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金融法论文 >

区域金融系统韧性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1 04:28
  区域金融系统的脆弱性问题一直是区域金融发展的风险点。然而,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区域金融系统面临的风险不再仅仅是自身的脆弱性风险,还有各种各样越来越频发的外部风险。在面临各种扰动冲击时,不同区域金融系统的表现会呈现出异质性[21],这种异质性直接导致了不同区域之间金融差距的扩大,进而导致了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不同区域金融系统表现出的这种异质性就是区域金融系统韧性,也就是说区域金融系统韧性不同导致了区域金融表现不同,进而导致了区域经济表现不同,造成了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协调问题的出现。为了更好的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差距,我们必须重视优化区域金融系统韧性。要想优化区域金融系统韧性,首先就要了解现阶段区域金融系统韧性水平如何,即需要对区域金融系统韧性水平进行评价测度,再根据评价结果针对性的给出优化建议。基于此思路,本文选定了区域金融系统韧性评价作为研究问题。本文在借鉴其他领域韧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界定了区域金融系统韧性的内涵,概括了区域金融系统韧性的四个特性与特征,运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区域金融系统韧性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吉林省与上海... 

【文章来源】:长春工业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区域金融系统韧性评价研究


“经济韧性”一词知网文献检索分析

技术路线图,论文,区域金融,韧性


第1章绪论6特征,并依据区域金融系统韧性特征,遵循科学性与代表性、系统性与简约性、独立性与可比性和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原则,选取了16个核心代表性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建成了区域金融系统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吉林盛上海市对构建的区域金融系统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应用。具体研究框架及技术路线图如图1.2所示,具体研究内容如下:图1.2论文技术路线图第1章为绪论,主要撰写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发展现状、研究思路及创新点、研究方法等基础内容,回答了研究什么、为什么研究、怎样研究三大问题。本文以区域金融系统韧性评价为研究问题,为了解决区域金融自身系统脆弱性及外部扰动问题,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而研究,采用了文献统计分析法、综合评价法、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四种研究方法。第2章为理论基础,主要介绍了所遵循、借鉴的理论思想。本文遵循区域协同发展理论思想,借鉴区域经济韧性理论及金融脆弱性理论的研究成果,对区域金融系统韧性评价问题展开了研究。第3章为区域金融系统韧性内涵和特征,在区域经济韧性内涵的基础上,结合金融脆弱性概念及区域金融系统构成情况,给出了区域金融系统韧性的内涵及特征,为后文的评价研究奠定了基矗第4章为区域金融系统韧性评价体系构建,本章运用AHP层次分析法,依据相关指标选取原则,分四层构建了区域金融系统韧性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区域金融系统韧性的评价模型和评价标准。

路径图,金融发展,区域金融,韧性


第3章区域金融系统韧性内涵和特征15增长路径,使区域金融系统优化升级,更好的服务于本区域的经济发展。根据区域经济韧性理论,结合上述区域金融系统韧性特征,本文尝试性探讨了区域金融系统韧性的演化机理。区域金融系统韧性发挥作用可以分三个时间段来讨论,即风险发生前、风险发生时和风险发生后。区域金融系统韧性在三个阶段分别发挥何种能力,可以通过图3.1来说明。图3.1金融韧性与金融发展路径如图3.1所示,在扰动冲击来临前,区域金融系统韧性的抵抗性、创新性特质在发挥主要作用,这时区域金融系统主要是在维持自身稳定的情况下进行学习,积蓄能量;在区域金融系统被施加扰动时,区域金融系统韧性的适应性、抵抗性特质在发挥主要作用,这个阶段区域金融系统主要是吸收扰动,适应扰动,为使自己尽快恢复到功能稳定做准备;在扰动风险发生之后,区域金融系统韧性的恢复性、创新性特质在发挥主要作用,此时区域金融系统可能会出现以下四种情况:①区域金融系统突破自身原有的发展路径,达到了更高水平的发展路径;②区域金融系统恢复到原有发展路径;③区域金融系统未能恢复到原有发展路径,只能维持在低水平发展路径;④区域金融系统不仅无法恢复到原有发展路径,甚至无法维持在低水平发展路径发展,结构和功能的稳定均得不到保障,区域金融系统无法正常运转,濒临崩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区域经济韧性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J]. 谭俊涛,赵宏波,刘文新,张平宇,仇方道.  地理科学. 2020(02)
[2]2019中国经济:稳增长与增强金融韧性[J]. 张平,杨耀武.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03)
[3]保险业是增强经济韧性的有效工具[J]. 缪汶乐.  中国金融. 2019(10)
[4]浙江省县域经济韧性发展评价研究[J]. 齐昕,张景帅,徐维祥.  浙江社会科学. 2019(05)
[5]韧性概念演变与区域经济韧性研究进展[J]. 李连刚,张平宇,谭俊涛,关皓明.  人文地理. 2019(02)
[6]如何重塑金融韧性?——危机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分析框架[J]. 李彤玥,朱太辉.  金融监管研究. 2019(03)
[7]江苏省城市经济韧性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J]. 张婷婷.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3)
[8]区域经济韧性概念内涵及其研究进展评述[J]. 曾冰,张艳.  经济问题探索. 2018(01)
[9]国际区域经济韧性研究进展——基于演化论的理论分析框架介绍[J]. 陈梦远.  地理科学进展. 2017(11)
[10]基于城市公共安全的韧性城市构建和规划思考[J]. 李鑫,罗彦.  城市. 2017(10)

硕士论文
[1]东北地区城市经济韧性测度研究[D]. 满姗.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
[2]特色小镇的经济韧性评估[D]. 曹雪.浙江工业大学 2019
[3]安徽省城市韧性水平测度及提升路径选择[D]. 徐波.安徽财经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3354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rfa/33354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f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