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询问答复的难言之隐——探究法律询问答复的性质归属
本文关键词:法律询问答复的难言之隐——探究法律询问答复的性质归属
更多相关文章: 立法解释 具体应用解释 法律询问答复 法工委
【摘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基于《立法法》第64条的法律规定,有权对有关具体问题的法律询问进行研究予以答复。法律询问答复制度自出现之日起就充满着争议和不确定性,在《立法法》实施之前是一个没有经过法律确认的制度,在立法法实施后,基于实践的需要和为了充分发挥其灵活性的目的,法律询问答复的性质依然没有定论,既不是立法解释,也不能等同于具体应用解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法律询问答复的性质只能定位为没有强制规范效力的和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理解法律的关键性依据。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
【关键词】: 立法解释 具体应用解释 法律询问答复 法工委
【分类号】:D921
【正文快照】: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加强法律解释工作,及时明确法律规定的含义和适用法律依据”,这无疑是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建成的前提下,对我国的法律解释机关1,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法律解释工作提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梁洪霞;;论法律询问答复的效力[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2 周宇骏;;试论全国人大法工委法律询问答复的效力[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春业;郭剑峰;;普通公民应享有对法律文件解释的启动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王春业;;普通公民也应享有对法律文件审查的启动权——由一个地方性法规与国家部委文件适用争议案例引发的思考[J];北方法学;2007年06期
3 孙日华;;法律解释的层次[J];边缘法学论坛;2009年02期
4 张羽君;;中国诸法规之比较[J];研究生法学;2009年02期
5 王茂跃;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性质的探讨[J];档案管理;2005年06期
6 张羽君;;中国法规形式的比较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7 林维;;论刑法立法解释权与立法权和司法权的纠葛[J];当代法学;2006年05期
8 丁伟;;论中国国际私法立法体系的和谐发展——制定《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引发的几点思考[J];东方法学;2009年04期
9 李惠青;;论“其他财产”抵押权的物上追及力与对抗第三人的例外[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10 吴恩玉;;上下位法间的效力优先与适用优先——兼论自治法规、经济特区法规和较大市法规的位阶与适用[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兴坤;中国大陆地区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1978-2008)[D];南京大学;2010年
2 吴恩玉;法律位阶及相关适用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陈光;我国区域立法协调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刘晓宏;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权力、程序、文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杨伟东;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强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范立新;从税收专制主义到税收宪政主义[D];厦门大学;2003年
7 刘志欣;中央与地方行政权力配置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8 陶杨;法治背景下的行政法律规范冲突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9 李迎春;行政法视角下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10 刘行;行政审判依据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中蕾;法律保留原则下的基本权利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健;论我国驰名商标司法认定制度的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张馨元;“较大的市”地方性法规的立法空间及趋势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马胜利;非营利组织税收优惠法律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郭泽霞;中国当代教育立法研究(1949~1985)[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6 何玉群;反垄断执法机构与行业监管机构关系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7 雷艳平;幼儿园在幼儿人身伤害中的民事责任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8 汤晨;我国配套立法及其监督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9 邱晨;我国配配套立立法制定定主体体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10 江小芳;我国配套立法的类型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梁洪霞;;论法律询问答复的效力[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2 俞静尧;试论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委员会建设[J];法学评论;1993年05期
3 徐向华,林彦;我国《立法法》的成功和不足[J];法学;2000年06期
4 徐平;;浅谈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监督的几个问题[J];人大研究;2008年08期
5 大卫·V·施耐德;姜世波;;民间立法何以被称为法律[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丽琴;质疑立法解释——兼为法律解释正名[J];法学论坛;2002年03期
2 杨新京;关于立法解释执行中的几个问题[J];检察实践;2004年01期
3 李希慧,廖梅;我国刑法立法解释性质问题探讨[J];法学;2004年08期
4 刘军平;;浅析中国古代立法解释的几个特征[J];法律文化研究;2005年00期
5 刘军平;;中国古代立法解释试诠[J];求索;2005年12期
6 李金玉;;我国刑法立法解释浅析[J];政法学刊;2006年02期
7 刘艳红;;刑法立法解释若干问题新析[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覃辉;罗昭;;论立法解释的概念及其特征[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4期
9 赵立新;;应加强地方立法解释工作[J];吉林人大工作;2007年07期
10 刘丁炳;;刑法立法解释问题探析[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董茂云;;从香港“无证儿童”案引起的争论看两大法系带来的影响[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法的移植与法的本土化[C];2000年
2 浦增元;尤俊意;;政府规章的立法解释与应用解释异同研究[A];1996年政府法制研究报告[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克;加强立法解释的必要性[N];社会科学报;2001年
2 陈金钊;不宜废除立法解释[N];检察日报;2003年
3 孙瑞灼;劳务派遣限制性立法解释意义重大[N];中国信息报;2007年
4 海明威;成都人大采纳“的哥”意见 首启“立法解释”为百姓解难[N];中国社会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赖晓莉;的哥跑车发生意外算工伤吗 一个顿号引发立法解释[N];成都日报;2007年
6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之立法解释与司法解释效力辨析[N];检察日报;2002年
7 记者 张学勇;着手进行“一户一表”相关立法解释工作[N];中国消费者报;2009年
8 记者 陈丽平;立法解释是立法的重要形式[N];法制日报;2014年
9 铜山县检察院 王艳雯;法官解释该不该慎用[N];江苏法制报;2008年
10 孙瑞灼;劳务派遣限制性“立法解释”意义重大[N];贵阳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钰;刑法立法解释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2 曹艳梅;刑法立法解释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3 袁小丽;刑法立法解释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张庆勇;论刑法立法解释[D];山东大学;2007年
5 郭胜峰;刑法立法解释若干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郑辉;我国立法解释制度存废之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2年
7 刘军平;中国古代立法解释探析[D];湘潭大学;2003年
8 罗香琴;刑法立法解释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9 赵丹;论刑法的立法解释[D];吉林大学;2004年
10 郭光建;立法解释与司法解释的互动关系研究[D];烟台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234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923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