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全媒体时代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发布时间:2017-04-26 14:16

  本文关键词:全媒体时代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接触着信息,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已经来临并悄然无声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日常生活中各类信息围绕在我们身边,这其中同样也包含着虚假的、恐怖的信息。应该说早在我们2001年12月29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便通过之后施行了刑法《修正案(三)》,在此修正案文中以文字的形式明文确立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此罪作为一项全新的罪名出现,目的之一是为了有效打击恐怖活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据有关部门统计得出,2013年5月15日至18日,有6起编造传播虚假爆炸信息对民航安全造成威胁的事件在全国范围内发生,其结果是造成了上海、北京等多地22架次航班延迟备降。针对虚假恐怖信息其传播范围广、速度快的趋势,2013年9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审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的相关司法解释。全媒体时代来临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自媒体的产生和发展,自媒体以其代表性宣告着媒体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传播方式也因此发生着剧变,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进而影响着整个社会。特别是以网络为代表的全媒体时代,各类信息正在通过网络渠道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快速传播,相比传统而言,针对网络等全媒体时代各种方式传播的隐蔽性和难以控制性,科学界定罪与非罪、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将有利于营造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整篇文章约1.5万余字。第一部分,前言。该部分介绍了当前社会已进入全媒体时代,各类信息通过以网络为代表的新渠道迅速传播,这其中就包含虚假恐怖信息。从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两个层面分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在我国如果通过网络的方式在全媒体背景下传播,其危害可想而知,从而引出此篇文章的论题。第二部分,当前,我国特别是首都北京互联网的相关使用状况以及生产、传播信息的特点。文中先从互联网的使用角度介绍了现代社会媒介的状况;其次从网络虚假恐怖信息快速传播的规律原因和成本原因两个方面简要分析了信息生产传播规律特点。第三部分,文中从虚假恐怖信息的定义入手,层层深入,随之简要分析了该罪的特征与认定。侧重分析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本罪,共有3个层面:首先是虚假恐怖信息之定义;其次是虚假恐怖信息的特征。第四部分,此段落描述、分析、阐明了该罪最新出台的司法解释。从客观特征、入罪标准、酌情从重处罚标准、加重处罚标准、各类理论犯的分类相关规定和该罪概念特征全方面、多角度进行了说明,为司法实践中有效认定该罪名奠定了基础。第五部分,此部分着重说明了该罪在当前全媒体的网络时代如果传播所造成的危害和防控对策。分析说明了通过一个虚假的恐怖信息在网络等渠道途径加以传播所产生的危害,并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强化企业自律建设落实审查制度、加强网络安全监管打击犯罪行为、提升人民群众的判断鉴别能力水平等方面努力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秩序。
【关键词】: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全媒体 网络传播 防范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4.3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6
  • 前言6
  • 一、互联网在当前情况以及信息生产传播6-10
  • (一)当前互联网状况7
  • (二)信息生产传播规律7-10
  • 二、“虚假恐怖信息”定义、特征与方式认定v1010-11
  • (一)“虚假恐怖信息”之定义10
  • (二)“虚假恐怖信息”之特征10-11
  • 三、关于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司法解释11-15
  • (一)阐明了该罪的客观特征12-13
  • (二)阐明了该罪的入罪标准13-14
  • (三)阐明了该罪应当酌情从重处罚的标准14
  • (四)对于加重处罚标准即如何认定造成严重后果进一步阐明14
  • (五)关于想象竞合犯、牵连犯的相关规定14-15
  • (六)有效对虚假恐怖信息概念特征界定15
  • 四、网络编造、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犯罪危害及防控对策15-18
  • (一)通过网络手段编造、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危害15-16
  • (二)网络编造、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犯罪防控对策16-18
  • 结语18-19
  • 参考文献19

【参考文献】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永礼;[N];安徽日报;2012年


  本文关键词:全媒体时代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86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3286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1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