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金融法论文 >

我国消费信贷中的个人信用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18 13:32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开展了四十年,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企业组织管理的创新及政府管理职能的进步。然而,生产力过剩而消费需求不足一直都是限制我国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解决经济发展中的供需矛盾问题,政府在二十世纪末将消费信贷业务引入到我国的金融市场之中。消费信贷出现之前,我国国民的消费往往受到他们当前收入水平的束缚,消费需求被大大压制,由此带来社会总需求不足的问题。消费信贷恰恰能够以发放贷款的形式,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但是由于消费信贷在我国起步较晚,较之于国外发展成熟的国家还存在着不少的风险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强调的信用风险。如果无法有效地管理信用风险,我国的消费信贷就很难像在国外那样发挥其拉动国家经济的强大功能。究其根本,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不健全正是信用风险问题变得如此突出的根本原因,也正是我国个人信用管理方面与欧美国家的差距所在。作为解决信贷市场中风险问题最为有效的方法,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对于发展消费信贷十分必要。运用交易费用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可以更好地阐述个人信用体系对消费信贷发展的积极意义。从统计数据看,我国消费信贷... 

【文章来源】:江南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我国消费信贷中的个人信用体系研究


研究框架图

变化图,消费信贷,余额,人民币


图 3-1.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消费信贷余额年末值变化图国的消费信贷业务起步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建设银行首次推出了住房贷款时外部的经济环境并不能为消费信贷的发展提供便利,一方面是受到当时市场制,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当时国民的消费理念还较为保守,不能接受贷款的消费至 1999 年,政府开启了拉动内需的经济政策,以扩大人民消费需求为核心的,为消费信贷业务的加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市场条件,住房贷款业务的规模扩了其他消费贷款业务的发展。图 3-1(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局)是进入二十一,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消费信贷余额的发展变化,从 2001 年的不足 7 千万元的 25.04 万亿元,每个五年消费信贷的数量规模都是呈现出指数式的迅猛增民银行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 2017 年金融数据),截止 2017 年 05 月,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达到 113 万亿元,其中费信贷余额合计 27.8 万亿元,所占份额约为 24.6%。目前,我国银行等金融机消费信贷业务主要有:个人住房贷款,汽车贷款,医疗贷款和教育助学贷款,长期的住房贷款和汽车贷款占了很大一部分。费信贷的出现拉动了我国市场经济的新发展。我国国内之所以呈现出有效需求

趋势图,消费信贷,规模发展,趋势图


各类存贷款业务,存贷利差是为商业银行最主要的利润来源。在消费信贷出现之前,我国商业银行吸收社会各类存款,最终将这些资金主要发放给企业投资者。就中小企业而言,由于自身存在着经营管理上的问题,商业银行如果将这部分贷款发放给他们就必然会蒙受较大的风险,所以成熟型优质企业便自然成为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首选,然而这类企业毕竟数目较小,所以就会引起银行间的激烈竞争,而竞争的主要手段就是不断压低贷款利率,这样的做法最终只会带来商业银行利润空间的不断压缩。消费信贷的主要业务对象是社会中广大的个体消费者,具有数量大、范围广、风险较小的显著优势,商业银行更愿意把吸收到的存款更多地投向这一类投资者。而且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信贷的业务需求量会逐步扩大,只要商业银行合理管控这类信贷资产,并在业务开发中不断推动担保机制完善,消费信贷的风险性会得到进一步降低。由此看来,商业银行对自身的信贷资产进行合理的调整规划,逐步将业务重心放到消费信贷的客户开发上,会使消费信贷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3.1.2 我国消费信贷的问题(1)规模增长快但整体水平偏低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大数据背景下“互联网+信用”的信息化应用服务——以南京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为例[J]. 刘凡华.  改革与开放. 2017(21)
[2]我国征信模式的新思考[J]. 李启明,董方,董硕.  征信. 2017(08)
[3]征信体系的共性与个性[J]. 万存知.  中国金融. 2017(01)
[4]我国公共信用信息共享现状及对策[J]. 王博涵,曹佳.  电子政务. 2016(10)
[5]中国征信体系建设并非小事、易事[J]. 黄志凌.  征信. 2016(10)
[6]经济法语境下黑名单制度滥用的法律规制——基于案例的整理与研究[J]. 张家宇.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7]芝麻信用的发展现状及问题探讨[J]. 陈铃,彭俊宁.  当代经济. 2016(22)
[8]我国信用教育发展状况研究[J]. 刘薇.  华北金融. 2014(06)
[9]信用局个人信用评分特点及应用方式探析[J]. 庄传礼.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0(08)
[10]个人信用制度中政府作用的范畴和边界:理论分析与经验借鉴[J]. 宋芳秀.  生产力研究. 2008(08)

硕士论文
[1]论我国个人破产制度的建立[D]. 乔铭瑞.兰州大学 2017
[2]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研究[D]. 林雅婕.中国政法大学 2013
[3]我国个人征信机构的法律构建研究[D]. 杨华敏.西南财经大学 2006
[4]论我国个人信用征信体系的建立[D]. 钟菊.西南财经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4002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rfa/34002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6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