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目的信托法律规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2 10:19
2005年我国开始的资产证券化实践在立法层面选择了特定目的信托作为资产证券化特殊目的载体的唯一形式。很多国内学者结合信托理论、资产证券化理论对我国刚起步的资产证券化实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我国资产证券化理论及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证券化法律制度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制度设计,大体会涉及到信托法、合同法、破产法、证券法、税法、会计法等诸多法律制度,制度相互间的衔接与配套至关重要。实现不同法律制度在证券化过程中的衔接与协调的重要途径就是围绕证券化的特殊目的载体进行制度的建构,对于证券化这一金融创新形式的监管也应当以特定目的信托这一证券化平台为核心展开。具体到我国资产证券化所选择的特定目的信托,要实现在这一平台上的制度融合并非易事,一方面是因为证券化法律制度本身所具有的复杂特征,另一方面是我国作为大陆法国家对源自英美法系的信托制度移植过程中所存在的无法克服的障碍。在此背景下对以特定目的信托为核心的资产证券化法律监管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本文基于这一原因,通过相关问题的研究来探索特定目的信托法律规制的完善。 第一章是对特定目的信托的概述,重点研究了特定目的信托的界定、法律主体地位与风险隔离功能。在美国,特殊目的信托是商事信托的一种,既可以采取普通商事信托的形式,也可以采用成文法商业信托的形式。而成文法商业信托则明显具备商事组织有偿性、组织性以及财产独立性的特点,是作为与公司、合伙等形式并列的商事主体,具有确定的法律主体地位。作为资产证券化的核心,特殊目的信托具有隔离信用风险、经营风险、破产风险等多种风险的作用。在资产证券化领域中,实现破产隔离主要依赖于“真实销售”(true sale)的破产防护手段和特殊目的载体的构造手段。设立特定目的信托,还要对特定目的信托的经营范围与经营能力做出限制,以隔离经营活动造成的经营风险。风险保留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范道德风险风险所带来的信用风险。 第二章主要集中于特定目的信托的设立规制。该章首先探讨了一般信托的设立方式、设立条件与生效条件,进而研究了成文法商业信托设立的法律规制。成文法商业信托的设立条件主要包括信托证书、受益人的出资与成文法商业信托的名称三个主要条件。由于成文法商业信托具备法律主体地位,法律对其存续期则无禁止性的法律规定;受托人、受益人享有有限责任;受益人对成文法商业信托财产拥有不可分割的受益权益;财产由或将由一个或多个受托人为了受益权人利益,持有、经营、管理、控制、投资、再投资及/或运行。我国的特定目的信托设立应当具备信托当事人、信托文件与信托财产三个必备条件。作为普通信托从民事领域向商事领域延伸的成文法商业信托以及特定目的信托的设立则要比普通信托的设立条件要更加具体与全面,在设立过程中增加登记程序、或赋予特定目的信托一定的法律主体地位是矫正理论上的错误认识与实践中错误做法的有效方法。 第三章主要研究了特定目的信托证券发行的相关问题。美国特定目的信托发行的证券主要包括转递证券、转付证券与债券,并且证券的发行与交易是受证券法与证券交易法等法律规范。美国的特定目的信托形式各异,包括设立人信托、不动产抵押投资管道、发行信托、所有者信托与总投资信托公司等多种形式,因为税法规制的原因,各种信托所具体发行的证券类型也有差异。美国证券发行实行的注册制,多项登记豁免制度以及多层次的证券场外交易市场为证券市场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极大地推动了美国的金融自由化进程,但同时,其中所存在的监管漏洞与缺陷也成了导致金融危机的原因。与美国相比,我国的资产证券化特殊目的载体只采用了特定目的信托的形式,而且只有资产支持证券这一类型,资产支持证券同时具有权益证券与债权证券特征,是与权益证券与债权证券并列的新型证券,代表特定目的信托的信托受益权份额。我国资产支持证券发行中所出现问题的原因大体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第一,我国在移植英美法系信托制度过程中就存在不能消化的问题,如信托财产所有权问题,这导致了受益人受益权得不到合理的法理解释;第二,作为一种商业信托形式的特定目的信托既没有实现与传统信托的合理对接,又没有实现特定目的信托作为商业信托对传统信托的突破。 第四章研究了特定目的信托的信息披露法律规制。美国的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监管制度框架由《1933年证券法》、《1934年证券交易法》与《AB条例》构成。理智的投资者是经济人这一命题是美国信息披露制度的理论假设。只要拥有足够的信息,投资者就能作出明智的投资决定,因此全面披露也就成为美国证券法的披露哲学与制度核心,在资产证券化的实践中,对信息披露的法律监管十分全面与详细。