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法律制度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5 22:26
本文关键词:第三方支付法律制度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我国第三方支付服务行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自2005年以来连续7年以100%以上的增长幅度快速发展。作为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一种新型支付方式,第三方支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非面对面支付交易中的安全和信用等问题,降低了客户的交易成本,成为电子商务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是,与第三方支付蓬勃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相关立法却十分滞后,在长达10余年的发展时间内,我国第三方支付服务行业基本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法律的不完善影响了第三方支付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为行业带来了一系列的风险,主要体现在市场准入机制的不完善导致行业无序竞争风险;客户资金管理不善带来的资金安全风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缺失带来的客户权益受损风险;反洗钱规则不完善带来的犯罪率高发风险等。这些风险如果不加以控制,不但会直接造成消费者权益的侵害,而且会对国家金融系统的稳定性造成冲击。因此,我国亟需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以加强对第三方支付方式的管理,引导并规范第三方支付服务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维护客户的利益和金融秩序的稳定。 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陆续出台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及配套的相关规则,迈出了第三方支付专门性立法的第一步。《管理办法》及其配套规则确立了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准入条件,规范了客户备付金的管理,完善了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并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履行反洗钱义务作出了规定。但是,与国外发达国际和地区第三方支付相关立法相比,我国的相关立法还存在很多不足,如市场准入门槛设置不尽合理、客户资金动用以及收益分配相关规定存在欠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规定不足、反洗钱相关规则不够完善等。 从国际上来看,为应对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世界各国纷纷根据本国实际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对本国第三方支付相关立法进行完善。美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第三方支付发展较早,根据自身实际针对第三方支付的特点作了较为完善的立法。虽然美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采取的立法模式和具体规定不尽相同,但都在市场准入、客户资金的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打击洗钱犯罪等方面具有较为完善的法律规范。 在对国外第三方支付立法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笔者总结了国外第三方支付法律制度的特点,随后提出了第三方支付立法发展的趋势,即市场准入门槛逐渐降低,鼓励市场发展和创新;严格保障客户资金的安全,资金保障措施更趋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加大,相关法律制度更具趋针对性;反洗钱相关规则更具针对性,第三方支付机构反洗钱要求更趋严格等。 在此基础上,笔者对国内第三方支付相关法律进行了全面的反思,对其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同时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最后,笔者根据国外相关立法及其发展趋势对我国第三方支付立法的完善提出了自己建议。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 法律制度 电子商务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12.28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5
- 引言15-35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15-21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21-31
- 三、结构安排、研究方法和内容创新31-35
- 第一章 第三方支付及其法律内涵35-61
- 第一节 第三方支付的内涵35-42
- 一、第三方支付的业务类型及其运营模式35-39
- 二、第三方支付的主要特点39-41
- 三、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服务创新41-42
- 第二节 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历程42-51
- 一、国外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历程42-46
- 二、我国的第三方支付发展现状46-48
- 三、我国第三方支付的发展趋势48-51
- 第三节 第三方支付的法律性质51-54
- 一、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法律定位51-52
- 二、第三方支付中的法律关系52-54
- 第四节 国外第三方支付立法思路及其主要内容54-61
- 一、国外第三方支付的立法思路54-58
- 二、第三方支付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58-61
- 第二章 第三方支付市场准入法律制度61-96
- 第一节 第三方支付市场准入的制度基础和主要内容62-68
- 一、第三方支付市场准入的制度基础62-66
- 二、第三方支付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66-68
- 第二节 美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准入法律制度68-74
- 一、许可证制度69-71
- 二、资金要求71-73
- 三、退出机制73-74
- 第三节 欧盟第三方支付市场准入法律制度74-84
- 一、欧盟层面75-79
- 二、英国79-82
- 三、卢森堡82-84
- 第四节 其他发达国家第三方支付市场准入法律制度84-90
- 一、新加坡84-86
- 二、日本86-88
- 三、澳大利亚88-90
- 第五节 各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特点和趋势90-96
- 一、各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特点90-93
