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金融法论文 >

我国银行业监管现状及其完善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4 07:34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金融从未像今天一样对我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要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有效控制金融风险,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定,这已成为各国政府、金融管理部门的共识。而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鉴于银行业在我国的国民金融体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更应当把银行的监管放在金融监管的首位。本文先总体介绍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和当前概况,从法律、银行监管的主要内容、银行监管模式以及监管的必要性方面对我国当前的银行监管进行概括论述,然后结合监管对象、监管机制及当前的国内环境等方面,对中国银行监管的现状进行探究。通过对我国银行监管的发展历程和对我国银行业监管现状的分析发现,我国的银行监管近年来虽然已取得很大的进步,但仍存在诸多监管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监管对象本身存在的问题,二是国内环境变化及银行业自身发展给银行监管带来的难题,三是社会监管机制和社会中介在银行监管中的不足。随后,本文从美国、新加坡两国银行监管的发展历程和监管经验进行参考和借鉴,考虑我国当前的实际国内环境,思考适合我国的银行监管方法。最后,从完善我国银行监管制度,加大银行内部监管力... 

【文章来源】:东南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 本文主要创新及困难
2 银行业监管概论
    2.1 银行监管的由来及其法律依据
        2.1.1 银行监管的发展历程
        2.1.2 银行监管的法律依据
    2.2 银行监管的必要性
        2.2.1 银行市场发展的影响力
        2.2.2 银行市场的外部性
        2.2.3 银行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
    2.3 我国银行监管的目标原则与内容方法
        2.3.1 监管的目标和原则
        2.3.2 监管的指标体系和主要监管指标
        2.3.3 我国银行的监管内容
        2.3.4 中国银行业监管的基本方法
    2.4 银行监管的主体和客体
        2.4.1 银行监管的主体
        2.4.2 银行监管的客体
    2.5 银行业发展趋势及其监管模式选择
        2.5.1 银行混业发展趋势
        2.5.2 金融混业经营趋势下银行监管模式的选择
3 当前中国银行业的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监管制度存在问题
        3.1.1 银行产权制度不健全
        3.1.2 监管模式面临的挑战
        3.1.3 国内环境对于银行监管的影响
    3.2 人员机制带来道德风险
    3.3 网络银行的发展给银行监管带来挑战
    3.4 我国社会监督机制和社会中介在监管中存在问题
4 国际性银行监管概况及西方发达国家监管经验借鉴
    4.1 国际性银行概况与监管
        4.1.1 巴塞尔协议与国际银行监管
        4.1.2 国际性银行监管概况
    4.2 美国银行业监管的情况及经验借鉴
        4.2.1 美国银行监管模式
        4.2.2 美国银行监管的特点
        4.2.3 美国银行监管带来的启示
    4.3 新加坡银行业监管的情况及经验借鉴
        4.3.1 新加坡银行监管情况
        4.3.2 新加坡的监管特点
        4.3.3 新加坡银行监管带来的启示
5 中国银行业监管的完善对策
    5.1 监管制度的完善
        5.1.1 完善我国现有法律法规
        5.1.2 完善组织监管模式
        5.1.3 完善银行内控体制
    5.2 人员机制的完善
        5.2.1 加强对监督者的管理
        5.2.2 加大对银行高层的监管力度
    5.3 有效网络银行监管体系的构建
    5.4 社会监督体系的加强
        5.4.1 增强行业协会在银行监管中的作用
        5.4.2 强化第三方机构和社会监督的力量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与传统银行比对中的网络银行监管重点的研究[J]. 陆岷峰,李琴.  金融理论与教学. 2016(01)
[2]对比传统银行与网络银行的监管[J]. 陆岷峰,李琴.  银行家. 2015(10)
[3]我国银行流动性监管制度变革——银行监管改革探索之四[J]. 王兆星.  中国金融. 2014(21)
[4]系统重要性、审慎工具与我国银行业监管[J]. 梁琪,李政.  金融研究. 2014(08)
[5]我国银行资本监管制度变革——银行监管改革探索之二[J]. 王兆星.  中国金融. 2014(15)
[6]我国网上银行风险管理及防范[J]. 刘亚梅.  科技资讯. 2014(15)
[7]网络银行风险监管制度探析[J]. 谢媛.  上海金融. 2014(05)
[8]基于演化博弈分析的银行业监管研究[J]. 梁艳,原毅军,杨乾坤.  预测. 2013(05)
[9]论存款保险立法中银行监管权的分配与协调[J]. 朱大旗,李慈强.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3(03)
[10]银行监管的法律与文化[J]. 黄毅.  中国金融家. 2012(04)

硕士论文
[1]我国网络银行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 马志贺.中央民族大学 2012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模型研究[D]. 刘琳.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466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rfa/32466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7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