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竞技体育伤害正当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8 12:46
   竞技体育伤害,作为人体伤害的一种特别形式,发生在竞技体育比赛当中。由于竞技体育比赛的技术性和专业性特点,从而区别于普通的伤害行为,内容涉及到刑法学理论和体育科学的相关知识。现代社会中,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我们也时常会遇到竞技体育中的伤害问题,在处理此类问题时不能简单的依据竞技体育比赛规则而规避法律的规制,也不能仅因造成了伤害就判定行为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综合考虑竞技时间、空间、竞技参与者的责任能力、竞技比赛的固有风险和竞技参与者的主观目的等多方面内容,才能对竞技体育伤害做出正确的判断,确定其是否应当受到刑事处罚。现实中的应用应当有理论背景支撑,关于竞技体育伤害正当化依据的学术研究与立法,我国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我国学界对于竞技体育伤害正当化事由的观点不一,主要观点包括正当业务理论,被害人承诺理论、社会相当性理论和正当风险理论等,主流观点是正当业务理论,但理论论证方面大多是在著作中随笔带过,单独系统论证的相对较少,研究较为单一,研究成果较少。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要针对这一问题,首先以刑法研究的角度对竞技体育进行分类,再对各个学说进行分析与辩证,确定竞技体育伤害正当化依据,然后将两者结合,定立出不同的竞技体育项目所对应的竞技体育伤害正当化条件,从而将正常的竞技体育伤害与非正常的区分开来,最后梳理出非正常竞技体育伤害的形式,应当受到刑法处罚的情况,以此为实践中的刑法问责提供些许帮助。全文共计3万多字,除去引言和结语一共四部分。引言主要介绍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理论学说和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本文写作的创新点。第一部分是竞技体育伤害的概述。该部分首先对竞技体育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分类,梳理出哪些内容是需要我们去研究的。然后引出竞技体育伤害的概念,确定竞技体育伤害行为所侵犯的法益内容。第二部分是对竞技体育伤害正当化依据的理论进行辨析。该部分首先介绍了四种关于竞技体育伤害正当化的主流理论,分别是被害人承诺理论、正当业务理论、社会相当性理论和正当风险理论。然后,分别对各个理论进行评析,分析出各个理论的理论优势与理论缺陷。最后,通过综合比较之后,找出较为契合的正当风险理论并作出适当修正,确定为竞技体育伤害的正当化依据。第三部分根据前文中对竞技体育的分类,以及修正后的正当风险理论,提出竞技体育正当化的条件,主要为运动员自我负责,固有风险和以比赛为目的三个方面。其中运动员的自我负责又具体包括着责任能力、参与的任意性和风险认知三项内容。以比赛为目的包括以比赛为目的内容和以比赛为目的的理论意义。第四部分依据竞技体育比赛风险的分类,结合竞技体育伤害正当化的条件,订立出在不同风险等级的竞技体育比赛中,正当化的条件为何,并在最后列举出非正常竞技体育伤害的种类,以为实践应用提供参考。最后结语总结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在竞技体育伤害正当化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将来的研究方向。
【学位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D924.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点
2 竞技体育伤害界定
    2.1 竞技体育概述
        2.1.1 竞技体育概念
        2.1.2 竞技体育的特点
        2.1.3 竞技体育分类
    2.2 竞技体育伤害概述
        2.2.1 竞技体育伤害概念
        2.2.2 竞技体育伤害的法益保护
3 竞技体育伤害正当化依据
    3.1 正当化依据的理论学说
        3.1.1 被害人承诺理论
        3.1.2 正当业务理论
        3.1.3 社会相当性理论
        3.1.4 正当风险理论
    3.2 正当化依据的比较与借鉴
        3.2.1 正当化诸理论的评析
        3.2.2 本文支持的观点及理由
4 竞技体育伤害正当化要件
    4.1 运动员自我负责
        4.1.1 责任能力
        4.1.2 参与运动的任意性
        4.1.3 风险认知
    4.2 竞技体育之固有风险
    4.3 以比赛为目的
        4.3.1 以比赛为目的的内容
        4.3.2 以比赛为目的的理论意义
5 竞技体育伤害正当化的适用
    5.1 竞技体育伤害正当化适用的分类
        5.1.1 无风险和轻度风险之竞技体育
        5.1.2 中度风险之竞技体育
        5.1.3 高度风险之竞技体育
    5.2 竞技体育正当化适用的例外
        5.2.1 不正当的竞技
        5.2.2 竞技目标之外的伤害
        5.2.3 超出竞技规则的伤害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强国;徐艳;;中小学体育伤害的责任承担与风险预防[J];体育师友;2016年06期

2 童春荣;;竞技体育伤害之刑民界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3 于铎;李铭函;;高校体育伤害事故风险防范与治理机制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2期

4 张琴;董玉婷;孙思飞;袁红;张一英;;上海市嘉定区2011-2015年中小学生校内体育伤害流行现状[J];中国学校卫生;2017年05期

5 徐军;叶慧敏;;学校体育伤害事故调查与思考——写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施行10周年之际[J];教育学术月刊;2012年10期

6 陈进华;凌卫;王纪荣;;设立学校体育伤害责任保险的研究[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7 郑红波;;体育伤害保障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创新的实践研究[J];福建茶叶;2019年01期

8 韩勇;;侵权法视角下的学校体育伤害[J];体育学刊;2010年11期

9 杨军;阎建华;;学校体育伤害事件责任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8年11期

10 刘水庆;;论体育伤害纠纷司法解决中的利益衡量[J];中国体育科技;201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朱建明;魏勇;;江苏省普通中学体育伤害流行病学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2 刘水庆;;论体育伤害纠纷司法解决中的利益衡量[A];第七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摘要汇编[C];2018年

3 谢向阳;张卫;芦军志;;对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处理的法律归责分析[A];第十九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9年

4 王岩;臧建成;姚蕾;;我国学校体育伤害事故致因模型的构建与验证[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5 黄兰平;;学校体育伤害事故风险管理策略研究[A];体育管理与科学发展·2012年全国体育管理科学大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甘肃省古浪县城关一小 赵玉梅;齐心协力应对体育伤害[N];中国体育报;2010年

2 韩勇 首都体育学院理论学科部;细说运动员间体育伤害的侵权责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上海财经大学 陈晓 顾雪兰;如何规避学生体育伤害事故风险[N];中国体育报;2009年

4 杨学博;锻炼贵在实效[N];人民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岩;我国学校体育伤害事故致因模型及其预防[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2 李传兵;高校体育安全保障评估体系构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磊;竞技体育伤害正当化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9年

2 常强;校园体育伤害的法律责任制度之完善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3 刘春莉;体育伤害侵权责任承担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4 周勇;论体育伤害侵权中的自甘冒险[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5 赵宽松;我国竞技体育伤害侵权责任认定[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6 郝思佳;体育伤害侵权中的风险自负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7 钟晴晴;法学视角下的竞技体育伤害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曹阳;福建省本科院校体育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

9 邬玲;中小学体育伤害事故预防与赔偿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10 刘正;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风险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28288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28288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b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