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论刑法中的非法占有目的

发布时间:2021-11-06 14:19
  非法占有目的的内涵是指行为人以排除意思占有他人财物,并按照财物可能的使用方法进行利用,且对他人造成经济损失的一种独立于故意之外的目的。认定非法占有目的要从“排除意思”和“利用意思”着手。如果行为人占有他人一次性使用的物品,那么应当认定行为人具有“排除意思”;对于可多次使用的物品,若行为人长时间占有使用该物品、对其造成不可逆损伤或缺乏返还意思,那么也应当认定行为人具有“排除意思”。“利用意思”包括对财物物理上的应用和心理上的满足两个方面。关于非法占有对象的内涵,本文认为,只要行为人给他人造成了经济损失便满足非法占有对象的条件。非法占有目的主要存在于传统的财产犯罪、金融诈骗罪、贪污贿赂罪中。本文赞同非法占有目的“必要说”的理论,认为“必要说”并未突破罪行法定原则,通过刑事推定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对行为人客观行为进行推定,进而判断非法占有目的的有无。刑法分则和司法解释也为“必要说”的成立提供了法律上的支撑。在犯罪构成当中,非法占有目的属于主观构成要件,是独立于故意之外的一种特殊目的,并且不会出现在间接故意当中。非法占有目的不同于犯罪动机,在心理活动的层次上,动机比目的更深一层。由于非法占有目的...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1章 非法占有目的的内涵与特征
    1.1 非法占有目的的内涵
        1.1.1 刑法中“占有”的内涵
        1.1.2 刑法中“目的”内涵的界定
        1.1.3 刑法中“占有对象”内涵的界定
    1.2 非法占有目的的特征
        1.2.1 占有主体上具有广泛性
        1.2.2 占有客体上具有多样性与现实性
        1.2.3 主观上存在排除意思
        1.2.4 主观上存在利用意思
        1.2.5 主观上具有目的性
        1.2.6 主观上具有非法性
第2章 非法占有目的的刑法地位
    2.1 学说争议及评析
        2.1.1 非法占有目的“不要说”的观点及理由
        2.1.2 非法占有目的“必要说”的观点及理由
        2.1.3 “必要说”是我国的应然选择
    2.2 我国刑法对非法占有目的规定
        2.2.1 刑法分则中非法占有目的的存在范围
        2.2.2 司法解释中关于非法占有目的的规定
    2.3 非法占有目的在犯罪构成理论中的地位
        2.3.1 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简介
        2.3.2 非法占有目的与主观方面要件
        2.3.3 非法占有目的与客观方面要件
第3章 非法占有目的的司法认定
    3.1 合理利用刑事推定
        3.1.1 适用刑事推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3.1.2 刑事推定的原则
    3.2 特殊诈骗犯罪中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
        3.2.1 集资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的司法认定
        3.2.2 合同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的司法认定
        3.2.3 贷款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的司法认定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盗窃财产性利益[J]. 张明楷.  中外法学. 2016(06)
[2]贪污罪非法占有目的之推定规则初探[J]. 何家弘,黄健.  法学杂志. 2016(10)
[3]盗窃罪“非法占有目的”对象刍议[J]. 王莹.  中外法学. 2015(06)
[4]占有概念的二重性:事实与规范[J]. 车浩.  中外法学. 2014(05)
[5]诈骗罪中“非法占有目的”的推定规则[J]. 李明.  法学杂志. 2013(10)
[6]论刑法中“非法占有目的”理论的内容和机能[J]. 蒋铃.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3(04)
[7]合同诈骗罪之“非法占有目的”探索[J]. 赵立志.  中国检察官. 2012(10)
[8]论盗窃罪中的非法占有目的[J]. 王充.  当代法学. 2012(03)
[9]论证据相互印证规则[J]. 陈瑞华.  法商研究. 2012(01)
[10]诉讼欺诈之刑法规制[J]. 游涛.  法学杂志. 2011(01)

硕士论文
[1]试论贪污罪客观方面的若干问题[D]. 曹冲.中国政法大学 2011
[2]我国刑法中的“非法占有目的”研究[D]. 方彬.西南政法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4799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34799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0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