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金融法论文 >

我国普惠金融背景下信贷供需均衡研究 ——基于演化博弈视角

发布时间:2022-01-14 15:11
  普惠金融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金融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现阶段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其中信贷部分由于存在市场失灵、监管缺失、激励失效、商业模式缺乏等问题,使得市场和金融机构难以自发形成普惠金融体系。本文通过对选题的背景进行分析,认为研究普惠金融背景下我国信贷供需均衡问题对推动我国普惠金融体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指出在现阶段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信贷供需失衡问题中所涉及的激励有效性与政策的可持续性制约着借贷体系的发展,因此本文主要针对我国信贷政策在施行过程中对借贷双方的博弈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对策与意见。本文首先通过对现有供需状况进行数据分析和对比的基础上,分析信贷供求双方的行动特点与策略方案,判断出现有普惠金融施行过程中的信贷政策会引起资源的浪费与激励的失效,从而引起信贷供需不均衡问题的出现;其次,利用演化博弈理论和复制动态方程对比财政支出与政府税收两种政府财政政策分别建模,分析其各自的演化博弈过程与稳定点,得出在博弈过程中供给方与需求方的演化稳定均衡解,并同时比较两种政策的优缺点;最后,据实际情况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相应变量进行赋值,计算并绘制出博弈双方在演化过程中的演化路线,对前部分内容进... 

【文章来源】:青岛科技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2 选题目的
        1.1.3 选题意义
            1.1.3.1 理论意义
            1.1.3.2 实践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1.1 普惠金融相关研究
            1.2.1.2 演化博弈相关研究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2.1 普惠金融相关研究
            1.2.2.2 演化博弈相关研究
        1.2.3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方法与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路线
    1.4 本章小结
2 理论与模型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普惠金融理论
        2.1.2 博弈论与演化博弈论
        2.1.3 动态系统理论
        2.1.4 宏观经济政策理论
    2.2 复制动态模型
    2.3 本章小结
3 普惠金融背景下信贷供需现状分析
    3.1 信贷供给分析
        3.1.1 信贷供给主体分析
        3.1.2 信贷供给端现状分析
    3.2 信贷需求分析
        3.2.1 信贷需求主体分析
        3.2.2 信贷需求端现状分析
    3.3 普惠金融信贷供需失衡原因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供需双方演化博弈模型
    4.1 模型构建
    4.2 在1G背景下信贷供需双方演化博弈分析
        4.2.1 支付函数与支付矩阵
        4.2.2 复制动态方程动态平衡点
        4.2.3 稳定性分析
        4.2.4 结果分析
    4.3 在2G背景下信贷供需双方演化博弈分析
        4.3.1 支付函数与支付矩阵
        4.3.2 复制动态方程构建与动态平衡点
        4.3.3 稳定性分析
        4.3.4 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数值模拟与相位图分析
    5.1 在1G背景下政府财政补贴影响的数值模拟
        5.1.1A类情况数值模拟分析
        5.1.2B类情况数值模拟分析
    5.2 在2G背景下政府税收减免影响数值模拟
        5.2.1 变量赋值
        5.2.2 复制动态方程构建
        5.2.3 相位图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建议与结论
    6.1 建议
        6.1.1 加快税收改革增强信贷供给侧可持续性
        6.1.2 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促进互联网金融体系构建
        6.1.3 完善法律法规规范民间借贷行为
        6.1.4 加快征信体系建设提高全民信用意识降低道德风险
        6.1.5 完善普惠金融体系加强风险防控能力
        6.1.6 加快服务与商业模式创新降融资渠道成本
    6.2 结论与创新点
        6.2.1 结论
        6.2.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1稳定性判断过程(以1G为例)
附录 2 MatLab程序示例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务院关于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16(03)
[2]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J]. 张忠宇.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6(01)
[3]普惠金融的国际比较研究——基于银行服务的视角[J]. 郭田勇,丁潇.  国际金融研究. 2015(02)
[4]网络群体行为的演化博弈模型与分析方法[J]. 王元卓,于建业,邱雯,沈华伟,程学旗,林闯.  计算机学报. 2015(02)
[5]互联网金融、传统金融与普惠金融的互动发展[J]. 王金龙,乔成云.  新视野. 2014(05)
[6]D公司设立桥梁产业投资基金的可行性研究[J]. 郑秀丽.  中国商贸. 2014(06)
[7]普惠金融体系下的P2P小额贷款研究[J]. 张蕾.  中国商贸. 2014(06)
[8]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国财政法律体系的思考[J]. 林乔香.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3(09)
[9]我国当前民间借贷的特点、问题及其法律对策[J]. 席月民.  政法论丛. 2012(03)
[10]有限理性下的演化博弈与合作机制研究[J]. 王先甲,全吉,刘伟兵.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1(S1)

博士论文
[1]中国西部地区非正规金融发展:模式选择、制度设计与政策建议[D]. 穆林.西北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进化博弈模型的改进及其应用研究[D]. 冯兴来.江西理工大学 2015
[2]我国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建设研究[D]. 杜晓峰.厦门大学 2014
[3]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法律结构与治理逻辑[D]. 冯杨.西南财经大学 2014
[4]基于普惠金融视角的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研究[D]. 刘勇.西南财经大学 2014
[5]普惠金融视角下小额信贷的发展和完善[D]. 李玲钰.河北大学 2013
[6]一个多种群博弈模型及其ESS[D]. 张春华.江苏大学 2008
[7]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中的竞争力问题研究[D]. 赵清.山西财经大学 2006
[8]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财政政策分析[D]. 龙丹.华中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887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rfa/35887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4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