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司法视阈下“毒驾”行为犯罪化的定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1 13:09
【摘要】:“毒驾”行为作为逐渐高发的新型危害行为,引发了学界的广泛关注。随着《刑法修正案(八)》出台,将相似危害行为“醉驾”纳入刑法规制范围,“毒驾”入刑也有了相当的民意基础。但刑事立法不能只追求民意,还要尊重客观规律,客观规律应当通过理性分析来进行,理性分析的过程性要求研究做到“有理且有据”,实证研究中的定量分析研究能够以数据为支撑,以理论为导向对在“毒驾”问题进行“有理且有据”的研究。本文将采用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司法视阈下的“毒驾”犯罪问题进行研究,研究旨在探明“毒驾”犯罪结果的严重程度,影响“毒驾”犯罪结果大小的原因,“毒驾”案件定罪逻辑及哪些情节影响定罪。并通过以上的研究结论对司法视阈下的“毒驾”犯罪化问题做较为全面的总结,通过对司法问题的总结兼论“毒驾”入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引言部分对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进行简单介绍,对文献进行回顾,总结理论争议焦点和实务操作难点,并据此制定相对应的研究设计方案,将以两个研究阶对争议焦点和操作难点展开事实与经验的对话,以期提供解决思路。第一阶段旨在探求“毒驾”案件的社会危害性大小和以及找寻影响犯罪结果的具体因素。第二阶段旨在厘清“毒驾”案件的定罪逻辑,并找寻影响定罪逻辑的因素。第一章对定量分析方法进行全面介绍,从数据库的建立到抽象假设的初步选择,再到工作假设的具体提出。根据具体假设设置相应的自变量和因变量,最后根据变量的形式确定最终的分析方法。第二章将对第一阶段的假设进行验证,即以犯罪结果为中心的社会危害性探讨,将犯罪结果作为因变量,对各项假设进行回归分析,分析结果呈现各项假设证伪的样态,发现“毒驾”行为的犯罪现实情况与一般经验不相符合,“毒驾”行为社会危害性严重的部分观点缺乏数据支持。第三章发现司法裁判过程中对以连续多冲撞的行为存在过度解读,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存在扩张适用的问题。接着,以定罪罪名为切入对司法实践中的犯罪化问题进行分析,以定罪罪名作为因变量,对各项假设进行回归分析,最终确立影响定罪逻辑的影响因素。第四章根据质化研究过程的经验总结和量化研究结果的解释分析,对毒驾理论问题进行回溯,对量化研究的技术手段进行反刍。对理论问题的回溯包括法教义学和刑事立法学的讨论以及对司法裁判争议案件进行的刑法思考,对技术手段的反刍包括对研究手段优势的解读和对局限的反思。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D92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秉志;;当代中国犯罪化的基本方向与步骤——以《刑法修正案(九)》为主要视角[J];东方法学;2018年01期

2 徐伟;;犯罪化策略与守法策略:博弈分析及其制度镜鉴[J];理论导刊;2018年03期

3 钱松;;犯罪化正当性原则的规范性与事实性分析[J];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8年02期

4 李茂久;;违法行为犯罪化问题的法理基础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6年22期

5 胡莎;;论英美“过度犯罪化”的判断标准——兼论我国“过度犯罪化”的苗头[J];法治社会;2017年03期

6 龚红卫;;我国刑法修正中犯罪化现象反思[J];犯罪研究;2017年05期

7 王林;;美国刑事司法过度犯罪化——成因后果及对策分析[J];理论界;2015年04期

8 满涛;;我国犯罪化立法的教义学边界——以犯罪构造为中心[J];刑法论丛;2017年04期

9 万国海;;经济领域犯罪化若干问题探讨[J];经济刑法;2008年01期

10 胡莎;;英国诈骗罪过度犯罪化问题及其解决[J];中山大学法律评论;201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张凌;孟永恒;;犯罪化扩张论要[A];中国犯罪学年会论文集(2011年度)[C];2011年

2 褚宸舸;;“吸毒犯罪化”论的困境[A];第十届全国药物依赖性学术会议暨首届中美药物滥用和HIV/HCV共病专题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唐勇;;对增设非法使用毒品罪的几点思考[A];2005年贵州省法学会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陈子军;;互联网儿童色情犯罪的国际犯罪化——从如何防范青少年成为网络“黄毒”受害者谈起[A];2005年贵州省法学会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南京师范大学法治现代化研究院法治战略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姜涛;严守刑事立法犯罪化边界[N];检察日报;2017年

2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于冲;完善刑事立法应保持积极与谨慎[N];检察日报;2017年

3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袁忆;犯罪化进程中刑事立法的审慎策略[N];光明日报;2013年

4 黑龙江大学法学院 徐楷;杜绝“恶意欠薪”,犯罪化未必是良方[N];检察日报;2009年

5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陈洪兵;实践中应防止将吸毒行为变相犯罪化[N];检察日报;2009年

6 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孙国祥;经济刑法犯罪化须秉承审慎精神[N];检察日报;2017年

7 南昌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全国检察业务专家 刘莉芬;对过失危险行为不应犯罪化[N];检察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王绪阔 王建东;去除出庭被告人“犯罪化标签”[N];中国改革报;2015年

9 西南政法大学 张光君;法律父爱主义与酒后驾车犯罪化[N];检察日报;2009年

10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人民检察院 侯存海;多次实施同种侵财违法行为宜作附条件的犯罪化处理[N];检察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叶慧娟;《见危不助犯罪化的刑法边缘性研究》[D];北京大学;2006年

2 陆岸;轻罪法建构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3 赵文胜;论信息安全的刑法保障[D];武汉大学;2014年

4 高长见;轻罪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成东;经济刑法立法中谦抑理念的展开[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8年

2 田小满;司法视阈下“毒驾”行为犯罪化的定量研究[D];武汉大学;2019年

3 鲁华翰;轻罪制度构建研究[D];安徽大学;2019年

4 袁莉莉;我国预备行为犯罪化立法模式研究[D];河南大学;2018年

5 褚冬宁;治安违法行为犯罪化研究[D];河北大学;2018年

6 刘运霞;性贿赂犯罪化探究[D];烟台大学;2012年

7 张震;见危不助犯罪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代碧忠;犯罪化概念原探[D];湘潭大学;2007年

9 李发亮;滥用毒品犯罪化质疑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10 李延芳;过失危险行为犯罪化基本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644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27644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6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