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盗窃罪中扒窃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20-02-23 06:53
【摘要】:刑法第八修正案颁布以后,扒窃作为一种独立的犯罪行为被规制在刑法典条款中。国外单独对扒窃进行理论研究的著作很少,国内对于扒窃的理论研究也才刚刚开始。本文综合采用了比较研究、解释研究和历史研究等方法,对于扒窃行为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和论证。 本文站在结果无价值论的基本立场之上,同时采纳了行为无价值论的合理观点,分别对扒窃的定义、扒窃的构成、扒窃的性质以及扒窃的犯罪形态等目前学界存在争议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首先,在扒窃的定义问题上,本文充分借鉴了学界关于扒窃概念的观点,明确提出扒窃是在公共场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窃取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的行为,并在此基础上对扒窃行为的特点进行了概括、对扒窃行为的类型进行了区分,从而对于扒窃行为形成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其次,在扒窃的构成问题上,本文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对扒窃行为成立犯罪的构成要件进行了界定,同时也对围绕着扒窃行为出现的一些理论争议点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笔者的观点;再者,在扒窃的性质问题上,,本文认为扒窃行为构成犯罪的首要条件就是该行为必须要对刑法保护的法益造成现实的危害,进而明确地提出了扒窃行为构成犯罪既遂属于结果犯而非行为犯的基本观点,从而消解了学界关于扒窃行为定性争议;最后,在扒窃的犯罪形态问题上,本文在普通盗窃的犯罪既遂基础上探讨了扒窃的犯罪既遂问题,同时明确提出扒窃行为存在犯罪未遂形态,并从理论和实践上提出了充分的根据,从而对扒窃行为的犯罪形态进行了科学地界定。 通过对扒窃行为的这四个问题进行系统地论述,本文提出了大胆的理论见解,以期对学界关于扒窃的种种争论提供合理的借鉴和参考。同时,对于司法实践中在扒窃案件的立案、侦查、起诉以及审判中出现的种种疑难问题的解决,本文也具有参考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4.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齐文远;苏彩霞;;刑法中的类型思维之提倡[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2 陈家林;;论刑法中的扒窃——对《刑法修正案(八)》的分析与解读[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3 于志刚;;“风险刑法”不可行[J];法商研究;2011年04期

4 程红;;论刑法解释方法的位阶[J];法学;2011年01期

5 曲新久;;醉驾不一律入罪无需依赖于“但书”的适用[J];法学;2011年07期

6 宋晓明;论理性犯罪的犯罪收益与犯罪成本[J];公安研究;2005年07期

7 杨兴培;;“风险社会”中社会风险的刑事政策应对[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8 李竟芬;;“扒窃入刑”中若干争议的消解[J];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9 贾立岩;;浅谈对公交车上扒窃犯罪及法律适用的几点认识[J];今日科苑;2009年24期

10 冯卫国;论扒窃案件的控制对策[J];辽宁警专学报;2004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张伟珂;[N];人民法院报;2011年



本文编号:25821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25821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8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