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强制猥亵罪司法适用疑难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3 05:19
【摘要】:刑法学界与司法实务界对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争议一直较为激烈,《刑法修正案(九)》此次修改将强制猥亵罪的犯罪对象由“妇女”扩大到“他人”,并且增加“有其他恶劣情节的”的加重处罚情节,填补了现行刑法规定的不足之处。为解决司法实践中关于强制猥亵罪适用方面疑难问题,从司法为民的角度出发,使强制猥亵罪在司法实践中适用的更加准确,本文就《刑法修正案(九)》修改后关于强制猥亵罪司法适用的疑难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撰写本文的最终目标就是通过对强制猥亵罪中“他人”的范围、“猥亵”行为的内涵、强制猥亵罪与其他犯罪之间的罪数形态问题及“聚众”、“公共场所当众”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加重处罚情形内容的分析,旨在为司法实务提出一些有用的建议。本文不包括引言和结语外,共有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强制猥亵罪中“他人”范围确定的问题。对强制猥亵罪中“他人”一般情况和特殊情况分别进行讨论,通过对“变性人”和“双性人”在司法实案中存在争议的分析,得出结论,从而使“变性人”和“双性人”得到刑法的公平对待。第二部分是关于强制猥亵罪中“猥亵”行为内涵理解的问题。从司法实案引发“猥亵”行为理解的争议和“猥亵”行为的学理解释及理论观点两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最终明确“猥亵”行为的内涵,期望能为解决司法实践中的争议问题提供帮助。第三部分是关于强制猥亵罪罪数形态判断的问题。对“强制猥亵致人死亡”情形的罪数形态、强制猥亵罪与强奸罪同时存在的罪数形态以及强制猥亵罪与侮辱犯罪之间的罪数形态展开细致分析,使强制猥亵罪定罪处罚更加合理、公正。第四部分是关于强制猥亵罪加重处罚情节认定的问题。对“公共场所”在司法实案中的争议和对“其他恶劣情节的”的分析,明确强制猥亵罪中“聚众”、“公共场所当众”的认定条件和对“其他恶劣情节的”的具体判断。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92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焕婷;;台湾地区性侵犯罪刑事立法、司法探析[J];海峡法学;2015年03期

2 王焕婷;;海峡两岸妨害性自主犯罪立法、司法之比较研究[J];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5年04期

3 金泽刚;;由男性遭受性侵害案看性犯罪的法律变革[J];法治研究;2015年03期

4 梅贤明;张太洲;李炳南;;强奸双性人可构成强奸既遂[J];人民司法;2014年22期

5 汪红飞;;论聚众犯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加重犯[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6 符沁莹;;论中国刑法中的性侵犯罪犯罪客体对象的“另类性别歧视”[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3年11期

7 董邦俊;宋立辉;;吸收犯之实践困惑及解决——强奸案件中强制猥亵行为应独立评价[J];东方法学;2013年05期

8 张迎秀;;变性人性别的法律确认[J];法学论坛;2010年03期

9 朱江明;蔡新苗;;刑法对于变性人问题的回应——以性犯罪为视角[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9期

10 丁友勤;胡月红;;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争议问题研究[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赵耀忠;江华;林子豪;袁相斌;朱晓海;章建林;孙美庆;张盈帆;刘安堂;张文俊;朱;何清濂;;性别畸形及性器官整复对策[A];第七届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何庆伟;;男性假两性畸形患者的心态评估及护理对策[A];2007年浙江省男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苏精华;强制猥亵罪的司法认定[D];南昌大学;2017年

2 吴小霞;强制猥亵罪问题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7年

3 熊雪寒;强制猥亵他人罪中“猥亵”含义辨析[D];海南大学;2016年

4 佐娜;强制猥亵妇女罪疑难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5 莫夏华;结果加重犯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6 郑舟舟;论猥亵犯罪的立法完善[D];吉林大学;2014年

7 胡胜;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614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26614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6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