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刑罚处罚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4 17:36
非刑罚处罚制度作为刑法体系中承担刑事责任的一种特有方式,是给予免于刑事处罚的罪犯一种相对缓和的刑事制裁措施,是刑罚的必要补充和替代措施,具有罪犯的惩戒、教育、改造功能,体现谦抑性、人道性和正义性的基本价值,是非刑罚化运动实现的实现的方式之一。非刑罚处罚制度既不同于非刑罚化,也不同于非监禁刑和保安处分等概念,它的适用条件包括两个方面:(1)犯罪情节的轻微;(2)不需要判处刑罚。随着非刑罚化运动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价值观念发生转变,我国刑法典中规定的非刑罚处罚制度存在适用主体不明确、处罚措施不完备、适用对象不全面、适用范围不具体等诸多缺陷,我们有必要在立法上明确适用主体,增加社区劳动等非刑罚处罚方式来完备非刑罚措施,明确法定适用范围和酌定适用范围,规定有效的执行保障与反馈机制,建立定期听证、定期报告等效果评估机制。在司法实践中,首先应转变刑罚观念,实现从报应刑到目的刑,刑罚的绝对平等到刑罚个别化的转变,适当扩大非刑罚处罚制度适用,强化非刑罚处罚措施事后执行的落实与反馈。
【文章来源】:湖南工业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范围
1.3 研究思路及方案
第二章 非刑罚处罚制度概述
2.1 非刑罚处罚制度的概念
2.2 非刑罚处罚制度与相近概念辨析
2.3 非刑罚处罚制度的法理分析
2.4 非刑罚处罚制度的适用分析
第三章 非刑罚处罚制度的缺陷
3.1 适用主体不明确
3.2 处罚措施不完备
3.3 适用对象不全面
3.4 适用范围不具体
第四章 非刑罚处罚制度的完善
4.1 明确适用主体
4.2 完备处罚措施
4.2.1 训诫、具结悔过与赔礼道歉
4.2.2 责令赔偿损失
4.2.3 建议行政处罚与处分
4.3 规范适用范围
第五章 非刑罚处罚制度的适用建议
5.1 刑罚观念的转变
5.1.1 从报应刑罚观到目的刑罚观的转变
5.1.2 从绝对平等观念到刑罚个别化的转变
5.2 执行的落实与反馈
5.3 建立适用效果的评估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中文)
参考文献(外文)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涉林刑事案件非刑罚处罚措施的选择与适用[J]. 陈文兴,曾睿,柳建闽. 林业经济问题. 2018(01)
[2]执法检察建议机制法治化问题探析[J]. 杜承秀. 政治与法律. 2018(01)
[3]侦查阶段的代理制度研究[J]. 李建军. 邢台学院学报. 2017(03)
[4]深化司法体制改革:问题与对策[J]. 张晓宁. 理论建设. 2017(02)
[5]论报应主义刑罚的积极价值[J]. 孙立红. 环球法律评论. 2015(05)
[6]共犯口供问题研究[J]. 曾恺依. 法制博览. 2015(10)
[7]非刑罚处罚措施的司法适用探索[J]. 万涛.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14(05)
[8]归纳与探索:“法益可恢复性犯罪”的刑法评价思考[J]. 庄绪龙. 法律适用. 2014(01)
[9]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若干疑难问题探析[J]. 李会彬,董涛.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05)
[10]未成年犯罪刑罚纠正体系[J]. 薛筠.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博士论文
[1]非刑罚处罚制度研究[D]. 刘志刚.武汉大学 2012
[2]中国非刑罚化论纲[D]. 杜雪晶.吉林大学 2005
[3]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研究[D]. 张忠斌.武汉大学 2005
[4]论死刑适用的标准[D]. 陈华杰.西南政法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非刑罚处罚方法的基本问题[D]. 张适清.昆明理工大学 2017
[2]我国保安处分引入研究[D]. 商轶博.烟台大学 2016
[3]《刑法》第37条“定罪免刑”规定研究[D]. 吴晓微.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6
[4]论刑法第三十七条的适用问题[D]. 徐秀江.吉林大学 2015
