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杀人案死缓限制减刑量刑情节研究
本文选题:限制减刑 + 死缓 ; 参考:《甘肃政法学院》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故意杀人案判处死刑相对于其他案件来说较为普遍,故意杀人案件的死刑执行数量也占全部死刑案件的很大一部分。要减少死刑执行数量,必须从占死刑案件大多数的故意杀人案件着手,所以,对故意杀人案件的死刑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故意杀人案件是否应当判处死刑,关键在于量刑情节的不同,每一个案件的量刑情节所体现的量刑功能都与被告人和被害人的利益息息相关。本文通过七个故意杀人的典型案例分析不同犯罪情节在案件中的量刑功能,期盼能够摸索出故意杀人案件判处死缓限制减刑的规律,在控制死刑执行数量方面与刑罚的价值方面找到平衡,通过分析自首、坦白、累犯、民间矛盾引发、被害人家属谅解、经济赔偿、亲属协助抓捕、杀人手段残忍等量刑情节对故意杀人案适用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并且限制减刑的影响,对于情节严重,社会危害大的故意杀人案件,可以考虑限制减刑,情节轻微,社会危害相对较小的案件,可以不限制减刑。
[Abstract]:The death penalty is more common in intentional homicide cases than in other cases, and the number of executions in intentional homicide cases also accounts for a large part of the total death penalty cases. In order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execution of death penalty, we must start from the intentional homicide cases which account for the majority of death penalty cases. Therefor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control the death penalty in intentional homicide cases. Whether the death penalty should be imposed in a case of intentional homicide lies in the different circumstances of sentencing. The sentencing function embodied in the circumstances of each cas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interests of the defendant and the victim. Through seven typical cases of intentional homicid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entencing function of different crime circumstances in the case, hoping to find out the law of the death penalty suspension limit commutation in the intentional homicide case. To find a balance between the control of the number of executions and the value of punishment, through analysis of voluntary surrender, confessions, recidivism, civil conflicts, understanding of victims' families, economic compensation, and relatives' assistance in apprehending, Cruel means of murder and other sentencing circumstances apply the death penalty in cases of intentional homicide for a period of two years and limit the impact of commutation of the sentence. In cases of intentional homicide where the circumstances are serious and social harm is great, consideration may be given to limiting the commutation of the sentence, the circumstances being minor, In cases where social harm is relatively small, commutation of sentence may not be restricted.
【学位授予单位】:甘肃政法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92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是过失伤害致死还是故意杀人[J];人民公安;2000年05期
2 邱玉村,张太范;故意伤害致死与间接故意杀人认定新议[J];人民司法;2001年06期
3 阮方民;;故意杀人,定罪准确[J];观察与思考;2001年03期
4 朱明锁;故意杀人后乘机取走被害人随身财物之定性——兼谈刑法上的占有[J];检察实践;2002年02期
5 夏春德;;论抢劫罪中的非必要的故意杀人[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詹红星;;故意杀人案件的死刑限制适用[J];韶关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白振平;;故意杀人犯罪伴随行为的认定[J];中国检察官;2008年08期
8 ;故意杀人与故意伤害的认定[J];司法业务文选;2009年14期
9 陈波;;论酌定从宽处罚情节的规制——以廖婷婷故意杀人案为例[J];法制与社会;2009年31期
10 颜超明;;故意杀人行为的“类型化”思考[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小让;张彦民;;由道路交通意外转变为故意杀人案4例[A];法医临床学专业理论与实践——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六届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2 刘宁生;邢庭;;是交通事故还是故意杀人[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三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黎军;杨文滔;;死缓限制减刑制度的初步检视——基于中级法院司法实践的考察[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册)[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易爱民 李春艳;故意杀人在逃嫌疑人相继落网[N];人民公安报;2011年
2 宋 翔 张太范;“杀害被绑架人”不等于故意杀人行为[N];人民法院报;2005年
3 河南省平顶山市检察院 王晓民;抢劫罪中暴力行为不宜包括故意杀人[N];检察日报;2008年
4 朱明锁;故意杀人后乘机掠财如何定性[N];检察日报;2002年
5 李克杰;宝马碾死男童,司机肯定是故意杀人吗[N];检察日报;2010年
6 本报通讯员 王鹏黑 武卫 李慧泽;绥德警方48小时破获故意杀人案[N];榆林日报;2011年
7 许铭君 代先锋;虞城县公安局追逃佳绩获省公安厅好评[N];商丘日报;2011年
8 沈轩;安医大二附院故意杀人案快速侦破[N];安徽日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潘从武 本报通讯员 何涛;貌似矿井事故其实故意杀人[N];法制日报;2013年
10 记者 余建华 孟焕良 通讯员 郑国良;浙江高院再审陈建阳等抢劫盗窃案 项生源故意杀人案在嘉兴公开庭审[N];人民法院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梦;死缓限制减刑制度初探[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4年
2 谭琰;我国十个故意杀人冤假错案的实证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3 刘婕;因婚恋纠纷引发的杀人案件之死刑标准[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4 杨培培;故意伤害致死与故意杀人界限的认定[D];黑龙江大学;2015年
5 杜虹良;我国故意杀人案死刑适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D];湘潭大学;2014年
6 周兰;“民间纠纷”与故意杀人罪的死刑限制[D];苏州大学;2015年
7 张雨;吉某某故意杀人案评析[D];湖南大学;2016年
8 王磊;田某某故意杀人案评析[D];湖南大学;2016年
9 马小娟;故意杀人案死缓限制减刑量刑情节研究[D];甘肃政法学院;2017年
10 刘志加;民间纠纷引发的故意杀人案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838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1983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