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金融法论文 >

“互联网+银行”金融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5 01:23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推动了金融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政府工作报告也一再强调要“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这必然要求互联网金融行业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有效保护。“互联网+银行”作为互联网与金融相结合的最新产物,与传统银行不同的是,“互联网+银行”打破了传统银行对经营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顺应政策需求、实现普惠金融和完善传统银行的服务带来了新的契机,但也应该认识到“互联网+银行”本身过度依赖互联网便捷高速的同时也带来了信用、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等风险。目前,我国对“互联网+银行”领域金融消费者的保护研究较少,该部分也存在较大的法律空白。本文从金融消费者个人信息及“互联网+银行”业务模式的特殊性所带来的信息风险等入手,探讨“互联网+银行”金融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的意义,结合欧美经验教训以及我国目前的现状和困境,对“互联网+银行”领域金融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保护提出立法、行政监管、司法救济方面的建议。本文由引言、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正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该部分在扼要梳理金融消费者、金融消费者个人信息的基本概念、比较个人信息权与隐私权的区别后,以“互联网+银行”作为互联网与金融相结合的最新产物,分析其独特的业... 

【文章来源】: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基本概念界定与个人信息保护的意义解析
    (一)金融消费者维度的概念界定
    (二)个人信息维度的概念界定
    (三)“互联网+银行”的发展及金融消费者的信息风险
    (四)“互联网+银行”金融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保护意义
二、我国“互联网+银行”金融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的现状梳理
    (一)我国“互联网+银行”金融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现状
    (二)我国“互联网+银行”金融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的困境
三、美欧“互联网+银行”个人信息保护经验借鉴
    (一)美欧“互联网+银行”的发展概况
    (二)美欧“互联网+银行”个人信息立法层面的经验
    (三)美欧“互联网+银行”个人信息行政监管层面的经验
    (四)美欧“互联网+银行”个人信息司法救济层面的经验
    (五)美欧“互联网+银行”个人信息保护对我国的借鉴
四、我国“互联网+银行”金融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的完善方案设计
    (一)“互联网+银行”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层面的完善
    (二)“互联网+银行”个人信息保护行政监管层面的完善
    (三)“互联网+银行”个人信息保护司法救济层面的完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3227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rfa/33227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1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