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e租宝”事件刑法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7-11-02 06:24

  本文关键词:“e租宝”事件刑法学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非法集资 互联网金融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集资诈骗罪


【摘要】:“e租宝”案作为近年来影响最为深重的金融违法事件之一,折射出互联网金融创新进程中潜藏的诸多风险。根据官方公布资料,该平台上线一年半时间以来,通过虚构融资转让标的等方式,持续进行以新还旧、自我担保等手法操作,借助高息承诺引诱吸收公众存款逾500亿,涉及投资人数约90万①。这一事件暴露出我国互联网金融领域飞速发展与制度缺失的突出矛盾,也在一定程度体现了刑法面对金融创新领域违法犯罪活动的规制困惑。文章以“e租宝”事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现有公开资料归纳梳理,着重分析该事件认定处理过程中的焦点与难点问题,从刑法学理论角度对其可能涉及的具体刑事责任做适用性分析。应当看到,“e租宝”事件不仅作为互联网金融异化经营的缩影存在,也代表了非法集资活动网络空间延伸趋向,以该事件为起点衍生至网络视域下的集资犯罪研究具有必要性与亟待性。文章立足微观与宏观不同洞察角度,一方面基于事件本身进行传统学理探讨,另一方面结合已审判类似案件对网络情境下集资犯罪作一共性特征梳理,提出需要充分重视新型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非法集资活动形态不断演进变化的观点,同时认为涉互联网非法集资活动的刑法规制需要以罪刑法定为基础,剥离外在不断变化的样态与形式,从行为本质把握是否当责。“e租宝”金融违法事件呈现出与非法集资活动的密切关联,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同时带来一定争论,主要焦点包括:如何有效区分“类‘e租宝’外观”互联网借贷平台常规经营与异化的非法集资活动;如何从学理上判定涉案主体为单位抑或个人;数量众多的员工是否会被追责,追责限度如何把握等。此外,庞大复杂的涉案数额应当如何认定,投资人在事件中呈现的互动性地位是否导致其承担相应责任也需作一探讨。文章通过学理论证得出如下观点:第一,“e租宝”具有P2P外观形态,但在实际经营过程中触及非法集资规定红线,或涉集资犯罪;第二,针对是否构成单位犯罪,文章从肯定条件和否定条件相异角度进行刑法学讨论,提出不同认定标准;第三,部分知情员工可能涉及共同犯罪,应以构成要件为基础结合侵害法益内容,于主客观相一致原则下谨慎界定追责范围;第四,普通投资人于客观上一定程度推动了集资活动进程,但不应受到刑法责难;第五,在涉案数额的认定上,应剖析不同情形区分对待。由于本文成文时日仍处侦察阶段中,该事件最终得到何种刑法评价并未得知。文章依据有限公开资料对涉案情节进行归纳总结,选取相关性程度较高的刑法罪名进行理论比对,从可罚性角度出发,认为事件最终可能会触及但不限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对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适用需充分把握集资行为基本特征,对集资诈骗罪的认定要注重“非法占有目的”的理解。此外,基于对相关罪名构成要件与认定侧重的探讨,梳理出个罪适用界分,希冀为司法实务有所裨益。“e租宝”事件的形成借助于网络空间,呈现出相较传统集资活动诸多不同特征。文章基于“e租宝”事件,结合“东方创投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优易网集资诈骗案”等过往已审结类似案件,以微知著,延展至网络空间内集资活动犯罪类型研究,着重阐释网络异质因素介入对集资犯罪外观、完成形态、共同犯罪等方面的影响。金融创新背景下,非法集资活动手段也不断翻新,可以明确的是,刑法打击利用创新手段与新兴科技进行集资犯罪活动的立场毋庸置疑。同时应当看到,现阶段我国对于非法集资活动的法律规制还存在诸多疏漏,制度缺失与监管缺位一方面给集资犯罪带来新的滋生空间,另一方面难以对金融创新平稳发展形成合理引导。文章建议从立法高度明确集资活动相关概念界定,针对创新金融常规经营可能导致的非法集资触碰,加深刑法谦抑理解,或可增加适当抗辩事由,以求达到约束与自由的平衡。
【关键词】:非法集资 互联网金融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集资诈骗罪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4.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引言9-11
  • 一、“e租宝”事件概况及争议焦点11-29
  • (一) 事件回顾11
  • (二) 争议焦点分析11-29
  • 二、事件或涉相关罪名分析29-48
  • (一) 是否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29-37
  • (二) 是否构成集资诈骗罪37-43
  • (三) 是否涉及非法经营罪43-46
  • (四) 是否涉及其他犯罪46-48
  • 三、事件折射网络情境下集资犯罪的异化48-56
  • (一) 网络集资外观的异化48-49
  • (二) 犯罪完成形态的异化49-54
  • (三) 共同犯罪形态的异化54-56
  • 四、网络集资行为刑法规制思考56-61
  • (一) 利用网络越轨经营刑法介入之必要56-57
  • (二) 创新金融常规经营刑法介入之限缩57-61
  • 结语61-62
  • 参考文献62-67
  • 致谢67-6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和平;林之诠;;坚决打击和努力铲除非法集资“恶之花”[J];西安金融;2006年05期

2 罗明辉;;浅议非法集资[J];长沙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3 彭冰;;非法集资活动规制研究[J];中国法学;2008年04期

4 彭冰;;非法集资活动的刑法规制[J];清华法学;2009年03期

5 卢洁;;非法集资合法化问题刍议[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0年03期

6 贾子欢;;浅析非法集资的认定与规制[J];法制与社会;2010年09期

7 韩学军;;根治非法集资问题探析[J];辽宁经济;2011年10期

8 ;关于非法集资犯罪有关问题的研究[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6期

9 李晓强;;关于非法集资犯罪的几个问题[J];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10 虞晟;;规制非法集资犯罪的法律规范透析[J];中国外资;2012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鹏;非法集资法律规制透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2 郑欣;我国制度变迁与非法集资法律规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解锦虹;天津市非法集资犯罪现状及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杨新星;“非法集资”行为的法律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5 盛婷;非法集资的法律规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6 李敬;论对非法集资的综合法律防治[D];山东大学;2012年

7 侯云生;非法集资犯罪治理对策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8 林雨兰;非法集资行为的刑法规制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9 田守明;鹤岗市非法集资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10 唐再明;非法集资犯罪成因与防控研究[D];湘潭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303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11303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8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