;最后贷款人制度及中央银行救助原则的选择[J];财经科学;2002年S2期
3 于春敏;;消费者保护乃金融监管首要基础价值——美国金融消费者保护困局之反思[J];财经科学;2010年06期
4 刘华;海南发展银行倒闭警示今犹在[J];银行家;2004年02期
5 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课题组;构建地方金融稳定的协调机制[J];银行家;2004年11期
6 郑振龙,江孔亮;我国建立最后贷款人制度初探[J];城市金融论坛;2000年07期
7 王颖捷;陷入困境银行的退出壁垒和我国相关问题研究[J];金融论坛;2003年02期
8 肖永杰;霍东平;;商业银行集团客户信贷风险管理研究[J];金融论坛;2006年12期
9 潘硕健,周清杰,陈工孟;最后贷款人政策与银行危机管理[J];当代财经;2002年08期
10 陈云良,蒋安;国企产权再论[J];当代法学;2000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不应做国际最后贷款人[J];领导文萃;2009年04期
2 巫文勇;;问题金融机构市场退出中的国家救助法律制度研究[J];浙江金融;2011年02期
3 丁同民;;完善我国最后贷款人法律制度的思考——金融危机中美联储“最后贷款人”职能行使的借鉴[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年09期
4 邬莎;;外资银行市场退出问题研究[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年05期
5 杨力;;从金融安全网论政府对商业银行的微观监管[J];国际观察;2006年04期
6 李有星,陈月影;我国银行危机处理措施的法律思考[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7 覃晓丹;存款保险法律制度利弊之研究[J];广西农村金融研究;2004年01期
8 乔治·沃克;刘轶;;次级贷款、银行间同业市场和财务救助——次级贷款风波对英国金融市场的影响及启示[J];时代法学;2008年03期
9 陈弘;;当前金融危机与当代资本主义停滞趋势[J];国外理论动态;2009年07期
10 ;《中国人民银行法(草案)》名词解释[J];新法规月刊;199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达;;存款保险制度及其有效性研究——基于A—G模型的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邢会强;;中国证券公司危机处理法律制度的完善[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李宏瑾;;金融监管的体制安排问题研究[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朱小梅;邢奕;;拉美国家美元化对美国经济的影响[A];美国新经济周期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课题组;王敏;;“一行三会”体制下的金融宏观调控与监管协调的综合效能研究[A];2005年山东省金融学会重点研究课题成果[C];2005年
6 黄璟;;银行经济资本分析[A];中国金融论坛(2005)[C];2005年
7 贾引狮;张文勇;;西部大开发中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制度创新——一种法律经济学观点[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8 霍成义;莫琳;许加宏;;2006年1季度山东省银行家问卷调查分析报告[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金融支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李锦;;当前信贷热潮的分析与建议[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10 钟宁桦;陈斌开;;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绩效的政治经济学解释[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超愚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经济学教授,曾任美国财政部助理部长 布拉德福德·德隆;[N];中国经营报;2008年
3 邹皓玮;[N];金融时报;2006年
4 黄良谋 黄革 向志容;[N];金融时报;2007年
5 特约评论员 孙立坚;[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6 陈嘉 杨岚 孙天琦 编译;[N];金融时报;2007年
7 傅勇;[N];上海证券报;2007年
8 李利明;[N];经济观察报;2004年
9 曹军新;[N];金融时报;2006年
10 吴磊;[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危勇;基于道德风险视角的最后贷款人救助政策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2 李世宏;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3 郭建伟;最后贷款人[D];复旦大学;2006年
4 张庆;论德国银行监管体制与结构模式[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5 曹元芳;经济转型期中国金融道德风险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6 李昌宝;中国近代中央银行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7 张启阳;论金融稳定与中央银行职能[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8 何林峰;中央银行在金融稳定中的作用[D];四川大学;2007年
9 韩萨茹;存款保险制度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10 张书芬;中央银行不良再贷款实证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锦平;后危机时代我国最后贷款人法律制度创新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2 严琴;最后贷款人安排与金融危机[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3 杨晓君;最后贷款人法律制度探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4 周承坤;我国最后贷款人法律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5 王小香;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操作问题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0年
6 李海平;银行危机与金融安全网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7 李爱香;不完全信息的最后贷款人模型[D];长沙理工大学;2005年
8 李然;中国金融安全网构建要素的协调性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9 刘姝;我国银行监管政策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10 时致衡;试论我国金融安全网的构筑及功能发挥[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关键词:后危机时代我国银行接管法律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70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rfa/247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