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代替考试罪的缺陷与完善
发布时间:2020-05-23 12:26
【摘要】:“枪手”替考这一现象在我国一直屡禁不绝,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仅仅靠过去的行政法规治理手段已经无法有效遏制替考行为。《刑法修正案(九)》将其入刑,虽然在刑法学界与实践中引发了不小的争议,但其对于治理替考这股不正之风有着特别的优势。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一般替考者与职业替考者,二者在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不同。因此,不能对替考行为人实行“一刀切”,要视行为人具体情况而定。而依据《刑法修正案(九)》中对替考罪的描述来看,其并没有对一般替考者及职业替考者加以区分,这就会导致罪刑不适应的问题。因此,立法专家应通过修改替考罪法定刑的配置,使社会危害性从低到高的行为人有各自对应的阶梯状的量刑标准,既能反映出刑法的谦抑性与罪刑相适应原则,又能最大程度上对替考行为进行有效规制,从而实现刑罚的目的,使替考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替考现象得到有效治理。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924.3
本文编号:2677355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92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周凌;赵金金;;代替考试罪的刑法规制路径及其完善——以《刑法修正案(九)》为视角[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15年05期
2 周光权;;《刑法修正案(九)》(草案)的若干争议问题[J];法学杂志;2015年05期
3 叶良芳;应家峗;;考试作弊及其相关行为的刑法规制探讨—兼评考试作弊系列犯罪的设立[J];法治研究;2015年03期
4 李化德;李亦成;;台湾地区公务人员考试法律制度对祖国大陆考试立法的启示[J];中国考试(研究版);2009年03期
5 蒋极峰;;构建考试法的思考[J];法学杂志;2006年01期
6 王健;;《考试法》千呼万唤何时出[J];湖北教育(时政新闻);2005年01期
7 杨建广;杜宇;;内地与台湾妨害公务罪之比较[J];公法研究;2002年0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张媛;;不法者防不胜防 考试法何时出炉[N];法制日报;2015年
2 练洪洋;;对替考“枪手”应大刑伺候[N];深圳特区报;2014年
3 刘金林;;高考作弊,刑法该如何应对[N];检察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郭瑞馨;考试作弊犯罪若干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6年
2 陈辉;现行教育考试作弊成因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773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2677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