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刑法》第13条“但书”之规定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D92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宣南安;;犯罪构成体系从平面化走向阶层化的困境——以三阶层学说为例[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6期
2 徐伟;;刑事一体化视野下的犯罪构成体系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03期
3 赵春玉;;我国犯罪构成体系的发展态势[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0年01期
4 田治勇;;犯罪构成体系论——以人权保护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2008年29期
5 田治勇;;犯罪构成体系论——以人权保护为视角[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7年11期
6 姜雯;;三大犯罪构成体系之实例比较分析[J];中国检察官;2011年12期
7 秦晓;;定量因素的性质及在犯罪构成体系中的地位[J];理论界;2009年11期
8 黎宏;;我国犯罪构成体系不必重构[J];法学研究;2006年01期
9 刘晖;刘霞;;论我国刑法中犯罪构成体系之重构[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蔡婷婷;;犯罪构成体系之辨析[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勇;;比较视野下的我国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A];当代法学论坛(2011年第2辑)[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毛冠楠;论我国犯罪构成体系之重构[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伟文;论《刑法》第13条“但书”之规定[D];华东政法大学;2019年
2 杨月娥;客观处罚条件理论的本土化构建研究[D];兰州大学;2018年
3 王磊;论我国犯罪构成体系的完善[D];山东大学;2009年
4 景年红;犯罪构成体系论[D];山东大学;2005年
5 杨建;犯罪构成体系的理性思考[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6 胡蓉花;我国犯罪构成体系之缺陷与重构[D];湘潭大学;2005年
7 汪飞;我国犯罪构成体系“出罪机制”的构建[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8 江思聪;我国犯罪构成理论体系的反思与改进[D];复旦大学;2013年
9 陈栋;论违法性的体系性功能和地位[D];苏州大学;2009年
10 王鹏;证据法范畴下的犯罪构成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976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2597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