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前后吴玉章宪政思想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本文关键词:五四前后吴玉章宪政思想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宪政思想 吴玉章 五四前后 宪政理论 改良主义 社会主义思想 君主立宪 清王朝 戊戌变法 救亡图存
【摘要】:正一、最初的改良主义宪政思想吴玉章青少年时代,正是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重的时期,也是中国近代宪政思潮逐步萌生和发展的时期。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清王朝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面对亡国灭种的时代危机,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利用西方宪政思想,极力批判封建专制政治因循守旧,希望清王朝能变法图强,为废君主专制立君主立宪而奔走呼号,社会反响强烈,戊戌变法就是维新思潮影响下的政治运动。吴玉章受此影响,增强了自己的爱国责
【作者单位】: 西华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宪政思想 吴玉章 五四前后 宪政理论 改良主义 社会主义思想 君主立宪 清王朝 戊戌变法 救亡图存
【基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课题“四川文化名人吴玉章宪政思想研究”
【分类号】:D909.2;D921
【正文快照】: 一、最初的改良主义宪政思想吴玉章青少年时代,正是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重的时期,也是中国近代宪政思潮逐步萌生和发展的时期。1895 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清王朝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面对亡国灭种的时代危机,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利用西方宪政思想,极力批判封建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鹏鸣;试论康有为的大同理想[J];安徽史学;2000年04期
2 陶季邑;;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J];安徽史学;2011年04期
3 赵颖霞;;李石曾的政治思想及实践活动述评[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张戈;;中共第一代留日学生群体探析[J];北京党史;2011年01期
5 陈凤姑;论《新民丛报》在中国近代文化界的影响[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6 杨庆芳;刘兰肖;;《新民丛报》与西方近代学术的译介和传播[J];出版发行研究;2006年06期
7 董金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角度与层次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郑洪泉;杨暻公与第一次大革命在四川的兴起[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9 宋银桂;“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文化诠释[J];船山学刊;2004年04期
10 郑林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新论[J];党的文献;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钱听涛;;伟大的开端,艰辛的探索——从五人临时政治局的成立和南下决策说起[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一辑)[C];2007年
2 朱馥生;;中国国情与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和发展[A];近现代史与国情问题研究[C];1991年
3 林星;;福州女性与近代社会变迁[A];闽都文化研究——“闽都文化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珊珊;新民·新知·新文化:《新民丛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孙桂珍;国民革命军政工制度研究(1924-1949)[D];南开大学;2010年
3 郑林华;墨家思想与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何建国;领袖著作与意识形态:孙中山著作的出版与传播研究(1919—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龙长安;近代中国联邦制运动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6 蔡胜;舆论视野中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7 周利生;吴廷康与中国大革命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陆远权;重庆开埠与四川社会变迁(1891—1911年)[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蔡尚伟;成都、重庆的城市文化与报业[D];四川大学;2003年
10 张继才;论中国近代的联邦主义[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培宇;关于《救国时报》中的抗日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丹;吴玉章高等教育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李艳利;《蒙学报》与晚清中国儿童文学的觉醒[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戈;近代中国早期留日学生群体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洪哲;蓄势:蒋介石在江西(1926.9-1927.3)[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吴寿欢;《东方杂志》(1918-1926年)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7 李红梅;武汉国民政府与中国民主政权建设[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8 赵颖霞;李石曾的教育思想及其实践述论[D];河北大学;2003年
9 李雪燕;华法教育会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姜宁;《新华日报》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吉林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建超;魏吉华;;论五四前后陈独秀的宪政思想[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2 贾孔会;民初宪政实践与孙中山的宪政理论创新[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张卫海;;新宪政理论与古典宪政理论制度设计思想的比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12期
4 史广全;;吴玉章宪政思想及其对当代的启示——纪念吴玉章诞辰130周年[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9年01期
5 李盈;吴玉章与中央社会主义学院[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996年06期
6 刘宝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的确立、发展和创新——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宪政思想为中心的历史考察[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7 孙婧;李大钊早期宪政思想研究[J];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徐元花;;Confucianism versus Constitutionalism——A Primary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Legal Cultures[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28期
9 李昌道;孙中山宪政思想述略[J];青海社会科学;1981年04期
10 文昌聿;;吴玉章参加长征了吗[J];咬文嚼字;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亭友;;马克思主义有宪政思想吗?[A];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曹丹;;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与近代宪政思想传播[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3 吴达德;;论吴玉章在海外的抗日宣传活动[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下卷)[C];2005年
4 聂蒲生;;新中国成立前马克思主义在四川的传播与中国化研究[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度(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张群喜;李文怡;卢轩;;志丹陵石碑(原碑)科学保护处理的总结[A];文物保护与修复纪实——第八届全国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大会学术报告安排[A];中国免疫学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6年
7 苗均全;刘东朝;;论民主革命时期延安大学的办学特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1)——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研究[C];2009年
8 张应超;;辛亥革命时期井勿幕的活动[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C];1981年
9 吴浪波;;互助论在近代中国的传播与影响[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C];2005年
10 罗建勋;;论教育家的仁德情感素养[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茜;精彩诠释孙中山宪政思想[N];光明日报;2003年
2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理论研究中心 徐卫红;吴玉章: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教育家[N];中国教育报;2011年
3 ;吴玉章 救国情切故乡情深[N];成都日报;2011年
4 李庆刚;“留作青年好范畴”[N];学习时报;2010年
5 曾丙健 张迎新;苏、法、日与吴玉章从严治校的因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纪宝成;“一辈子做好事”的人[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吴茜;解读孙中山之宪政思想[N];中华读书报;2003年
8 水直;吴玉章领导荣县独立[N];成都日报;2005年
9 通讯员 廖雅琴 李燕燕 熊学莉 本报记者 冯竞;标新立异闯科海[N];科技日报;2003年
10 李之洋;语言文字学家和教育家——吴玉章[N];光明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静熔;《独立评论》的宪政思想[D];重庆大学;2008年
2 国怀林;孙中山宪政思想的发展阶段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3 李默海;孙中山的宪政思想及其实践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4 宋俭;新民主主义宪政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5 王代莉;五四前后文化调和论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6 李统兴;歧路短歌[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李爽;中国社会学社成员社会建设思想研究(1928-1937)[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蒙兴灿;五四前后英诗汉译的社会文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常保国;民主、人权与中道[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10 王人博;中国近代宪政思潮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石强;两种宪政思想的对撞[D];郑州大学;2011年
2 刘明扬;李敖宪政思想初探[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3 袁永林;古希腊罗马宪政思想的发展历程及影响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4 韩道权;胡锦涛宪政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5 李丹;吴玉章高等教育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吴庆涛;梁启超对近代中国宪政思想传播的贡献[D];山东大学;2007年
7 郑红;论西方中世纪封建宪政思想[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8 李明照;孙中山、毛泽东宪政思想比较研究[D];青海民族大学;2011年
9 张克威;康有为宪政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10 吕途;马克思、恩格斯宪政思想及其当代启示[D];黑龙江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111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611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