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胎基因编辑的刑事风险及其法律规制
发布时间:2021-12-11 11:58
基因编辑方兴未艾,但其受到来自科技信息壁垒以及伦理道德的约束,传统的刑法难以对胚胎基因编辑的风险加以规制,调整滞后性的缺陷显现,引发传统犯罪的量变,导致新型犯罪的产生和社会秩序的潜在隐患。需要确定相应的刑罚,加强基因编辑过程的监管,强化参与者的主体责任,建立监测评价体系,实现基因编辑副外部性的内化,以应对基因编辑造成的可能风险与社会危机。
【文章来源】: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20(01)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胚胎基因编辑的刑事风险
(一)传统犯罪的量变
(二)新型犯罪的产生
(三)社会秩序的潜在隐患
三、胚胎基因编辑的制度冲突及其逻辑
(一)利益的驱使
(二)现行机制的尴尬
(三)司法资源的信息困境
四、胚胎基因编辑的法律规制路径
(一)确定相应刑罚
(二)加强过程监管
(三)强化主体责任
(四)建立监测评价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基因编辑人的刑事注意义务[J]. 朱程斌. 时代法学. 2019(04)
[2]基因编辑技术的制度规制路径探析[J]. 董妍,夏佳慧.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3]人类基因编辑多维风险的法律规制[J]. 王康. 求索. 2017(11)
[4]信息能力与压力型立法[J]. 吴元元. 中国社会科学. 2010(01)
[5]论克隆人技术的宪法界限[J]. 韩大元. 学习与探索. 2008(02)
[6]“法律人”建构论纲[J]. 胡玉鸿. 中国法学. 2006(05)
[7]浅论基因犯罪及其刑法规制[J]. 刘长秋,杨玉娣.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 2004(02)
本文编号:3534638
【文章来源】: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20(01)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胚胎基因编辑的刑事风险
(一)传统犯罪的量变
(二)新型犯罪的产生
(三)社会秩序的潜在隐患
三、胚胎基因编辑的制度冲突及其逻辑
(一)利益的驱使
(二)现行机制的尴尬
(三)司法资源的信息困境
四、胚胎基因编辑的法律规制路径
(一)确定相应刑罚
(二)加强过程监管
(三)强化主体责任
(四)建立监测评价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基因编辑人的刑事注意义务[J]. 朱程斌. 时代法学. 2019(04)
[2]基因编辑技术的制度规制路径探析[J]. 董妍,夏佳慧.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3]人类基因编辑多维风险的法律规制[J]. 王康. 求索. 2017(11)
[4]信息能力与压力型立法[J]. 吴元元. 中国社会科学. 2010(01)
[5]论克隆人技术的宪法界限[J]. 韩大元. 学习与探索. 2008(02)
[6]“法律人”建构论纲[J]. 胡玉鸿. 中国法学. 2006(05)
[7]浅论基因犯罪及其刑法规制[J]. 刘长秋,杨玉娣.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 2004(02)
本文编号:35346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3534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