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商业网络谣言刑法规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6 22:47
【摘要】: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滋生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各类网络谣言。泛滥的网络谣言给社会秩序与社会治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了有效的惩处网络谣言犯罪行为。两高于2013年发布了《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网络诽谤刑案司法解释》),意图将网络谣言纳入刑法治理的范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九)》新增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专门针对网络谣言展开规制。但是通过对文献、案例的分析研究,我国刑法目前主要规制的是各类破坏社会秩序、危害国家安全的网络谣言,对数量庞大且频发的商业网络谣言刑法规制的研究与实践尚存在缺位现象。商业网络谣言刑法规制的缺位,直接导致我国商业主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肆意编造、传播大量的商业网络谣言,破坏市场经济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损害了商业行业和商业主体的合法权益,威胁到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对商业网络谣言基本概念与危害的研究,梳理当下商业网络谣言刑法规制中存在的问题,以网络言论自由与网络社会秩序关系为理论基础,探究商业网络谣言刑法规制的完善路径与举措。本文共六部分,其中正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商业网络谣言的概念、特征以及危害。首先,商业网络谣言并不是一个新兴的词汇,而是对传统谣言附加特定对象与传播路径两个限定性条件后衍生出的词汇。按照谣言-网络谣言-商业网络谣言的研究路径分析,商业网络谣言是指特定社会群体出于一定的社会目的,以互联网为媒介,针对市场经济运行活动中的部分商业主体或行业的经营活动,故意编造、传播致使国家经济秩序受到影响、商业主体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受到干扰、商誉受到损害,社会公信力降低的虚假信息与数据。其次,通过对商业网络谣言概念的研究,可知商业网络谣言具有内容的虚假性、作用的贬损性、传播的迅捷性、破坏的严重性、成本的低廉性、补救的滞后性等特征。最后,依次从商业网络谣言对国家、社会、商业主体三个方面阐述了其危害。第二部分主要围绕商业网络谣言刑法规制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对商业网络谣言刑法规制主要适用的损害商品声誉、商业信誉罪(以下简称损害商誉罪)、寻衅滋事罪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的刑法教义学分析,指出在当下商业网络谣言刑法规制中存在罪名体系的不完善、配套司法解释欠缺、入刑门槛不明确、刑罚设置不合理等方面的问题。第三部分主要围绕自由与秩序的关系探讨了商业网络谣言刑法规制的正当性与理论基础。商业网络谣言能否纳入刑法予以规制,关键在于如何平衡自由与秩序的关系。自由与秩序虽然貌似充满矛盾,但实质上却辩证统一于刑法之中。自由需要完备的刑法予以保障,秩序需要健全的刑法予以维护。网络言论自由与秩序也不例外,网络言论自由必须在秩序允许的范围内方能受到保护,并通过积极的刑事法治维护其动态平衡。商业网络谣言是绝对言论自由主义的体现,是一种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刑法对其予以规制具有正当性。但在对商业网络谣言运用刑法予以规制的同时,应当注意区分不具有特定目的和犯罪的主观故意的误传行为,避免刑法的过度扩张,保证刑法的谦抑性。第四部分主要是对商业网络谣言刑法规制的理性思考。根据文章第二部分指出的商业网络谣言刑法规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网络言论自由与网络秩序辩证统一与动态平衡关系下的商业网络谣言严重秩序侵犯性与非言论自由性为理论基础,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四方面的对策。首先是要通过增设商业网络谣言专属性罪名和提高关键性罪名的适用率来建立统一规范的罪名体系。其次是要从限缩寻衅滋事罪不当扩张、明确损害商誉罪适用的相关司法解释、新增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罪适用的司法解释等三方面强化对商业网络谣言的刑法规制。再次,运用互联网的思维明确入刑门槛,为商业网络谣言的刑法规制进一步扫清障碍。最后,提议设置科学严密的刑罚以提高商业网络谣言行为的违法成本,为刑法规制其提供有力保障。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D92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雅光;;发达国家网络谣言综合治理机制及其借鉴[J];理论导刊;2016年05期

