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关于降低刑事责任年龄问题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0-10-31 00:20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犯罪出现了低龄化和暴力化的特征。14周岁以下未成年人恶性伤害案件频发,导致社会公众对现有刑事责任年龄的划定提出了质疑。对于是否需要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观点。维持刑事责任年龄的支持者认为,预防和有效遏制未成年犯罪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而不是仅仅诉诸于降低刑事责任年龄。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支持者认为,未成年恶性案件多发说明现有法律规定威慑力下降,加大惩治力度进而增加违法成本能够起到预防犯罪的效果。刑事责任年龄的调整可以通过借鉴国外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来作出选择。英国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仅为10周岁,从其立法变化来看,对待未成年人犯罪有严厉化的趋势;法国为了解决青少年犯罪,打破了一直以来坚持的未成年人保护模式,将未成年罪犯与成年犯罪间的区别模式取消;日本面临低龄少年恶性案件频发的危机直接修改了《少年法》将刑事责任年龄降低至14周岁。由此可以看出,刑事责任年龄并不是不能动摇,对待未成年人也不能一味宽容而忽略法律本身的目的。犯罪低龄化趋势明显、犯罪暴力手段多且危害后果严重、低龄少年有控制和辨认自己行为的能力却不处罚、畸轻处罚带来不良影响以及现有非刑罚处置措施的失灵是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理由。我国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发育提前、社会公众对未成年罪犯态度的转变以及国外经验的借鉴说明了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是可行的。当然,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之后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首先刑事责任年龄可以下降至12周岁,这是国际社会可以接受的年龄下限,并且2年的调整幅度在我国是有其他法律借鉴的;其次是完善非刑罚处置措施,在改善原来三种处置措施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处置方法,更加有效地教育和矫正未成年人;再次是明确相对负刑事责任的范围,根据未成年人本身的特点与犯罪的常发性将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进一步细分,12至14周岁的未成年人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死亡、抢劫、强奸行为承担刑事责任,14至16周岁的未成年人对原有的8种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最后严格限制无期徒刑对于未成年罪犯的适用,尤其是对12至14周岁的未成年人确有必要适用时可以由最高院进行复核。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同时限制对未成年人刑罚的适用,在惩治与保护之间做好平衡和拿捏能够在遏制犯罪低龄化的基础上不忽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学位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D924.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关于刑事责任年龄不同观点的争议
    (一)维持说
    (二)降低说
    (三)弹性说
二、国外及港台地区刑事责任年龄制度考察
    (一)国外刑事责任年龄制度考察
        1.英国刑事责任年龄制度
        2.法国刑事责任年龄制度
        3.日本刑事责任年龄制度
        4.德国刑事责任年龄制度
    (二)港台地区刑事责任年龄制度考察
        1.香港特区刑事责任年龄制度
        2.台湾地区刑事责任年龄制度
三、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
        1.犯罪低龄化现象突出
        2.犯罪多采取暴力手段且危害后果严重
        3.低龄少年有刑事责任能力却不处罚
        4.畸轻处罚结果带来不良影响
        5.现有处置措施不能有效应对
    (二)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可行性
        1.未成年人生理和心理发育的提前
        2.社会对未成年人犯罪态度的转变
        3.符合刑法的目的
        4.他国经验的借鉴
四、降低刑事责任年龄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刑事责任年龄下限可以调整至12周岁
    (二)完善非刑罚处置措施
    (三)明确相对负刑事责任的范围
    (四)限制未成年人适用无期徒刑的范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志伟;;保护与惩治之间: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的争议焦点与类型区分[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8年01期

2 陈伟;熊波;;校园暴力低龄化防控的刑法学省思——以“恶意补足年龄”规则为切入点[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7年05期

3 翟巍;;论德国青少年构罪制度体系与司法规制机制[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6年06期

4 李育兵;;浅议最低刑事责任年龄是否应该降低[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6年04期

5 张寒玉;王英;;应对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问题之制度建构与完善[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6年01期

6 华瑀欣;;日本少年法的发展与展望[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4年06期

7 张鸿巍;;少年司法语境下的“国家亲权”法则浅析[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4年02期

8 王娜;;法国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变迁——兼论对中国未成年人司法制度完善的启示[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3年03期

9 操学诚;刘桂明;路琦;牛凯;;我国未成年犯抽样调查分析报告[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0年04期

10 党日红;;俄罗斯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规制模式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本文编号:28632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28632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0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