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福建省节能减排政策仿真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4 11:32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的快速推进,能源需求大幅提升,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能源约束矛盾和能源利用引起的环境问题越发突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已成为我国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建省迎来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建设、创新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的关键时期,同时也处于由工业化中期向高级化发展的重要阶段。生态省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全面推进,为全省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当前福建省能源需求持续增长,污染治理压力不断加大,节能减排形势仍不容乐观,亟需各级政府制定和出台更为行之有效的节能减排政策措施,以支撑全省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系统分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全面分析福建省节能减排状况,并构建节能减排系统化模型。首先,阐述选题的背景和意义,通过介绍国内外研究状况,明确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重点阐述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发展和系统动力学等理论和方法对节能减排政策仿真研究的指导作用。其次,深入探讨福建省节能减排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探究节...
【文章来源】:福州大学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3-1?2005—2014年福建省能源消费总量及增长率??
出现的问题。正是因为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生相克,国家在2006年提??出的“节能减排”战略更显得尤为重要。而在提出节能减排后,地方政府也开始??重视对能源的集约节约,能源消费得到有效控制。从图3-2中可以发现,在2006??年以后,能源消费增长率开始放缓并逐渐趋于平稳状态,GDP增长率也开始领??先于能耗增长率,二者基本保持同步增长趋势。通常来说,更多的能源消费能有??效地促进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所带来的技术改进则可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进而减少能源消费[82]。技术进步以及“十一五”、“十二五”前期福建??省节能降耗措施的实施,是福建省近年来能耗增长放缓的重要原因。但是在2012??年后,福建省能源消费增长率呈现小幅上升趋势,而在2014年几乎与GDP增长??率重合,这说明了?“十二五”期间福建省能源形势依然严峻,节能增效工作既艰??巨又迫切。??3〇.?om????25.?om?\??20.00%??V???5.?no%??^**———??〇.〇〇%????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能源消费年增长率?-*-GDP年增长率??图3-2?2005—2014年福建省能源消费增长率与GDP增长率??比较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二者的关系
?全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图3-3?2005—2013年福建省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与全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通过考察节能减排中能源约束性指标,即单位GDP能耗,从图3-4中可知,??2005—2013年福建省和全国单位GDP能耗都呈下降趋势,2014年福建省单位??GDP能耗同比有所降低。整体而言,福建省与全国单位GDP能耗水平虽然逐年??降低,但依然处于较高位置,其中福建省的单位GDP能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随着“十二五”到来,由于福建省节能空间变小,单位GDP能耗低于全国水??平的优势在逐渐消失,2013年之后,两者渐趋于重合。同时,就单位GDP能耗??下降速度而言,从“十一五”到“十二五”,福建省该指标的下降幅度略低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在“十二五”以来,福建省的单位GDP能耗变动较小,这??也反映出相比“十一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耗能企业节能减排政策模拟[J]. 杨勇波,陈缨,羊静,刘明忠,姜振超,曾荣. 节能技术. 2015(01)
[2]中国能源安全系统的仿真模拟[J]. 郭玲玲,武春友,于惊涛. 科研管理. 2015(01)
[3]中国省域节能减排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实证分析[J]. 李霞. 统计与决策. 2014(13)
[4]技术创新与工业节能减排效率——基于SBM-DDF方法和面板数据模型的区域差异研究[J]. 蔡宁,丛雅静,李卓.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4(06)
[5]我国环境税费制度及其实践效应分析[J]. 彭继旺. 财政经济评论. 2014(01)
[6]我国节能减排政策措施的有效性研究[J]. 张国兴,高秀林. 华东经济管理. 2014(05)
[7]推进绿色信贷建设[J]. 易会满. 中国金融. 2014(04)
[8]福建省循环经济发展的演进历程与路径选择[J]. 艾良友,郗永勤.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1)
[9]中国节能减排政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基于上市公司的数据[J]. 梁广华. 企业经济. 2013(10)
[10]河南省节能减排政策体系构建研究[J]. 卓卫云. 河南科学. 2013(07)
博士论文
[1]产业政策对产业结构变迁、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D]. 李晶.山东大学 2014
[2]黑河流域人口承载力预测分析研究[D]. 赵玲.兰州大学 2010
[3]河南省节能减排政策研究[D]. 安伟.华中科技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节能减排政府经济手段研究[D]. 战百仁.山东师范大学 2009
[2]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的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政策效应评价[D]. 魏淑甜.山东科技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15889
【文章来源】:福州大学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3-1?2005—2014年福建省能源消费总量及增长率??
