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义与信任:新时代反腐败追逃追赃的精神意蕴
发布时间:2021-12-24 23:14
新时代中国特色反腐败追逃追赃的成功开展,绝不仅仅是以"人"和"物"为核心的硬件系统的胜利,更在于以"道义"与"信任"为核心的软件系统的胜利。我们只有在追回"人"和"物"的基础上,强调对"道义"的伸张和"信任"的确立,向世界展现和证明中国刑事法治的发展与进步,赢得国际社会对中国刑事法治的肯定与信任,才能够全面提升中国刑事法治的国际形象,推动反腐败追逃追赃的良性循环,进而推动依法治国的全面开展,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文章来源】:法学杂志. 2019,4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现状:反腐败追逃追赃中的精神意蕴理应得到凸显
二、内涵:反腐败追逃追赃精神意蕴的界定
(一) 道义:实现人民心目中的公道正义
1. 道义是反腐败追逃追赃的精神基础。
2. 道义是反腐败追逃追赃的价值取向。
(二) 信任: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赞许
1. 信任是双方开展合作的基础。
2. 信任是被请求国是否提供协助的核心因素。
3. 信任将实现追逃追赃工作的良性循环。
三、依据:反腐败追逃追赃精神意蕴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一) 反腐败追逃追赃精神意蕴的理论依据
1. 中国法治的精神内涵。
2. 中国外交的精神内涵。
(二) 反腐败追逃追赃精神意蕴的实践基础
四、展望:反腐败追逃追赃精神意蕴的实现途径
(一) 夯实反腐败追逃追赃的道义根基
1. 将反腐败工作进行到底。
2. 向国际社会揭露腐败分子的真实面目。
(二) 赢得国际社会对中国法治的肯定信任
1. 坚持法治反腐。
2. 依法追逃追赃。
3. 充分兑现承诺。
五、结语:反腐败追逃追赃应当是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双重胜利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境外追逃中的引渡替代措施及其适用——以杨秀珠案为切入点[J]. 张磊. 法学评论. 2017(02)
[2]黄海勇引渡案法理问题研究[J]. 赵秉志,张磊. 法律适用(司法案例). 2017(04)
[3]境外追逃中的量刑承诺制度研究[J]. 张磊. 中国法学. 2017(01)
[4]竞渡“好望角”的法学家——读罗斯科·庞德的《法律与道德》[J]. 潘驰. 政法论坛. 2016(05)
[5]新时期中国外交的道义取向[J]. 李伟.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9)
[6]建立境外追逃追赃长效机制的几个法律问题[J]. 黄风. 法学. 2015(03)
[7]赖昌星案件法律问题研究[J]. 赵秉志,张磊. 政法论坛. 2014(04)
[8]国际道义与中国外交[J]. 刘兴华.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07(03)
[9]信仰:法治的精神意蕴[J]. 姚建宗.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7(02)
本文编号:3551367
【文章来源】:法学杂志. 2019,4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现状:反腐败追逃追赃中的精神意蕴理应得到凸显
二、内涵:反腐败追逃追赃精神意蕴的界定
(一) 道义:实现人民心目中的公道正义
1. 道义是反腐败追逃追赃的精神基础。
2. 道义是反腐败追逃追赃的价值取向。
(二) 信任: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赞许
1. 信任是双方开展合作的基础。
2. 信任是被请求国是否提供协助的核心因素。
3. 信任将实现追逃追赃工作的良性循环。
三、依据:反腐败追逃追赃精神意蕴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一) 反腐败追逃追赃精神意蕴的理论依据
1. 中国法治的精神内涵。
2. 中国外交的精神内涵。
(二) 反腐败追逃追赃精神意蕴的实践基础
四、展望:反腐败追逃追赃精神意蕴的实现途径
(一) 夯实反腐败追逃追赃的道义根基
1. 将反腐败工作进行到底。
2. 向国际社会揭露腐败分子的真实面目。
(二) 赢得国际社会对中国法治的肯定信任
1. 坚持法治反腐。
2. 依法追逃追赃。
3. 充分兑现承诺。
五、结语:反腐败追逃追赃应当是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双重胜利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境外追逃中的引渡替代措施及其适用——以杨秀珠案为切入点[J]. 张磊. 法学评论. 2017(02)
[2]黄海勇引渡案法理问题研究[J]. 赵秉志,张磊. 法律适用(司法案例). 2017(04)
[3]境外追逃中的量刑承诺制度研究[J]. 张磊. 中国法学. 2017(01)
[4]竞渡“好望角”的法学家——读罗斯科·庞德的《法律与道德》[J]. 潘驰. 政法论坛. 2016(05)
[5]新时期中国外交的道义取向[J]. 李伟.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9)
[6]建立境外追逃追赃长效机制的几个法律问题[J]. 黄风. 法学. 2015(03)
[7]赖昌星案件法律问题研究[J]. 赵秉志,张磊. 政法论坛. 2014(04)
[8]国际道义与中国外交[J]. 刘兴华.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07(03)
[9]信仰:法治的精神意蕴[J]. 姚建宗.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7(02)
本文编号:35513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3551367.html