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网络借贷法律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民间网络借贷法律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民间网络借贷是在信贷市场供求失衡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缓解了小企业和个人借款难的问题,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我国信贷市场的活力。民间网络借贷一般为小额无抵押借贷,覆盖的借入者人群一般是中低收入阶层,现有银行体系覆盖不到,因此是银行体系的必要的和有效的补充;民间网络借贷借助了网络、社区化的力量,强调每个人来参与,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审查的成本和风险,使小额贷款成为可能;民间网络借贷平台不参与借款,更多做的是信息匹配、工具支持和服务等一些功能;民间网络借贷由于依托于网络,与现有民间借款不同的是,其非常地透明化;由于针对的是中低收入以及创业人群,其有相当大的公益性质,因此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 民间网络借贷不同于工业与农业,属于第三产业,在其发展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像房地产那样发展过热而威胁实体经济,又要发挥其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和对自身的成长。所以对于民间网络借贷既要积极营造其环境又要规避其风险,积极促进其成功,以便为进一步完成存富于民奠定相对良好的基础和积累经验。民间网络借贷是一种新兴的融资方式,其不受地域性和时效性限制,借款人也不受身份和有无抵押物的限制。虽然我国对于民间借贷尚且没有法律上的定位,民间网络借贷更加是法律上的空白,,然而在目前的金融政策下,我国必然会加强在这方面的制度建设和法律建设,规范民间网络借贷体制,制定出相关法律和保护个人信息从而使民间网络借贷这一非正规金融组织向正规化迈进。
【关键词】:民间网络借贷 法律法规 制度建设 立法完善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商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2.2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5
- 1.1 选题意义9-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0-13
- 1.2.1 国内研究综述10-11
- 1.2.2 国外研究综述11-13
- 1.2.3 评述13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13-15
- 1.3.1 研究思路13-14
- 1.3.2 研究方法14-15
- 2 民间网络借贷的基本问题概述15-21
- 2.1 民间网络借贷的内涵15-16
- 2.2 民间网络借贷的法律特征16-18
- 2.3 民间网络借贷与相关概念的界定18-21
- 2.3.1 民间网络借贷与商业银行借贷的界定18-19
- 2.3.2 民间网络借贷与非法集资的界定19
- 2.3.3 民间网络借贷与民间借贷中介公司的界定19-21
- 3 民间网络借贷法律法规的理论依据分析21-26
- 3.1 民间网络借贷快速发展的原因21-24
- 3.1.1 民间网络借贷的合理性理论21-23
- 3.1.2 民间网络借贷的非正式性理论23-24
- 3.2 民间网络借贷的发展历程24-25
- 3.3 民间网络借贷的存在意义25-26
- 4 我国民间网络借贷立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26-37
- 4.1 尚未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26-28
- 4.1.1 我国民间网络借贷法律法规方面存在缺失26-27
- 4.1.2 民间网络借贷的配套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27-28
- 4.1.3 民间网络借贷风险监管缺位28
- 4.2 金融管制程度参差不齐28-30
- 4.2.1 政府对民间网络借贷的态度28-29
- 4.2.2 传统金融业的严格管制制度29-30
- 4.3 信贷评价机制笼统易混30-34
- 4.3.1 个人信用体系未建立30-31
- 4.3.2 信用评价制度不完善31-32
- 4.3.3 风险控制制度存在漏洞32-33
- 4.3.4 监管制度存在缺位33-34
- 4.4 法律法规定位的缺失34-37
- 4.4.1 民间网络借贷主体缺乏明确定位34
- 4.4.2 民间网络借贷贷款用途无法律规定34-36
- 4.4.3 民间网络借贷利率规定不明确36-37
- 5 国外及香港地区民间网络借贷立法现状及借鉴37-40
- 5.1 国外及香港地区民间网络借贷的立法现状37-38
- 5.1.1 美国民间网络借贷的立法现状37
- 5.1.2 英国民间网络借贷的立法现状37-38
- 5.1.3 香港民间网络借贷的立法现状38
- 5.2 国外及香港地区民间网络借贷的立法借鉴38-40
- 6 我国民间网络借贷立法完善对策40-48
- 6.1 构建多层次的法律法规体系40-42
- 6.1.1 完善民间网络借贷的立法思路40
- 6.1.2 建立民间网络借贷的法律法规体系40-41
- 6.1.3 明确民间网络借贷的合法性地位41-42
- 6.2 确立明确的信贷评价机制42-44
- 6.2.1 建立个人信用评价体系42
- 6.2.2 完善网站信用评级制度42-43
- 6.2.3 明确网络平台的监管制度43-44
- 6.2.4 保护客户的信息安全44
- 6.3 规范民间网络借贷的法律地位44-48
- 6.3.1 明确民间网络借贷主体的合法地位44-45
- 6.3.2 规范民间网络借贷主体的权利义务45-46
- 6.3.3 细化民间网络借贷的贷款用途46-48
- 7 结论48-50
- 参考文献50-53
- 后记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宏光;谢勇模;;P2P网络借贷平台与内生金融发展[J];银行家;2011年03期
2 王艳;陈小辉;邢增艺;;网络借贷中的监管空白及完善[J];当代经济;2009年24期
3 张娜;;P2P在线借贷研究述评[J];经营管理者;2010年08期
4 苏莉娟;严亮;;浅谈我国民间网络借贷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金融经济;2011年12期
5 莫易娴;;P2P网络借贷国内外理论与实践研究文献综述[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年12期
6 吴晓光;;论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客户权益保护[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2年02期
7 王继晖;李成;;网络借贷模式下洗钱风险分析及应对[J];金融与经济;2011年09期
8 陈静俊;;P2P网络借贷:金融创新中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1年13期
9 孙英隽;苏颜芹;;微金融的发展趋势:网络借贷[J];科技与管理;2012年01期
10 王立国;;民间金融法律规制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蓉;论我国民间金融管制的重构[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高春华;中国农村高利率民间借贷问题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06年
2 乔大元;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罗佛传;银行信贷征信体系建设的国内外比较及其在我国的完善[D];苏州大学;2008年
4 程丽君;浙江农村互助式民间融资的法律探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5 袁异清;我国商业银行客户信用评级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民间网络借贷法律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84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rfa/508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