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4 07:32
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当前新常态的经济环境中,是对市场机制反映最灵敏,最具有活力的组成部分,并在促进就业、科技创新等经济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我国当前处于经济下行的困难时期,银行的收贷,压贷,惜贷的行为让融资难成为阻碍中小企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山西省作为我国的能源大省,目前中小企业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节能减排支出上升、电力土地等生产要素供应紧张、融资难等突出问题。文章通过对山西省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支持、解决山西省中小企业信贷难题的对策。文章首先依据最新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阐述了中小企业标准的界定及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理论,然后对山西省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及融资现状进行了分析,介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及中小企业在山西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其次分别从山西省中小企业现状、山西省融资环境现状及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政策这三个方面对山西省中小企业信贷现状进行分析。再次引用山西省某国有商业银行关于中小企业的信贷数据,对山西省中小企业信贷支持进行实例分析。最后得出强化山西省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对策研究。
【文章来源】: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4 论文框架
第二章 中小企业融资相关理论
2.1 中小企业标准的界定
2.2 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
2.3 中小企业的融资理论
2.3.1 “麦克米伦缺口”理论
2.3.2 不对称信息理论
2.3.3 长期互动假说
第三章 山西省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分析
3.1 山西省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3.1.1 中小企业在山西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3.1.2 山西省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3.2 山西省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3.2.1 银行信贷支持不足
3.2.2 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滞后
第四章 山西省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实例分析
4.1 山西省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影响因素
4.1.1 市场体制因素
4.1.2 法律法规因素
4.1.3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与控制因素
4.2 山西省某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状况分析
第五章 强化山西省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对策研究
5.1 中小企业提升融资实力
5.1.1 改善管理方式,提升融资能力
5.1.2 树立诚信形象,提升信用等级
5.1.3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5.1.4 走技术创新道路
5.2 促进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体系
5.2.1 转变信贷管理方式,加强信贷支持力度
5.2.2 发展和完善信用担保体系
5.2.3 成立新型金融机构,完善信贷市场
5.2.4 促进民间融资健康发展
5.2.5 发挥人民银行引导作用
5.3 提升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
5.3.1 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法制环境
5.3.2 建立和完善信用体系
5.3.3 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5.3.4 创优资本市场体系
5.3.5 加速中小企业集群化步伐
5.3.6 银行积极应对信贷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致谢
本文编号:3321295
【文章来源】: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4 论文框架
第二章 中小企业融资相关理论
2.1 中小企业标准的界定
2.2 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
2.3 中小企业的融资理论
2.3.1 “麦克米伦缺口”理论
2.3.2 不对称信息理论
2.3.3 长期互动假说
第三章 山西省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分析
3.1 山西省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3.1.1 中小企业在山西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3.1.2 山西省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3.2 山西省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3.2.1 银行信贷支持不足
3.2.2 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滞后
第四章 山西省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实例分析
4.1 山西省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影响因素
4.1.1 市场体制因素
4.1.2 法律法规因素
4.1.3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与控制因素
4.2 山西省某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状况分析
第五章 强化山西省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对策研究
5.1 中小企业提升融资实力
5.1.1 改善管理方式,提升融资能力
5.1.2 树立诚信形象,提升信用等级
5.1.3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5.1.4 走技术创新道路
5.2 促进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体系
5.2.1 转变信贷管理方式,加强信贷支持力度
5.2.2 发展和完善信用担保体系
5.2.3 成立新型金融机构,完善信贷市场
5.2.4 促进民间融资健康发展
5.2.5 发挥人民银行引导作用
5.3 提升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
5.3.1 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法制环境
5.3.2 建立和完善信用体系
5.3.3 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5.3.4 创优资本市场体系
5.3.5 加速中小企业集群化步伐
5.3.6 银行积极应对信贷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致谢
本文编号:33212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rfa/3321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