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刑法中的介入因素_《云南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1-03 08:32

  本文关键词:刑法因果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云南大学》 2012年

刑法因果关系研究

冯保立  

【摘要】:刑法因果关系是刑法理论体系中重要的研究课题,这体现在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两个方面。一方面其系统研究自近代产生以来就争论不断,许多研究者提出了相对科学的研究原则和方法,但至今仍未形成一个能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的通说;另一方面司法实践迫切需要解决这一难题,因为司法机关在确定刑事案件时经常离不开因果关系的确定。缘于此,笔者本着理论为实践服务的目的,将刑法因果关系研究选定为硕士论文题目。 刑法因果关系研究在刑法学上的争论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期间提出的理论繁多。本文在介绍各主要学说的基础上,认为刑法因果关系研究需绕开我国关于此问题的“偶然”和“必然”学说之争,借鉴英美法系因果关系研究的双层模式,即刑法因果关系研究分为事实因果关系研究和法律因果关系研究。事实因果关系的判断采两个标准,即若无此行为结果不会发生或只保留该行为结果同样会发生,则行为就是结果事实上的原因。法律因果关系是刑法因果关系研究的重点和各种学说争论的主要焦点,同时其研究有时受到社会政策、具体案件的复杂情形及社会学等其它因素的影响。因此,准确区分刑法因果关系与哲学意义上因果关系之间的异同就变的尤为重要。本文认为事实因果关系的研究需遵循哲学因果关系的指导,而法律因果关系的研究则更多体现刑法因果关系的本质和特点,其研究与哲学意义上的该概念有较大区别。也就是说法律因果关系研究是从刑法的角度上,根据一定标准确定引起结果的事实原因和特定结果之间具有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刑法因果关系的研究对象为特定行为、结果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因果关系研究之前无法确定行为与结果的性质,因而行为和结果是否具有特定社会意义都无法判断,即不能以行为和结果是否具有危害性等其它条件限定刑法因果关系研究的范围。当然从司法实践的角度上看,特定机关通常具有合理理由怀疑行为或结果发生的正常性,从而将其作为刑法因果关系研究的对象。法律因果关系的判断有时需考虑主观因素方能判定,因而本文拟将刑法因果关系归入到责任论。 特殊类型刑法因果关系的研究具有特殊性,不作为犯罪因果关系在确定其原因时,不是以行为对结果的直接作用作为其判断标准,而是从一定社会意义的角度上确定特定该为行为与特定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因而不作为犯罪因果关系的研究更能体现其于哲学意义上该概念的区别。共同犯罪因果关系的研究具有整体性和独立性,也就是说在研究共同犯罪的因果关系时需从整体上确定所有行为与特定结果之间的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但也需要研究每个行为人实行行为与结果的关系。面对我国日益严峻的环境犯罪和环境犯罪因果关系具体认定过程的复杂性,本文认为我国刑事立法需引入日本关于确定环境犯罪因果关系的推定制度。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1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俊雄;;从刑法因果关系学说到新客观归责理论之巡历[J];法学家;1997年03期

2 陈兴良;;刑法因果关系:从哲学回归刑法学——一个学说史的考察[J];法学;2009年07期

3 郭伟;;大陆法系刑法因果关系论的巡历——兼论我国相关理论的发展[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张绍谦;英美刑法理论中的因果关系探析[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5 何秉松;论刑法因果关系——兼论刑法必然、偶然因果关系争论的终结[J];法学研究;1994年02期

6 李光灿;论犯罪中的因果关系[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7 胡正謁;从哲学上的因果关系看刑法上的因果关系[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2年01期

8 陈兴良;刑法因果关系研究[J];现代法学;1999年05期

9 张晓辉;论不作为犯罪因果关系中的主观性[J];政法论坛;1987年01期

10 储槐植,汪永乐;刑法因果关系研究[J];中国法学;2001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路强;论刑法因果关系[D];山东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李川;张飞虎;;不纯正不作为犯罪等价性的判断标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4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5 税尚军;;正视问题 突出重点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6 周智健;徐刚;;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7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9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仰海峰;;表象体系、主体幻觉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职能——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探析[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长坤;刑事涉案财物处理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吴波;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张少林;被害人行为刑法意义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贾蓓;新世纪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7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8 黄桂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构建[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孙春萌;奥运会开幕式多元文化及价值探讨[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孙德茹;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俊雄;;从刑法因果关系学说到新客观归责理论之巡历[J];法学家;1997年03期

