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金融法论文 >

我国企业年金信托之受托人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06 12:23

  本文关键词:我国企业年金信托法律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南大学》 2006年

我国企业年金信托之受托人制度研究

刘新华  

【摘要】: 企业年金,又称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信托是把企业年金计划纳入信托关系,,并根据信托原理加以规范和管理的一种特殊信托。它具有养老保障、不可撤销等特征,属于私益信托,兼有民事信托和商事信托的性质。它主要包括了六个主体和两层法律关系,前者为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账户管理人、投资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后者分别为信托法律关系和委托代理关系。企业年金信托的特殊性决定了受托人的地位较一般受托人更为重要。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尤其是英国、美国和日本,在企业年金受托人的法律制度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和宝贵的经验。在积极借鉴这些国家的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企业年金受托人在权利、义务和责任方面的特殊性,以及如何推进企业年金信托受托人的法律制度建设。另外,企业年金理事会作为企业年金信托的受托人,由于其不适格的法律主体地位而存在诸多缺陷,建议回归到多数自然人担任共同受托人的模式。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D922.28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导论7-12
  • 1.1 问题的缘起7-9
  • 1.2 研究意义9
  • 1.2.1 理论意义9
  • 1.2.2 社会实践意义9
  • 1.3 我国企业年金受托人法律制度研究综述9-11
  • 1.4 研究方法、内容和思路11-12
  • 第二章 企业年金信托的法律构造12-26
  • 2.1 企业年金信托的概念界定12-18
  • 2.1.1 企业年金12
  • 2.1.2 信托12-13
  • 2.1.3 企业年金信托13-18
  • 2.2 企业年金信托法律关系18-24
  • 2.2.1 信托法律关系18-22
  • 2.2.2 委托代理法律关系22-24
  • 2.3 受托人——企业年金信托的核心所在24-26
  • 第三章 国外企业年金信托之受托人制度26-34
  • 3.1 英国职业养老金信托26-29
  • 3.1.1 概况26-27
  • 3.1.2 受托人法律制度经验总结27-29
  • 3.2 美国私人养老金信托29-32
  • 3.2.1 概况29-30
  • 3.2.2 受托人法律制度经验总结30-32
  • 3.3 日本的企业年金信托32-34
  • 3.3.1 概况32-33
  • 3.3.2 受托人法律制度经验总结33-34
  • 第四章 我国企业年金信托的受托人制度及其完善34-50
  • 4.1 企业年金受托人的法律适用34-35
  • 4.1.1 企业年金信托的特殊性34-35
  • 4.1.2 我国调整企业年金受托人的法律体系35
  • 4.2 企业年金受托人的权利、义务及责任35-44
  • 4.2.1 企业年金受托人之权利35-36
  • 4.2.2 企业年金受托人之义务36-42
  • 4.2.3 企业年金受托人之责任42-44
  • 4.3 企业年金理事会担任受托人的缺陷及完善44-50
  • 4.3.1 企业年金理事会的法律地位44-45
  • 4.3.2 企业年金理事会的缺陷45-46
  • 4.3.3 企业年金理事会之未来走向46-50
  • 结束语50-52
  • 参考文献52-54
  • 致谢54-55
  • 本人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55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颖;企业年金信托法律规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2 刘新华;我国企业年金信托之受托人制度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3 张丽华;企业年金信托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何文娟;我国企业年金信托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企业年金信托法律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82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rfa/2482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3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