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代驾交通事故赔偿责任主体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6 09:41
【摘要】:2011年5月1日《刑法修正案(八)》正式施行,该修正案将醉酒驾驶行为以危险驾驶罪规定为刑。至此,我国法律对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违法行为形成了全面完整的追责体系,具体包括民事赔偿责任、行政处罚责任以及追究行为人危险驾驶罪的刑事责任。醉酒驾驶被规定为犯罪行为后,代驾做为新兴行业迅速起步并发展起来。机动车具有高速运行的特点,在其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代驾服务是通过为他人驾驶机动车的方式进行的。因此,即使代驾司机驾驶技能足够娴熟,依旧存在发生事故的风险。因交通事故造成第三人损害的,由谁承担赔偿责任当事人之间常常会产生争议。如何正确认定代驾赔偿主体的争议很大,已成为理论和实践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司法裁判案例的援引,说明当前人民法院对代驾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的裁判存在差异的现状,接着介绍了代驾的定义、特征等基本内容,并对不同情形下代驾主体之间法律关系的性质如何定性进行论述,得出本文的观点,然后论证了我国立法和司法对运行支配和运行利益二元论的确认。最后一部分,分四种不同情形,就代驾交通事故的赔偿责任主体得出笔者的观点和结论。本篇论文的正文部分共包含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通过案例提出问题。笔者通过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检索有关代驾的机动车交通事故纠纷案件,分别选取了有偿代驾和无偿代驾的案例各一个。两个案件中人民法院作出的不同裁判结果,说明代驾交通事故责任的承担,在我国司法裁判中尚存在争议。第二部分:代驾主体间的法律关系性质的认定。代驾得以快速发展,主要是因为立法加强了对酒后驾驶行为的处罚。基于当前我国对代驾的研究相对较少,在借鉴国外规定的前提下,首先明确了代驾的基本含义、特征和分类。其次,对不同情形下代驾主体之间法律关系的性质如何定性进行论述得出本文的观点。尤其是无偿代驾的法律关系性质的认定较为复杂,本文将无偿代驾分为三种不同的情形,进而将无偿代驾的法律关系性质认定为义务帮工关系、情谊行为关系和无因管理关系。第三部分:交通事故责任主体的一般认定标准。本文在介绍国外规定及理论时,选择了大陆法系典型代表国家德国和日本。较为全面的论述了两国关于交通事故责任主体的认定标准。其次,本文从立法和司法角度,说明了二元论标准虽然没有被直接规定在我国法律条文中,但实际上已被立法和司法确认。此种确认均是通过对相关法律条文和案例的解读进行归纳、推定得出的。最后,本文认为,我国在《民法典》的编纂中,对交通事故责任主体进行规定时,可以采用机动车保有人或者运行供用者,并将二元论的认定标准明确规定在民法典中。然后通过大量的司法案例进一步规范运行支配和运行利益的判断,使二元论标准的适用更加明确和具体化。第四部分:论述分析本文关于代驾交通事故赔偿主体的观点和结论。有偿代驾的代驾人在驾驶过程中,因过失发生碰撞导致第三人损害的,由代驾人对第三人的损失进行赔偿;如果被代驾人在对代驾人的选任、目的或路线的指示等方面存在过错的,则承担补充赔偿责任。无偿代驾(包括义务帮工无偿代驾、情谊行为无偿代驾、无因管理无偿代驾三种情形)的代驾人在驾驶机动车的过程中,因过错不慎发生交通事故给他人造成损害的,被代驾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代驾人重大过失或者故意造成事故发生的,与被代驾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政法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92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使用侵权复制软件,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不承担赔偿责任?[J];涟钢科技与管理;2019年03期

2 杨蓉;;垄断致损赔偿责任问题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3 颜东岳;;散席后醉驾身亡,能否要求酒友共担赔偿责任[J];新农村;2017年09期

4 潘家永;;寄养的子女损害他人 由谁承担赔偿责任[J];云南农业;2017年08期

5 朱俊刚;;航空赔偿责任性质探究[J];商;2016年11期

6 杨蓉;;试论认知风格对法官在垄断致损赔偿责任诉讼中的影响[J];法制与社会;2016年22期

7 ;鸡舍有漏洞不能减责[J];农家致富;2016年24期

8 廖春梅;;下班途中突发疾病死亡,能否要求用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J];黄河.黄土.黄种人;2016年23期

9 蒋辉明;;交通事故债务 夫妻共同承担[J];江淮法治;2017年04期

10 ;寄养的子女造成他人损害,由谁承担赔偿责任[J];伴侣;201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明;;律师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研究[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2辑)[C];2008年

2 袁建军;;浅析学校承担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一)[C];2005年

3 陈敬根;;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多个原因导致货损赔偿责任规则问题研究[A];“2020年的国际法”暨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论坛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陈瑜;;侵犯专利权之非法获利赔偿责任再审视[A];专利法研究(2014)[C];2017年

5 姚兵兵;;销售商在专利侵权中赔偿责任的确定——过错侵权理论的运用[A];专利法研究(2003)[C];2003年

6 陈君;;担保责任与赔偿责任浅析[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7 胡鹏;;论违法分包情形下雇员受害赔偿责任的承担[A];新西部新丝路新未来——第六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4年

8 闫立宏;岳帅伯;;贸易环境损害国际赔偿研究[A];WTO法与中国论丛(2009年卷)——《WTO法与中国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岳盛;;“区域”资源开采担保[A];区域环境资源综合整治和合作治理法律问题研究——201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17年

10 马征;李志勋;;民事自助行为制度的探讨——失主承担小偷被撞责任分析[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3辑)[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袁婉s,

本文编号:26163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26163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d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