- 二、各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趋势93-96
- 第三章 第三方支付客户资金管理法律制度96-115
- 第一节 第三方支付客户资金的法律属性和面临的问题96-103
- 一、客户资金的法律属性96-99
- 二、客户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风险99-101
- 三、第三方支付客户资金管理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101-103
- 第二节 美国第三方支付客户资金管理法律制度103-105
- 一、联邦层面103-104
- 二、州层面104-105
- 第三节 欧盟第三方支付客户资金管理法律制度105-108
- 一、欧盟层面105-107
- 二、英国107-108
- 三、卢森堡108
- 第四节 其他发达国家第三方支付资金管理法律制度108-111
- 一、新加坡109-110
- 二、日本110
- 三、澳大利亚110-111
- 第五节 各国第三方支付客户资金管理法律制度的特点和趋势111-115
- 一、各国第三方支付客户资金管理法律制度的特点111-112
- 二、各国第三方支付客户资金管理法律制度的趋势112-115
- 第四章 第三方支付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115-140
- 第一节 第三方支付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内涵115-121
- 一、第三方支付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理论根源115-118
- 二、第三方支付消费者权益面临的风险118-119
- 三、第三方支付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119-121
- 第二节 美国第三方支付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121-125
- 一、交易安全的保护121-122
- 二、知情权的保护122-124
- 三、隐私权保护124-125
- 第三节 欧盟第三方支付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125-131
- 一、欧盟层面125-129
- 二、英国129-130
- 三、卢森堡130-131
- 第四节 其他发达国家第三方支付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131-135
- 一、新加坡131-132
- 二、日本132-133
- 三、澳大利亚133-135
- 第五节 各国第三方支付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的特点和趋势135-140
- 一、各国第三方支付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特点135-137
- 二、各国第三方支付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的趋势137-140
- 第五章 第三方支付反洗钱法律制度140-165
- 第一节 第三方支付洗钱犯罪的风险和模式140-145
- 一、第三方支付洗钱犯罪的主要特点140-141
- 二、第三方支付面临的洗钱风险141-143
- 三、利用第三方支付洗钱的模式143-145
- 第二节 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反洗钱法律制度145-148
- 一、客户尽职审查制度146
- 二、客户记录保持制度146-147
- 三、可疑交易报告制度147
- 四、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147-148
- 第三节 美国第三方支付反洗钱法律制度148-151
- 一、《银行保密法》148-150
- 二、《爱国者法》150-151
- 第四节 欧盟第三方支付反洗钱法律制度151-157
- 一、欧盟层面152-155
- 二、英国155-157
- 三、卢森堡157
- 第五节 其他发达国家第三方支付反洗钱法律制度157-161
- 一、新加坡158-159
- 二、日本159-160
- 三、澳大利亚160-161
- 第六节 各国第三方支付反洗钱法律制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161-165
- 一、各国第三方支付反洗钱法律制度的特点161-163
- 二、各国第三方支付反洗钱法律制度的发展趋势163-165
- 第六章 我国第三方支付立法现状及其完善165-188
- 第一节 我国第三方支付立法发展历程165-169
- 一、第三方支付产业发展初期的相关立法165-166
- 二、第三方支付蓬勃发展时期的第三方支付立法166-167
- 三、全面监管时代的第三方支付立法167-169
- 第二节 我国第三方支付立法的主要内容169-178
- 一、市场准入169-172
- 二、客户备付金管理172-173
- 三、消费者权益保护173-175
- 四、反洗钱175-178
- 第三节 我国第三方支付法律制度存在的不足178-183
- 一、市场准入门槛过高178-180
- 二、客户备付金管理规则不完善180
- 三、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不够180-182
- 四、反洗钱规则还需进一步细化182-183
- 第四节 我国第三方支付立法的完善183-188
- 一、完善市场准入相关规则183-184
- 二、完善客户备付金管理184-185
- 三、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185-186
- 四、进一步完善反洗钱规则186-188
- 结语188-191
- 参考文献191-201
- 附录201-202
- 后记202-204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马新彦;戴嘉宜;;第三方电子支付中的责任归属问题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2 张德富;;第三方网上支付业务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美欧实践与借鉴[J];金融会计;2014年06期
3 汪振江;张驰;;互联网金融创新与法律监管[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4 郝慧丽;;我国网络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法律监管问题探究[J];商场现代化;2014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志;贺亚华;;电子商务中第三方支付法律问题探析[A];金融法学家(第五辑)[C];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慧;第三方支付法律制度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2 贺斌;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法律监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3 潘璐;我国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竞争合作关系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第三方支付法律制度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93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rfa/309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