我国资产证券化的信息披露制度以资产支持证券与资产池的披露为核心,同时信息披露制度中也存在着不足,信息披露制度框架没有体现资产证券化的特征,没有建立真实信息传导保障机制,没有建立与之相应的法律责任制度。 第五章研究了特定目的信托税收法律规制。税收是影响交易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总的来说,在证券化交易中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税收问题。第一个是信贷资产从发起人向SPV转移时是否被视为税法目的上的销售;第二个是SPV自身受制于税收的程度(所谓的“主本层面”税收);第三个是对资产支持证券的投资者的税收待遇。从美国的经验来看,通过减少税负的方式来降低证券化成本的做法大体有两种:一种是证券化业者在税法的规范体系下创设避税的SPV来降低证券化的成本,如设立人信托在此证券化中的应用;第二种是立法机关出于推动证券化发展的目的,从立法角度创设免税的SPV来降低证券化的成本,如REMIC与FASIT。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创新形式,其结构性安排与运行机理在很大程度上是税负最小化的结果。《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是直接规范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税收问题规范文件。该文件就证券化过程中的印花税、营业税与所得税三个税种进行了规范。我国信托型的资产证券化税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税收中性的思想,但是其作用仅局限于证券化部分领域之中,并且证券化税制所体现出的税收中性在我国整个的税收体系中也不具有普遍意义。 第六章主要集中于我国特定目的信托法律规制的完善。我国特定目的信托法制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信托法》本身存在的不周延所导致的特定目的信托规制的不足,如信托财产所有权归属不明确与信托公示制度缺失;二是特定目的信托法制本身存在的冲突与不协调。完善特定目的信托法律规制,应当从三个方面入手:根据证券化金融混业经营特征,实现从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的转变、从合规性监管到风险为本的监管转变;根据证券化结构金融的特征,确立系统监管的理念;根据证券化交易结构与原有法律制度契合的需要,确立特定目的信托作为法律主体的监管方式;根据证券化建立在资产信用基础上这一特征,建立以资产信用为核心的监管方式。
【学位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D922.282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目的、理论意义及实践价值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创新
第一章 特定目的信托概述
第一节 特定目的信托的界定
一、 商事信托的产生
二、 商事信托的界定与种类
三、 特定目的信托的商事信托属性
四、 特定目的信托的内涵
第二节 特定目的信托的法律主体地位
一、 美国特定目的信托的法律主体地位
二、 中国商事信托的法律主体地位
三、 特定目的信托法律主体地位与法律规制
第三节 特定目的信托在证券化中的风险隔离功能
一、 特定目的信托的破产风险隔离功能
二、 特定目的信托的经营风险隔离功能
三、 特定目的信托的信用风险的隔离功能
四、 对特殊目的信托风险隔离功能的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特定目的信托设立的法律规制
第一节 传统信托的设立规制
一、 信托的设立形式
二、 信托的设立条件
三、 信托的生效要件
第二节 成文法商业信托设立的法律规制
一、 作为商业组织的成文法商业信托的发展
二、 普通法商业信托与成文法商业信托
三、 成文法商业信托的设立条件
四、 成文法商业信托的法律主体地位
第三节 特定目的信托设立的法律规制
一、 特定目的信托的法律规制类型
二、 特定目的信托的设立条件
三、 研究特定目的信托设立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特定目的信托证券发行的法律规制
第一节 特定目的信托发行的证券
一、 证券的含义
二、 美国特定目的信托发行的证券种类
三、 我国特定目的信托发行的证券
四、 台湾地区特定目的信托发行的证券
第二节 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主体
一、 美国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主体
二、 我国资产支持证券发行主体
三、 证券发行人法律责任
第三节 资产支持证券发行监管制度
一、 美国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监管制度
二、 美国资产支持证券监管制度的缺陷
三、 金融危机后资产证券化的监管改革
四、 我国的资产支持证券发行监管制度
第四节 我国资产支持证券发行法律制度的完善
一、 我国资产支持证券发行中存在的问题