2 丁颖;;突发事件及网络谣言实证分析——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谣言治理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9年19期

3 刘肖洁;;网络谣言的法律界定[J];三江高教;2015年04期

4 王彬彬;;美国如何治理网络谣言[J];新重庆;2013年09期

5 李顺;;中国发布抵制网络谣言倡议[J];丹东海工;2012年01期

6 邵常伟;徐婷婷;;高校网络谣言的诱发因素及其危害[J];黑龙江科学;2018年23期

7 何琴;;浅谈网络谣言的形成与治理[J];新闻研究导刊;2018年21期

8 何应文;;政府应对网络谣言过程机制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8年21期

9 熊沛瑶;;网络谣言刑法治理的基本立场[J];现代交际;2018年21期

10 何志平;;网络谣言假以“新闻”传播的特点与阻断策略[J];传媒观察;201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钟育周;;讹言谎语的刑法边界——试论网络谣言入刑的困境与出路[A];尊重司法规律与刑事法律适用研究(下)——全国法院第27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16年

2 李亚铭;杨波;王喜严;刘宗元;;陕西省网络谣言治理机制的建构研究[A];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优秀成果选编(2012-2013年度)[C];2014年

3 方林;黄立;;简论网络谣言的特性及防控对策[A];中国犯罪学学会年会论文集(2014年)[C];2014年

4 项飞;;新媒体生态下的网络谣言传播机制——基于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A];“何微新闻奖”优秀文选[C];2017年

5 王佳宁;;不同类型网络谣言对态度改变影响的实验研究[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6 毛佳鹏;;研究生对新闻媒体的信任度调查报告[A];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德育委员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7 蒋艳艳;;传统媒体:网络伦理问题的新突破——基于网络谣言的分析[A];媒介秩序与媒介文明研讨会暨第二届新闻传播伦理与法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8 盛伟芳;;重大突发事件中网络谣言的话语分析[A];首届长三角影视传媒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5年

9 刘怡君;;超网络视角下的突发事件网络舆论演化与管控研究[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A11系统工程方法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方面的研究[C];2014年

10 朱刚;;网络谣言的甄别机制研究[A];“决策论坛——区域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卢建平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要重视网络谣言治理[N];检察日报;2019年

2 南箫剑;网络谣言止于谁[N];中国青年报;2012年

3 记者 来扬;清理网络谣言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N];中国青年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邱晨辉;抵制网络谣言 高校师生理性响应[N];中国青年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王烨捷;支持依法打击网络谣言[N];中国青年报;2012年

6 王嘉兴;死于网络谣言[N];中国青年报;2019年

7 翟濯;破解“真相迷宫”,营造清朗网络空间[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8年

8 苏丹丹;《2018年网络谣言治理报告》发布[N];中国文化报;2019年

9 本报驻印度特派记者 胡博峰;印度:女警长打击网络谣言有绝招[N];环球时报;2018年

10 木岩;网络谣言能否止于人工智能[N];中国文化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郑路;群体极化中的网络谣言传播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2 孙莉玲;几类网络舆情研判模型及应对策略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3 王璐;网络谣言规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4 王佳宁;网络谣言对态度改变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2年

5 袁会;公共事件网络谣言传播中的主体互动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6 王理;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网络谣言传播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7 沈超;网络谣言传播中话题扩散与网民群体行为的协同演进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8 王婷;多维视野下的中国手机媒介[D];山东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文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网络谣言治理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9年

2 李佳林;自媒体时代网络谣言的产生传播和治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年

3 赵丹曦;诽谤型网络谣言的民法规制[D];天津师范大学;2019年

4 郭哲一;风险社会理论视角下食品安全网络谣言传播机理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9年

5 石宏超;商业网络谣言刑法规制研究[D];山西大学;2019年

6 李文广;具有信息老效应的网络谣言传播模型的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9年

7 虢梦泽;我国网络谣言的法律规制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9年

8 韩旭;网络谣言的法律规制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9年

9 樊世玉;传播视阈下的公安机关涉警网络谣言治理对策研究[D];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9年

10 都奎田;网络谣言的法律治理[D];山东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7830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27830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7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