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金融法论文 >

金融市场保底法律制度的再反思 ——基于风险隔离的视角

发布时间:2021-07-05 19:15
  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理财呈现日益火热态势,理财方式也日渐丰富,诸如避险策略基金1、结构化金融产品等保证优先级投资者本金或收益安全的制度设计屡见不鲜,此类保底型金融产品也逐渐成为投资者青睐的对象;而在民间委托理财领域,受托人对委托人承诺保底更是常态。尽管如此,我国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却对保底制度安排总体持否定态度,且不同金融监管主体对于不同金融机构的保底也持不同的监管思路;此外,在以非金融机构为受托人的保底理财实践中,尚无明确的法律法规对此行为进行合法性与否的认定,导致法院的司法裁判结果大相径庭,呈现一种乱象。传统的持保底危害论观点的学者认为,保底制度的设计违背了金融市场的基本规律,容易引发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而持保底有益论的学者则以法律经济学视角分析保底制度具有的积极意义,为本文提供了另一种分析角度。本文以信托风险隔离理论为核心,从金融市场及各类金融保底产品结构本身的风险隔离、风险控制和风险匹配角度论证保底制度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并从大量裁判文书的实证数据分析论证法官会基于风险大小判断委托理财保底行为的有效与否,进一步验证投资风险是监管态度的重要考量因素。在此基础上,从风险隔离角度针对不... 

【文章来源】: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本文的创新及不足
    五、本文的分析框架
第一章 保底法律制度的现状:立法、司法与实践的背离
    第一节 金融监管立法与实践的广泛冲突
        一、立法对保底的禁止与实践之冲突
        二、冲突的原因:零散与差异化监管
        三、冲突的根源:违背市场规律的监管思路
    第二节 民间保底理财规制乱象:立法空白与司法混乱
        一、民间保底理财规制现状:立法的缺陷
        二、司法实践的乱象:实证数据的体现
        三、小结
第二章 保底制度学术研究的主流观点及纠正
    第一节 典型学术观点之保底危害论
        一、观点一:保底会产生非法集资的风险
        二、观点二:保底会放大市场泡沫并引发金融风险
    第二节 典型学术观点之保底有益论
        一、法律经济学视角下的保底有益论
        二、保底有益论的反思
第三章 金融市场实践与风险隔离理论的提出
    第一节 金融实践中金融投资产品的保底设计
        一、商业银行保本型理财产品
        二、保险公司保本型理财产品
        三、避险基金与分级基金
        四、结构化资产管理计划
        五、结构化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六、类金融机构的私募投资基金
    第二节 合理理论基础的提出:风险隔离理论
        一、风险隔离理论的渊源:信托制度与信托法律关系
        二、风险隔离理论的核心:资产分割
        三、委托理财的本质:信托法律关系
    第三节 金融产品实践中的风险隔离安排
        一、金融法律法规中的资产分割要求
        二、金融产品设计中的风险隔离安排
        三、小结
    第四节 风险隔离的重要补充:声誉机制之约束
        一、声誉对市场主体行为之规范
        二、声誉对能力的认可与增信
        三、小结
    第五节 民间委托理财领域的实证数据分析与验证
        一、假设
        二、数据与主要变量描述
        三、回归分析
第四章 保底制度的合理立法规制建议
    第一节 类型化的立法建议
        一、金融机构受托理财:无需禁止
        二、非金融机构法人受托理财:予以规制
        三、自然人受托理财:加强引导
    第二节 监管规制路径建议:风险披露、风险控制、风险匹配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分业到混业:我国金融业发展路径及监管法律制度选择[J]. 乔军.  攀登. 2016(02)
[2]伞形信托业务模式及监管对策分析[J]. 蔡奕.  财经法学. 2015(06)
[3]中国的金融体系和法律[J]. 富兰克林·艾伦,钱军,温馨.  北大法律评论. 2014(02)
[4]中国信托业刚性兑付风险及策略[J]. 周小明.  中国市场. 2014(23)
[5]附保底条款的理财合同纠纷实证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 张烁.  金融法苑. 2012(02)
[6]信托产品收益及风险分析[J]. 温中康.  中国证券期货. 2012(10)
[7]委托理财案件法律适用难点辨析——以保底条款负外部性分析及其无效后果处理为重点[J]. 徐子良.  法律适用. 2011(01)
[8]日本新信托法的理论课题[J]. 能见善久,赵廉慧.  比较法研究. 2008(05)
[9]理财和信托的认识与思考[J]. 李昌.  西部论丛. 2006(10)
[10]金融机构保底理财的合法性迷局与困境[J]. 郭雳.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5)

博士论文
[1]中国信托业发展及监管体系构建[D]. 张颖.东北财经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保底型委托理财产品法律问题研究[D]. 王亚楠.大连海事大学 2015
[2]资金信托“保底条款”效力探讨[D]. 王杨子.华东政法大学 2015
[3]保本型信托产品法律问题研究[D]. 国华蓉.北方工业大学 2014
[4]私募基金“保底收益”条款法律规制探究[D]. 郑栋庭.东北师范大学 2014
[5]保底条款效力研究[D]. 李若愚.中国政法大学 2012
[6]银信合作理财中“保底条款”的纳入路径探讨[D]. 方芳.中国政法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2666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rfa/32666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2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