二、 我国资产支持证券发行法律制度的完善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特定目的信托信息披露的法律规制
第一节 信息披露概述
一、 信息披露的种类
二、 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
三、 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的法律监管框架
第二节 美国 AB 条例规范下的信息披露制度
一、 证券化主体的信息披露
二、 证券化静态资产池信息披露
三、 资产池资产
四、 资产池资产重要债务人
五、 交易结构
六、 其他披露事项
第三节 我国的特定目的信托信息披露制度
一、 信息披露的一般规定
二、 信息披露的主体
三、 资产支持证券与资产池的信息披露
第四节 信息披露制度的理论反思
一、 美国信息披露制度的理论基础
二、 美国的信息披露制度的不足
三、 我国特定目的信托信息披露制度的不足
第五节 资产支持证券信息披露制度改革
一、 资产证券化:金融领域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二、 危机前的资产支持证券信息披露监管法律制度改革
三、 危机后的资产支持证券信息披露监管法律制度改革
四、 我国信息披露监管法律制度改革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特定目的信托税收法律规制
第一节 证券化交易中的主要税收
一、 与发起人相关的税收
二、 与 SPV 相关的税收
三、 与投资者有关的税收
第二节 美国联邦税收规制下的特殊目的信托创新
一、 不动产抵押贷款投资管道(REMIC )
二、 金融资产证券化投资信托(FASIT)
三、 设立人信托
四、 影响特定目的信托税法待遇的两个因素
五、 美国税制与特定目的信托的创新
第三节 我国特定目的信托的税收法律规制
一、 特定目的信托架构下的印花税政策
二、 特定目的信托架构下的营业税政策
三、 特定目的信托架构下的所得税政策
第四节 我国特定目的信托税制税收中性的就评价
一、 税法视野中的信托
二、 税收中性原则下的特定目的信托税制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特定目的信托法律规制的完善
第一节 特殊目的信托在我国资产证券化的确立
一、 信托设立、存续、终止简易便捷,利于降低交易成本
二、 信托有利于实现破产隔离的目标
三、 采用特定目的信托时的法律环境
第二节 我国特定目的信托法律规制存在的问题
一、 信托法制不完备引发的特定目的信托法律规制缺陷
二、 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特定目的信托法律规制存在的缺陷
第三节 特定目的信托法律规制的完善
一、 金融创新与金融混业经营背景下的金融监管
二、 结构金融背景下的系统监管
三、 以特定目的信托作为法律主体的监管
四、 强化资产信用为中心的监管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51471
【学位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D922.282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目的、理论意义及实践价值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创新
第一章 特定目的信托概述
第一节 特定目的信托的界定
一、 商事信托的产生
二、 商事信托的界定与种类
三、 特定目的信托的商事信托属性
四、 特定目的信托的内涵
第二节 特定目的信托的法律主体地位
一、 美国特定目的信托的法律主体地位
二、 中国商事信托的法律主体地位
三、 特定目的信托法律主体地位与法律规制
第三节 特定目的信托在证券化中的风险隔离功能
一、 特定目的信托的破产风险隔离功能
二、 特定目的信托的经营风险隔离功能
三、 特定目的信托的信用风险的隔离功能
四、 对特殊目的信托风险隔离功能的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特定目的信托设立的法律规制
第一节 传统信托的设立规制
一、 信托的设立形式
二、 信托的设立条件
三、 信托的生效要件
第二节 成文法商业信托设立的法律规制
一、 作为商业组织的成文法商业信托的发展
二、 普通法商业信托与成文法商业信托
三、 成文法商业信托的设立条件
四、 成文法商业信托的法律主体地位
第三节 特定目的信托设立的法律规制
一、 特定目的信托的法律规制类型
二、 特定目的信托的设立条件
三、 研究特定目的信托设立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特定目的信托证券发行的法律规制
第一节 特定目的信托发行的证券
一、 证券的含义
二、 美国特定目的信托发行的证券种类
三、 我国特定目的信托发行的证券
四、 台湾地区特定目的信托发行的证券
第二节 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主体
一、 美国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主体
二、 我国资产支持证券发行主体
三、 证券发行人法律责任
第三节 资产支持证券发行监管制度
