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金融法论文 >

大众汽车金融(中国)资产证券化融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1 20:57
  随着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消费习惯也从传统的银货两讫更多地转变为消费信贷。作为便捷的出行工具,汽车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是全款支付购买汽车显然不适合所有消费者,向汽车购买者提供贷款支持等服务的汽车金融公司应运而生。但是大多数汽车金融公司往往是集团公司下设的子公司,虽然拥有较高的注册资本,却缺乏后期追加资金。因此,汽车金融公司只能通过其他融资渠道来获取外部融资。但是传统的筹资方法手续复杂、要求严格、支付的成本较高,导致汽车金融公司不能筹集到足够的资金。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创新性融资工具,能够增强资产流动性,转移企业内部风险,改善财务结构,解决企业资金流动性不足的问题,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本文阐述了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发展以及在企业筹资中的应用,资产证券化融资除了能外部融资,增加资产流动性,还能够改善公司的资本结构,有效解决汽车金融公司业务项目与银行借款期限错配问题。之后阐述了大众汽车金融公司资产证券化筹资案例,分析了大众汽车金融公司寻求外部筹资的原因,从资产证券化产品华驭八期入手,分析了基础资产池构建、SPV设立、信用增级、信用评级几个方面,并从融资效应、成本分析、风险分析三个方面分析大... 

【文章来源】: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大众汽车金融(中国)资产证券化融资研究


资产证券化基本流程

汽车,金融市场,份额,汽车金融公司


大众汽车金融(中国)资产证券化融资研究14近些年来,我国汽车金融消费信贷蓬勃发展。根据汽车工业年鉴统计,我国汽车消费信贷规模2018年已超过十万亿。但是由下表可以看出,在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市场中,商业银行提供的信贷服务占据了半壁江山,汽车金融公司仅占据30%左右的市场份额,我国汽车金融公司市场份额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随着我国监管部门对汽车金融公司支持力度的加大支持,以及商业银行汽车贷款严格手续和门槛,我国汽车金融公司的市场份额必将会进一步的升高。图3.1中国汽车消费金融市场份额Figure3.1MarketshareofChina"sautomobileconsumerfinance资料来源:2018年罗兰贝格中国汽车金融报告(3)渗透率可以看出,与国外相比,我国汽车金融渗透率虽然一直在提升但是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目前中国汽车消费信贷渗透率仅有20%,全球汽车金融渗透率为70%,美国渗透率高达81%,相比之下,我国汽车金融行业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在转变,随着新一代年轻人成为购车的主力军,相信我国汽车金融渗透率将会进一步提升。

对比图,渗透率,汽车,汽车金融公司


3汽车金融公司融资现状及资产证券化应用的动因15图3.2各国汽车金融渗透率对比图Figure3.2Comparisonchartofautomobilefinancialpenetrationrateindifferentcountries资料来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3.1.2融资模式发展现状(1)传统型债务融资模式发展现状汽车金融公司目前传统的融资模式主要是指股东入资、发行金融债券、同业拆借以及银行借款等。股东入资是指汽车金融公司所属的汽车集团的投资,主要是前期注册资本金等。汽车金融公司也可以发行金融债券来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但是发行金融债券所需要求较高,虽然这种融资方式成本较低,但是规定金融债券发行总额不得超过公司净资产的40%。汽车金融公司也可以从商业银行或者同类型汽车金融公司进行拆借来获取资金。目前汽车金融公司主要通过银行借款的方式来获取资金,但是融资门槛高,融资额度不大。尽管汽车金融公司目前拥有多渠道的融资方式,但是这些融资方式并不能完全满足汽车金融公司的融资需求,所以,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汽车金融公司急需寻求新的融资方式。(2)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发展现状近些年来我国监管部门大力鼓励和支持汽车金融公司运用新型融资方式获取外部筹资,并且汽车金融公司自身特点也十分符合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模式采逐渐进入汽车金融行业融资的选择范围内。《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的发布开启了我国资产证券化的进程。该办法对资产证券化交易流程进行了明确规定,但是由于早期法律法规不够完善,使得我国资产证券化进程缓慢甚至终止。在2011年,我国重启了资产证券化的试点工作,并在2014年先后发布了多部文件明确指导我国企业进行资产证券化探索,从2014年开始,,我国资产证券化开始正式进入了发展的进程。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多措并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动因及其差异化研究[J]. 杨智斌,王波.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5)
[2]我国房地产资产证券化相关问题研究[J]. 吴玲.  中国市场. 2019(22)
[3]浅谈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作用[J]. 张增志.  全国流通经济. 2018(32)
[4]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微观动因研究——基于中国商业银行数据的实证分析[J]. 陈小宪,李杜若.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7(02)
[5]资产证券化与商业银行经营稳定性:影响机制、影响阶段与危机冲击[J]. 高蓓,张明,邹晓梅.  南开经济研究. 2016(04)
[6]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微观效应实证研究[J]. 陈凌白.  南方金融. 2014(06)
[7]城镇化、利率市场化与资产证券化兴起:来自美国经验的启示[J]. 巴曙松,牛播坤.  债券. 2013(11)
[8]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中前行[J]. 纪崴.  中国金融. 2012(07)
[9]汽车金融公司资产证券化问题探讨[J]. 吕伟昌.  浙江金融. 2009(08)
[10]企业应收账款证券化财务效应分析[J]. 付彬.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09(03)

博士论文
[1]我国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研究[D]. 陈忠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7
[2]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效应研究[D]. 陈凌白.辽宁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财务效应分析[D]. 严瑾.合肥工业大学 2016
[2]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财务效应研究[D]. 廖杨.西南财经大学 2014
[3]我国企业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研究[D]. 钦佩武.浙江工业大学 2012
[4]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财务效应分析[D]. 吴小花.江苏大学 2008
[5]汽车金融公司财务管理研究[D]. 魏振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139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rfa/31139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0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