2 程康彦;;略论刑法中的因果关系[J];法学评论;1983年01期

3 梅澤濬;哲学上的因果关系及其在刑法中的运用——讀書心得[J];华东政法学报;1956年01期

4 马克;如何解决刑法科学中的因果关系[J];法学;1957年01期

5 杨兆龙;刑法科学中因果关系的几个问题[J];法学;1957年01期

6 何秉松;论刑法因果关系——兼论刑法必然、偶然因果关系争论的终结[J];法学研究;1994年02期

7 陈兴良;;从归因到归责:客观归责理论研究[J];法学研究;2006年02期

8 李光灿;论犯罪中的因果关系[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9 艾伦·诺里;叶资生;;对犯罪因果关系的批评[J];环球法律评论;1992年04期

10 陈兴良;刑法因果关系研究[J];现代法学;1999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信勇,张小天;刑法因果关系理论的一个哲学基础[J];法学研究;1994年01期

2 陈兴良;刑法因果关系研究[J];现代法学;1999年05期

3 鲁森,石胜勇,刘朋;刑法因果关系问题研究[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4 周国良;刑法因果关系的定型性——从条件说到客观归责理论的考察[J];检察实践;2005年03期

5 戚庚生;关于刑法因果关系的论争及其理论偏误[J];南京社会科学;1992年04期

6 李敏;论我国刑法中的因果关系[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7 胡亮;试述刑法因果关系的概念、研究对象及其特征[J];求实;2004年S4期

8 王卿;;浅谈刑法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J];法制与社会;2009年22期

9 张俊霞,桂梦美,王国新;刑法因果关系理论巡历与新思考[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10 白成祥;;刑法因果关系必然性探微[J];当代法学;198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肇树;陈海宏;;生态文明建设的刑法保障[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琪;;论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过失的区别[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3 姚兵;;德国犯罪论体系中目的犯沿革考评[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4 欧阳涛;;认真学习贯彻董必武刑事法律思想——纪念董老诞辰115周年[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一辑)[C];2001年

5 欧阳涛;;刑事司法公正与效率的重要保障[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二辑)[C];2003年

6 谭志君;;我国入世后的涉外犯罪问题[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2年

7 王牧;;犯罪学与刑法学的科际界限[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2年

8 游伟;谢锡美;;非犯罪化思想及其借鉴[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吴大华;于志刚;;境内外多次犯罪中前科记录之应用规则[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夏尊文;陈建军;张介玉;;刑罚泛化否定论——兼与吴宗宪先生商榷[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天津市人民检察院 丁晶 天津市北辰区人民检察院 王文萍;[N];检察日报;2011年

2 刘金林;[N];检察日报;2005年

3 王松苗;[N];检察日报;2006年

4 韩华 吴磊 旺兴;[N];法制日报;2003年

5 郑琳 田斌;[N];检察日报;2005年

6 张曙光;[N];法制日报;2003年

7 马春艳 王红军;[N];检察日报;2003年

8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兴良;[N];人民法院报;2001年

9 西北政法大学校长 贾宇;[N];光明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秦楠;[N];阿勒泰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长红;刑事责任基本原理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2 王桂萍;定罪总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3 田鹏辉;片面共犯论[D];吉林大学;2004年

4 郑军男;不能未遂犯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5 赵威;数额犯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崔胜实;过失渎职犯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7 马荣春;罪刑关系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8 赵金成;洗钱犯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9 熊永明;伪造文书罪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10 陈炜;量刑情节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保立;刑法因果关系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2 赵侃;论刑法因果关系[D];中国政法大学;2012年

3 陆凌;刑法因果关系认定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胡文磊;被害人特异体质影响刑法因果关系若干理论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王聪颖;渎职罪因果关系初探[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6 钱若男;不作为犯罪因果关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7 张晓兴;刑法上因果关系之“相当性”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8 张雯琼;西方刑法因果关系理论述评[D];广西大学;2012年

9 吕振华;论介入因素下的刑法因果关系[D];河南大学;2011年

10 熊明明;刑法中因果关系判断标准之重构[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刑法因果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26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1626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1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