一、 美国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监管制度
二、 美国资产支持证券监管制度的缺陷
三、 金融危机后资产证券化的监管改革
四、 我国的资产支持证券发行监管制度
第四节 我国资产支持证券发行法律制度的完善
一、 我国资产支持证券发行中存在的问题
二、 我国资产支持证券发行法律制度的完善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特定目的信托信息披露的法律规制
第一节 信息披露概述
一、 信息披露的种类
二、 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
三、 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的法律监管框架
第二节 美国 AB 条例规范下的信息披露制度
一、 证券化主体的信息披露
二、 证券化静态资产池信息披露
三、 资产池资产
四、 资产池资产重要债务人
五、 交易结构
六、 其他披露事项
第三节 我国的特定目的信托信息披露制度
一、 信息披露的一般规定
二、 信息披露的主体
三、 资产支持证券与资产池的信息披露
第四节 信息披露制度的理论反思
一、 美国信息披露制度的理论基础
二、 美国的信息披露制度的不足
三、 我国特定目的信托信息披露制度的不足
第五节 资产支持证券信息披露制度改革
一、 资产证券化:金融领域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二、 危机前的资产支持证券信息披露监管法律制度改革
三、 危机后的资产支持证券信息披露监管法律制度改革
四、 我国信息披露监管法律制度改革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特定目的信托税收法律规制
第一节 证券化交易中的主要税收
一、 与发起人相关的税收
二、 与 SPV 相关的税收
三、 与投资者有关的税收
第二节 美国联邦税收规制下的特殊目的信托创新
一、 不动产抵押贷款投资管道(REMIC )
二、 金融资产证券化投资信托(FASIT)
三、 设立人信托
四、 影响特定目的信托税法待遇的两个因素
五、 美国税制与特定目的信托的创新
第三节 我国特定目的信托的税收法律规制
一、 特定目的信托架构下的印花税政策
二、 特定目的信托架构下的营业税政策
三、 特定目的信托架构下的所得税政策
第四节 我国特定目的信托税制税收中性的就评价
一、 税法视野中的信托
二、 税收中性原则下的特定目的信托税制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特定目的信托法律规制的完善
第一节 特殊目的信托在我国资产证券化的确立
一、 信托设立、存续、终止简易便捷,利于降低交易成本
二、 信托有利于实现破产隔离的目标
三、 采用特定目的信托时的法律环境
第二节 我国特定目的信托法律规制存在的问题
一、 信托法制不完备引发的特定目的信托法律规制缺陷
二、 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特定目的信托法律规制存在的缺陷
第三节 特定目的信托法律规制的完善
一、 金融创新与金融混业经营背景下的金融监管
二、 结构金融背景下的系统监管
三、 以特定目的信托作为法律主体的监管
四、 强化资产信用为中心的监管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楼建波;刘燕;;论信托型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法律逻辑[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尹音频;阮兵;;公平与效率:资产证券化的税收政策取向[J];财经科学;2007年06期
3 庄传礼;;美国场外交易市场评介[J];银行家;2008年05期
4 刘小平;论税收中性的相对性[J];财经研究;1997年07期
5 刘云;;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税收政策解读[J];财会月刊;2007年21期
6 李公科;;资产证券化的安全价值和投资风险防范[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7 伍治良;;论特定目的信托的性质及设立原则——兼评“建元2005-1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方案”之缺陷[J];法商研究;2006年05期
8 许多奇;;信息监管: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监管之最优选择[J];法学家;2011年01期
9 许多奇;;我国金融资产证券化的税收理念与税收制度[J];法学评论;2007年02期
10 范阳;陈卫星;;澳大利亚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07年02期
本文编号:28514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rfa/2851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