[5]论我国的非刑罚处罚方法[D]. 李云飞.贵州大学 2015
[6]青少年犯罪非刑罚化研究[D]. 余秀云.华东政法大学 2011
[7]论非刑罚处罚方法的司法适用[D]. 孙鑫.苏州大学 2010
[8]论未成年人犯罪的非刑罚处罚方法[D]. 刘晗啸.湖南师范大学 2009
[9]论中国的非刑罚化改革[D]. 郭晓屹.湖南大学 2009
[10]论非刑罚处罚方法的司法适用[D]. 李玉梅.湖南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342895
【文章来源】:湖南工业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范围
1.3 研究思路及方案
第二章 非刑罚处罚制度概述
2.1 非刑罚处罚制度的概念
2.2 非刑罚处罚制度与相近概念辨析
2.3 非刑罚处罚制度的法理分析
2.4 非刑罚处罚制度的适用分析
第三章 非刑罚处罚制度的缺陷
3.1 适用主体不明确
3.2 处罚措施不完备
3.3 适用对象不全面
3.4 适用范围不具体
第四章 非刑罚处罚制度的完善
4.1 明确适用主体
4.2 完备处罚措施
4.2.1 训诫、具结悔过与赔礼道歉
4.2.2 责令赔偿损失
4.2.3 建议行政处罚与处分
4.3 规范适用范围
第五章 非刑罚处罚制度的适用建议
5.1 刑罚观念的转变
5.1.1 从报应刑罚观到目的刑罚观的转变
5.1.2 从绝对平等观念到刑罚个别化的转变
5.2 执行的落实与反馈
5.3 建立适用效果的评估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中文)
参考文献(外文)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涉林刑事案件非刑罚处罚措施的选择与适用[J]. 陈文兴,曾睿,柳建闽. 林业经济问题. 2018(01)
[2]执法检察建议机制法治化问题探析[J]. 杜承秀. 政治与法律. 2018(01)
[3]侦查阶段的代理制度研究[J]. 李建军. 邢台学院学报. 2017(03)
[4]深化司法体制改革:问题与对策[J]. 张晓宁. 理论建设. 2017(02)
[5]论报应主义刑罚的积极价值[J]. 孙立红. 环球法律评论. 2015(05)
[6]共犯口供问题研究[J]. 曾恺依. 法制博览. 2015(10)
[7]非刑罚处罚措施的司法适用探索[J]. 万涛.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14(05)
[8]归纳与探索:“法益可恢复性犯罪”的刑法评价思考[J]. 庄绪龙. 法律适用. 2014(01)
[9]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若干疑难问题探析[J]. 李会彬,董涛.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05)
[10]未成年犯罪刑罚纠正体系[J]. 薛筠.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博士论文
[1]非刑罚处罚制度研究[D]. 刘志刚.武汉大学 2012
[2]中国非刑罚化论纲[D]. 杜雪晶.吉林大学 2005
[3]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研究[D]. 张忠斌.武汉大学 2005
[4]论死刑适用的标准[D]. 陈华杰.西南政法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非刑罚处罚方法的基本问题[D]. 张适清.昆明理工大学 2017
[2]我国保安处分引入研究[D]. 商轶博.烟台大学 2016
[3]《刑法》第37条“定罪免刑”规定研究[D]. 吴晓微.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6
[4]论刑法第三十七条的适用问题[D]. 徐秀江.吉林大学 2015
[5]论我国的非刑罚处罚方法[D]. 李云飞.贵州大学 2015
[6]青少年犯罪非刑罚化研究[D]. 余秀云.华东政法大学 2011
[7]论非刑罚处罚方法的司法适用[D]. 孙鑫.苏州大学 2010
[8]论未成年人犯罪的非刑罚处罚方法[D]. 刘晗啸.湖南师范大学 2009
[9]论中国的非刑罚化改革[D]. 郭晓屹.湖南大学 2009
[10]论非刑罚处罚方法的司法适用[D]. 李玉梅.湖南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3428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3342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