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网络谣言刑法规制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D92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雅光;;发达国家网络谣言综合治理机制及其借鉴[J];理论导刊;2016年05期
2 丁颖;;突发事件及网络谣言实证分析——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谣言治理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9年19期
3 刘肖洁;;网络谣言的法律界定[J];三江高教;2015年04期
4 王彬彬;;美国如何治理网络谣言[J];新重庆;2013年09期
5 李顺;;中国发布抵制网络谣言倡议[J];丹东海工;2012年01期
6 邵常伟;徐婷婷;;高校网络谣言的诱发因素及其危害[J];黑龙江科学;2018年23期
7 何琴;;浅谈网络谣言的形成与治理[J];新闻研究导刊;2018年21期
8 何应文;;政府应对网络谣言过程机制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8年21期
9 熊沛瑶;;网络谣言刑法治理的基本立场[J];现代交际;2018年21期
10 何志平;;网络谣言假以“新闻”传播的特点与阻断策略[J];传媒观察;201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钟育周;;讹言谎语的刑法边界——试论网络谣言入刑的困境与出路[A];尊重司法规律与刑事法律适用研究(下)——全国法院第27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16年
2 李亚铭;杨波;王喜严;刘宗元;;陕西省网络谣言治理机制的建构研究[A];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优秀成果选编(2012-2013年度)[C];2014年
3 方林;黄立;;简论网络谣言的特性及防控对策[A];中国犯罪学学会年会论文集(2014年)[C];2014年
4 项飞;;新媒体生态下的网络谣言传播机制——基于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A];“何微新闻奖”优秀文选[C];2017年
5 王佳宁;;不同类型网络谣言对态度改变影响的实验研究[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6 毛佳鹏;;研究生对新闻媒体的信任度调查报告[A];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德育委员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7 蒋艳艳;;传统媒体:网络伦理问题的新突破——基于网络谣言的分析[A];媒介秩序与媒介文明研讨会暨第二届新闻传播伦理与法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8 盛伟芳;;重大突发事件中网络谣言的话语分析[A];首届长三角影视传媒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5年
9 刘怡君;;超网络视角下的突发事件网络舆论演化与管控研究[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A11系统工程方法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方面的研究[C];2014年
10 朱刚;;网络谣言的甄别机制研究[A];“决策论坛——区域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卢建平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要重视网络谣言治理[N];检察日报;2019年
2 南箫剑;网络谣言止于谁[N];中国青年报;2012年
3 记者 来扬;清理网络谣言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N];中国青年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邱晨辉;抵制网络谣言 高校师生理性响应[N];中国青年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王烨捷;支持依法打击网络谣言[N];中国青年报;2012年
6 王嘉兴;死于网络谣言[N];中国青年报;2019年
7 翟濯;破解“真相迷宫”,营造清朗网络空间[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8年
8 苏丹丹;《2018年网络谣言治理报告》发布[N];中国文化报;2019年
9 本报驻印度特派记者 胡博峰;印度:女警长打击网络谣言有绝招[N];环球时报;2018年
10 木岩;网络谣言能否止于人工智能[N];中国文化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郑路;群体极化中的网络谣言传播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2 孙莉玲;几类网络舆情研判模型及应对策略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3 王璐;网络谣言规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4 王佳宁;网络谣言对态度改变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2年
5 袁会;公共事件网络谣言传播中的主体互动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6 王理;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网络谣言传播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7 沈超;网络谣言传播中话题扩散与网民群体行为的协同演进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8 王婷;多维视野下的中国手机媒介[D];山东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文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网络谣言治理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9年
2 李佳林;自媒体时代网络谣言的产生传播和治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年
3 赵丹曦;诽谤型网络谣言的民法规制[D];天津师范大学;2019年
4 郭哲一;风险社会理论视角下食品安全网络谣言传播机理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9年
5 石宏超;商业网络谣言刑法规制研究[D];山西大学;2019年
6 李文广;具有信息老效应的网络谣言传播模型的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9年
7 虢梦泽;我国网络谣言的法律规制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9年
8 韩旭;网络谣言的法律规制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9年
9 樊世玉;传播视阈下的公安机关涉警网络谣言治理对策研究[D];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9年
10 都奎田;网络谣言的法律治理[D];山东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7830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2783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