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动车辆保险反欺诈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4 15:02
近几年保险业飞速发展,但随着而来的保险欺诈也日益猖獗。同时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机动车辆保险欺诈也日益增加,据统计,在2014年中国保险协会发布的十起反保险欺诈典型案例中,60%的保险欺诈案件属于财产险的范畴,其中在财产险的欺诈案件中有80%的案件属于车险欺诈案件。机动车辆保险欺诈与其他类型的保险欺诈相比方式、途径比较多且隐蔽性较强,已经阻碍了财产保险乃至整个保险业的健康发展,甚至使保险人在计算车险保费时不得不把因欺诈产生的费用考虑在内,因此保险欺诈已被喻为保险业界的黑洞。目前,引起了保险行业相关机构的普遍关注。如北京保险行业协会制定了《车险打击骗赔联合机制管理办法》,江苏省保险行业协会颁布了《江苏省机动车辆保险行业反诈骗举报奖励办法》等,2014年9月保险行业学会成立保险反欺诈专业委员会,提出要构建“政府主导、执法联动、公司为主、行业协作”四位一体的反欺诈工作体系。保险业界认识到车险欺诈问题的严重性,但是建立车险反欺诈长效机制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且其中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本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案例介绍,介绍酒驾调包骗赔的案例全过程;第二部分是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
0.2 概念界定
0.3 研究内容和方法
0.4 创新与不足
1 案例介绍
2 案例分析
2.1 车险反欺诈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1 现存的车险反欺诈法律不健全
2.1.2 现有的合作机制不协调
2.1.3 保险公司现行的应对措施不完善
2.2 车险存在欺诈的原因分析
2.2.1 车险欺诈形式变化较快使得法律显现出滞后性
2.2.2 行业内部对车险反欺诈的分工不明确
2.2.3 行业发展的历史过程是合作机制不协调的内在原因
2.2.4 保险公司的创新性不足
3 国际经验借鉴及启示
3.1 美国
3.1.1 制定了较为完善的车险反欺诈法律体系
3.1.2 逐步形成了一套车险反欺诈的方法体系
3.1.3 形成了以保险公司为主体,第三方协作的保险反欺诈组织体系
3.2 欧洲各国
3.2.1 专业的车险反欺诈联合组织
3.2.2 先进的反欺诈技术做后盾
3.2.3 重视专业培训和保单设计
3.3 国际反欺诈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4 我国反欺诈的应对措施
4.1 法律层面
4.2 合作方面
4.3 社会监督方面
4.4 保险公司方面
4.4.1 建立严格的保户信誉等级制
4.4.2 加强保险公司内部管控机制
4.4.3 增加专业培训,提高对车险欺诈的辨别能力
4.4.4 将车险反欺诈因素融入保单设计中去
4.4.5 引用国外的车险反欺诈技术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数据与车险反欺诈模型构建[J]. 卢文龙. 上海保险. 2015(01)
[2]浅议车险中的保险欺诈[J]. 卢绪军. 上海保险. 2014(09)
[3]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车险反欺诈系统构建[J]. 汤俊,莫依雯.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3(05)
[4]海外保险理赔经验值得借鉴[J]. 天维. 侨园. 2013(07)
[5]对车险理赔反欺诈工作现状及解决对策的思考[J]. 杨敬东. 经济视角(下). 2013(05)
[6]试析车险理赔的道德风险及防范[J]. 林婕. 上海保险. 2013(02)
[7]省级公司车险业务管理思考[J]. 贾琰君. 经济师. 2012(11)
[8]车险反欺诈需要全民总动员[J]. 邵增兵. 中国保险. 2010(08)
[9]论汽车保险欺诈及防范[J]. 曹红欣. 管理观察. 2008(22)
硕士论文
[1]机动车辆保险欺诈风险的防控研究[D]. 闫黎明.浙江工商大学 2013
[2]基于风险控制的车险理赔管控研究[D]. 王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3]基于风险管控视角的机动车辆保险承保精细化管理研究[D]. 李琳.西南财经大学 2012
[4]中美保险反欺诈机制比较及对策[D]. 刘洋.西南财经大学 2012
[5]机动车辆保险道德风险的博弈分析[D]. 吕静.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1
[6]我国机动车辆保险反欺诈研究[D]. 王赫.西南财经大学 2009
本文编号:2997451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
0.2 概念界定
0.3 研究内容和方法
0.4 创新与不足
1 案例介绍
2 案例分析
2.1 车险反欺诈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1 现存的车险反欺诈法律不健全
2.1.2 现有的合作机制不协调
2.1.3 保险公司现行的应对措施不完善
2.2 车险存在欺诈的原因分析
2.2.1 车险欺诈形式变化较快使得法律显现出滞后性
2.2.2 行业内部对车险反欺诈的分工不明确
2.2.3 行业发展的历史过程是合作机制不协调的内在原因
2.2.4 保险公司的创新性不足
3 国际经验借鉴及启示
3.1 美国
3.1.1 制定了较为完善的车险反欺诈法律体系
3.1.2 逐步形成了一套车险反欺诈的方法体系
3.1.3 形成了以保险公司为主体,第三方协作的保险反欺诈组织体系
3.2 欧洲各国
3.2.1 专业的车险反欺诈联合组织
3.2.2 先进的反欺诈技术做后盾
3.2.3 重视专业培训和保单设计
3.3 国际反欺诈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4 我国反欺诈的应对措施
4.1 法律层面
4.2 合作方面
4.3 社会监督方面
4.4 保险公司方面
4.4.1 建立严格的保户信誉等级制
4.4.2 加强保险公司内部管控机制
4.4.3 增加专业培训,提高对车险欺诈的辨别能力
4.4.4 将车险反欺诈因素融入保单设计中去
4.4.5 引用国外的车险反欺诈技术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数据与车险反欺诈模型构建[J]. 卢文龙. 上海保险. 2015(01)
[2]浅议车险中的保险欺诈[J]. 卢绪军. 上海保险. 2014(09)
[3]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车险反欺诈系统构建[J]. 汤俊,莫依雯.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3(05)
[4]海外保险理赔经验值得借鉴[J]. 天维. 侨园. 2013(07)
[5]对车险理赔反欺诈工作现状及解决对策的思考[J]. 杨敬东. 经济视角(下). 2013(05)
[6]试析车险理赔的道德风险及防范[J]. 林婕. 上海保险. 2013(02)
[7]省级公司车险业务管理思考[J]. 贾琰君. 经济师. 2012(11)
[8]车险反欺诈需要全民总动员[J]. 邵增兵. 中国保险. 2010(08)
[9]论汽车保险欺诈及防范[J]. 曹红欣. 管理观察. 2008(22)
硕士论文
[1]机动车辆保险欺诈风险的防控研究[D]. 闫黎明.浙江工商大学 2013
[2]基于风险控制的车险理赔管控研究[D]. 王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3]基于风险管控视角的机动车辆保险承保精细化管理研究[D]. 李琳.西南财经大学 2012
[4]中美保险反欺诈机制比较及对策[D]. 刘洋.西南财经大学 2012
[5]机动车辆保险道德风险的博弈分析[D]. 吕静.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1
[6]我国机动车辆保险反欺诈研究[D]. 王赫.西南财经大学 2009
本文编号:29974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rfa/2997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