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之实行行为研究
本文关键词: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之实行行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受到了普遍重视,司法实践中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案件也随之增多,研究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关键在于把握本罪的实行行为。本罪的实行行为法条规定的较为简单,即捏造并散布他人虚伪事实。除了开始的引言和最后的结语部分外,本文正文分成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实行行为中捏造与散布的关系,本文的观点认为本罪实行行为重点在散布,行为人实施了捏造并散布的复数行为当然成立本罪,但是单纯的散布虚伪事实的行为也应当认定为本罪。首先,从法益侵害性分析。单纯散布的行为对商业信誉或商品声誉具有危害性;其次,从惩罚犯罪的角度分析。单纯散布者造成严重后果,而不能追究其责任的话,就不能达到惩罚犯罪目的;最后,从犯罪构成的其它构成要件来分析。即便实行行为仅为“散布”也不会造成处罚范围的扩大。再结合国内外立法规定的借鉴、司法案件中的处理结果、各种学术理论存在争议的现状以及从立法完善的考虑单纯散布行为都应该认定为本罪的实行行为。第二部分,分析了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实行行为中“他人”含义的理解。本文主张对他人的理解不能过于僵化,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中“他人”既可以为特定的、具体的人或者单位,也可以为同一类市场主体或同一类行业主体。首先,从当然解释的理论上分析。侵犯一个市场主体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可以构成犯罪,那么侵害了一类市场主体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举轻以明重,自然应当构成犯罪;其次,从法益侵害性上分析。从行为人散布的虚伪事实的内容上完全能推测并指向某一个或者数个生产者、经营者的,即使没有明确的指出所侵害的对象的名称,也应认定为损害了“他人”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第三部分,分析了日常生活中一些可能损害有关主体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行为的属性,例如消费者的维权行为,新闻媒体的披露、曝光行为,网络参与者的发帖行为,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监管信息平台的行为。这些行为中有一些是正当行为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而有些行为则会触犯法律构成本罪,这就要对这些行为的属性进行界定。定性这几类行为可以总结为三点:首先,任何行为散布的信息是否为虚假信息;其次,要注意这些行为本身的避风港原则;最后,这些行为导致的后果是否达到入罪标准。此外,不正当竞争中诋毁商誉的行为与本罪的实行行为相似,总结司法实践除了分析这两种行为的区别还可以从主体、主观目的、损害结果来进行民刑界分。
【关键词】:损害商业信誉 商品声誉罪 实行行为 不正当竞争
【学位授予单位】:海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4.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0
- (一) 问题的提出9-10
- (二) 问题的研究方法10
- 一、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之实行行为中“捏造与散布”的界定10-16
- (一) “捏造与散布”的立法规定11-12
- 1. 我国立法规定11
- 2. 国外立法规定11-12
- (二) “捏造与散布”的司法实践12-13
- 1. 典型案例12
- (1) 王宗达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案12
- (2) 孟良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案12-13
- 2. 案例评析13
- (三) “捏造与散布”的学理观点13-15
- 1. 观点一:捏造与散布并列构成本罪的实行行为13-14
- 2. 观点二:单纯散布可以构成本罪的实行行为14-15
- (四) “捏造与散布”的本文观点15-16
- 二、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之实行行为中“他人”含义的界定16-19
- (一) “他人”含义的司法实践16-18
- 1. 典型案例16
- (1) 訾北佳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案16-17
- (2) 徐某某诬陷厂家冻肉质量案17
- 2. 案例评析17-18
- (二) “他人”含义的学理界定18
- (三) “他人”含义的本文观点18-19
- 三、相关争议行为的属性分析19-28
- (一)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行为的属性分析19-21
- 1. 典型案例19-20
- (1) 广东海南香蕉致癌谣传事件19-20
- (2) 新快报记者陈永洲损害商业信誉罪案20
- 2. 案例评析20
- 3. 观点小结20-21
- (二) 消费者社会监督行为的属性分析21-22
- 1. 典型案例:陈恩等人损害商品声誉案21
- 2. 案例评析21-22
- 3. 观点小结22
- (三) 网络服务提供者行为的属性分析22-24
- 1. 典型案例:北京搜狐互联网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与苏州蓝天科技有限公司损害商业信誉纠纷案23
- 2. 案例评析23-24
- 3. 观点小结24
- (四) “网络推手”行为的属性分析24-26
- 1. 典型案例:蒙牛产品经理安勇等人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案25
- 2. 案例评析25
- 3. 观点小结25-26
- (五) 不正当竞争中损害商誉行为的属性分析26-28
- 1. 典型案例: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案26
- 2. 案例评析26-27
- 3. 观点小结27-28
- 结语28-29
- 参考文献29-32
- 致谢3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巍;;“网络水军”侮辱、诽谤行为的刑法规制[J];人民检察;2014年10期
2 袁彬;;全媒体时代虚假信息犯罪的刑法治理——兼议《刑法修正案(九)》的立法选择[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4年03期
3 孙红云;张晓莉;;“网络黑公关”的危害及对策研究[J];西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4 李晓君;;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若干问题探析[J];商业时代;2013年24期
5 于冲;;网络诽谤行为的实证分析与刑法应对——以10年来100个网络诽谤案例为样本[J];法学;2013年07期
6 彭云杰;;微博语境下诽谤罪之思考——以个人用户的“发布”“转发”为切入点[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3年07期
7 阎二鹏;;形式解释视域下言论自由的刑法边界[J];兰州学刊;2013年07期
8 冯昱强;;商业诽谤行为的司法认定及法律规制[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2年02期
9 于冲;;网络诽谤刑法处置模式的体系化思考——以网络水军为切入点[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2年03期
10 张克;;根据新特点规制互联网犯罪 专访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梁根林教授[J];检察风云;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于志刚;;“网络推手”还是“网络打手”[N];法制日报;2011年
2 王东阳;宋应红;;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与相关他罪的界限[N];人民法院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吉海燕;互联网领域商业诋毁行为的法律规制[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2 岳文静;论公民网络言论自由与隐私权的平衡保护[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之实行行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65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306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