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共同犯罪初探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92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泽华;;我国强奸罪主体定位的合宪性评析——兼论妇女能成为强奸罪直接正犯的缘由[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2 华旭东;女性可否成为强奸罪的直接正犯[J];人民检察;2005年17期
3 肖志锋;;论间接正犯的处罚原则[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年06期
4 江溯;;《奥地利刑法典》犯罪参与体系研究[J];刑法论丛;2012年01期
5 李小涛;;间接正犯与身份[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李欣铭;初轶华;;间接正犯问题研究——以间接正犯的正犯性为视角[J];商;2013年16期
7 王建军;;浅议间接正犯的范围[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高华;;论片面共犯[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9 冯凡英;;也论“片面共犯”[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10 纪仲昊;覃婕;韦鸿静;;强奸罪中性权利的保护缺失与立法完善[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2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云灏;复合共同犯罪初探[D];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8年
2 周研;论女性也应作为强奸罪的直接正犯[D];苏州大学;2011年
3 曹希国;间接正犯基本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4 薛宇;间接正犯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5 李自强;间接正犯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6 田云;身份犯的间接正犯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7 孙晓婷;论间接正犯[D];山东大学;2009年
8 曹星;间接正犯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9 刘大强;间接正犯基本理论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10 赵迎晓;论间接正犯的成立范围[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6年
,本文编号:26948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2694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