出现的问题。正是因为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生相克,国家在2006年提??出的“节能减排”战略更显得尤为重要。而在提出节能减排后,地方政府也开始??重视对能源的集约节约,能源消费得到有效控制。从图3-2中可以发现,在2006??年以后,能源消费增长率开始放缓并逐渐趋于平稳状态,GDP增长率也开始领??先于能耗增长率,二者基本保持同步增长趋势。通常来说,更多的能源消费能有??效地促进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所带来的技术改进则可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进而减少能源消费[82]。技术进步以及“十一五”、“十二五”前期福建??省节能降耗措施的实施,是福建省近年来能耗增长放缓的重要原因。但是在2012??年后,福建省能源消费增长率呈现小幅上升趋势,而在2014年几乎与GDP增长??率重合,这说明了?“十二五”期间福建省能源形势依然严峻,节能增效工作既艰??巨又迫切。??3〇.?om????25.?om?\??20.00%??V???5.?no%??^**———??〇.〇〇%????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能源消费年增长率?-*-GDP年增长率??图3-2?2005—2014年福建省能源消费增长率与GDP增长率??比较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二者的关系
?全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图3-3?2005—2013年福建省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与全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通过考察节能减排中能源约束性指标,即单位GDP能耗,从图3-4中可知,??2005—2013年福建省和全国单位GDP能耗都呈下降趋势,2014年福建省单位??GDP能耗同比有所降低。整体而言,福建省与全国单位GDP能耗水平虽然逐年??降低,但依然处于较高位置,其中福建省的单位GDP能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随着“十二五”到来,由于福建省节能空间变小,单位GDP能耗低于全国水??平的优势在逐渐消失,2013年之后,两者渐趋于重合。同时,就单位GDP能耗??下降速度而言,从“十一五”到“十二五”,福建省该指标的下降幅度略低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在“十二五”以来,福建省的单位GDP能耗变动较小,这??也反映出相比“十一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耗能企业节能减排政策模拟[J]. 杨勇波,陈缨,羊静,刘明忠,姜振超,曾荣. 节能技术. 2015(01)
[2]中国能源安全系统的仿真模拟[J]. 郭玲玲,武春友,于惊涛. 科研管理. 2015(01)
[3]中国省域节能减排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实证分析[J]. 李霞. 统计与决策. 2014(13)
[4]技术创新与工业节能减排效率——基于SBM-DDF方法和面板数据模型的区域差异研究[J]. 蔡宁,丛雅静,李卓.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4(06)
[5]我国环境税费制度及其实践效应分析[J]. 彭继旺. 财政经济评论. 2014(01)
[6]我国节能减排政策措施的有效性研究[J]. 张国兴,高秀林. 华东经济管理. 2014(05)
[7]推进绿色信贷建设[J]. 易会满. 中国金融. 2014(04)
[8]福建省循环经济发展的演进历程与路径选择[J]. 艾良友,郗永勤.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1)
[9]中国节能减排政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基于上市公司的数据[J]. 梁广华. 企业经济. 2013(10)
[10]河南省节能减排政策体系构建研究[J]. 卓卫云. 河南科学. 2013(07)
博士论文
[1]产业政策对产业结构变迁、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D]. 李晶.山东大学 2014
[2]黑河流域人口承载力预测分析研究[D]. 赵玲.兰州大学 2010
[3]河南省节能减排政策研究[D]. 安伟.华中科技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节能减排政府经济手段研究[D]. 战百仁.山东师范大学 2009
[2]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的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政策效应评价[D]. 魏淑甜.山东科技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158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rfa/3515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